<p class="ql-block"> 在二年级的教室里,有个特别的小男孩,他像一颗充满能量却不知如何安放光芒的小太阳。被确诊抽动秽语综合症的他,偶尔会不受控制地发出声响,旺盛的精力让他一刻也停不下来,写的字更是潦草得像一团乱麻。</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看见他歪歪扭扭写字的模样,提醒他修修铅笔再写。他仰着小脸认真地说:“老师,我的铅笔已经削到2厘米长啦!”接过他递来的铅笔,我哭笑不得——那支铅笔被削得坑坑洼洼,仿佛经历了一场“暴力拆解”,长长的笔尖危险地探出,写出来的字更是又黑又乱,模糊一片。我让他在班级的“物品丢失箱”里找几支铅笔,用班级公用的旋笔刀修一修,先用着,并叮嘱他以后要经常削铅笔。</p><p class="ql-block"> 我把孩子削的铅笔的照片发给了他的妈妈,让他的妈妈关注孩子学习用品的问题,这样的铅笔不但写字不好看,也存在危险,之后的几天他的妈妈开始关注孩子削铅笔这件事。</p><p class="ql-block"> 又一个周五,这个孩子把笔盒落在了学校,他的妈妈让孩子回学校拿笔盒,说是要带回家削铅笔。我赶忙和她分享孩子这一周的进步,没想到,妈妈却在孩子面前皱着眉抱怨:“他写字一点都不认真,总写不好,咋办吴老师……”看着孩子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我忍不住当着孩子的面说:“如果没有亲眼见证孩子的变化,真的没有发言权呢!这一周,我看着他每天都认真写字,现在他已经能自己判断什么时候该削铅笔了,班级里有公用削笔刀,他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不用特意跑一趟拿笔盒啦!”</p><p class="ql-block">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从那天起,小男孩就像被点亮了一盏心灯。他的作业本上渐渐有了变化,每次写字,我都会表扬他认真的态度和巨大的变化,感觉他的坐姿都挺拔了好多。字迹不再是“鬼画符”,变得清晰了许多。他的作业本变得焕然一新,每一笔都写得端端正正,削出的铅笔尖也整整齐齐。那一个个工整的汉字,就像他努力成长的勋章。</p><p class="ql-block"> 这个孩子和我的儿子年纪相仿,我的儿子偶尔也会有抽动的小毛病。将心比心,我太明白鼓励和信任对这样的孩子有多重要。就像给种子阳光和雨露,正向的教育就是打开孩子潜能大门的钥匙。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进步,用温暖的话语去肯定他们的努力,那些看似调皮、不完美的孩子,就能从我们的认可中汲取力量,点燃内心向上的火苗,学会主动成长、自主前行。教育不是冰冷的指责,而是一场温柔的唤醒,在每一次鼓励中,孩子都能找到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