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香港澳门游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二月十六日随旅游小团,去香港澳门看一看。巨擘邓先生没能如愿,小民代劳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绿皮火车好哎,可以抽烟喝酒,还有小床睡。我就喜欢自由自在 ,粗茶淡饭没有关系,酒足饭饱即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州—中英街—拱北海关—香港。香港好看吗,不觉得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九龙,香港,浅水湾,稀稀拉拉人不多,感觉不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太平山,汽车转几个弯就到了山顶,周星驰一号门掉头,观景台上看看香港全景,大家拍照,录像不亦乐乎。这些风景内地沿海城市处处都是。打卡点,算是网红的地方,抽一支烟,留一个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船王包玉刚投资的海底隧道并不长,几公里罢了。几十年前的浩大工程,现在在国内,只是个小儿科。值得一提的是维多利亚湾确实漂亮,很宽阔,深邃,大气。不过,以前电视里看到进进出出几万吨几万吨的邮轮,我们的观光船,在港湾里绕了一圈,没有看到,真的没有看到哎。只有这些观光游船和小快艇在转悠。大街小巷的店铺出租,出售的小广告比比皆是。这个地方经济确实是出问题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紫荆花广场两个旗帜,说的是一国两制。那个交接仪式的大厅,进去看了一下,已经变成了办公区 ,是香港政府商务局。上班的人,目光呆滞,表情低落,看不到朝气。前几年官方说的香港动乱,估计是年轻人,对香港的前途失去信心。我在想,两种制度的融合,确实有点点困难,一个是发展私有制,一个是消灭私有制。基本法说的,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前总督彭定康,在书中写过这么一句话:如果香港人开始感觉到,一国两制正被蚕食,那将是危险讯号。2047年香港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维多利亚湾的海堤上,有一条金光大道,实际上是名人大道。栏杆上有明星,名人,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等等的,手印 ,生平介绍。夜空下,我看到邵逸夫爵士的介绍。并拍下照片。这个人在内地做了很多慈善事业,其中,在杭州办了一个邵逸夫医院,口碑不错,很了不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香港物价贵,但是,他们工资高,只要有劳动能力,就业,不是问题。房价贵的离谱。但是,政府对穷人,提供廉租房,只要几千元的租金。中等收入的不行,只能买商品房,房贷利率很低。富人呢,都是几亿几亿的别墅。前面说的周星驰一号,就是要几十亿元了。他们不差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以前属英联邦,沿革英美法系,法官可以自由心证,忠于法律,不受党派,政府,势力,权力左右。他们的陪审团和国内的陪审员性质,地位完全不同。陪审员权力很大,有定罪权。疑罪从无,有自我纠错机制。没有审判委员会,也不需要向领导汇报,请示。在香港,很难发生冤假错案,法官很难犯错,且,犯错的成本太高,太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汽车右侧行驶,方向盘也在右侧。看去,很别扭。上太平山的路上,险象环生,驾驶员从容不迫,熟练应对。其实,他们的交通规则就是这样的,车辆通行,交通规则才是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说港珠澳大桥吧。这个桥很漂亮,很长。多少公里忘记了。中间有个填海而成的休息区,可以停车,补给,看风景。四周海水湛蓝,辽阔。但是,看不到几辆车。路上,只看到十几辆车在跑。几千亿浩大工程,这么点点的车流量,不经济的。资本家会倾家荡产。国家投资,有多种因素的考量,就难说了。当然,集中统一领导,权力不受制约,拍脑袋的工程比比皆是。哈耶克说的,公有制经济的缺陷,就是财富被少数人绝对掌控,不受制约,可能就是原因之一。不过,改变两地往来制度,适度降低通行费,鼓励大桥通行,车流量多了,成本才能收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的规矩特别多,而且,罚款很凶。比如,人行道闯红灯,罚2000。抽烟罚6000。抽烟必须在指定的地方。到处都是监控。澳门,新加坡,泰国就好了很多,只要看到天,就可以抽烟。我有一个感觉,全世界都对烟民不太友好。限制的太多,人性化太少。导游陈带我们去免税店。这个免税店只有四个牌子的烟,一个价。都是380人民币一条。出关时,只能带十九支香烟。抽完了。港珠澳大桥吧。撕开外包装,被数个服务生制止,说,不能拆。拆了不能入关。一直到港珠澳海关通关后,抽了一根,味道怪怪的,很凶,很辣,和缅甸的土匪烟差不多。真的不知道那个免税店是不是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的黄大仙啊,哈哈是浙江兰溪人,我们的老乡了。他是放羊的,八岁随老道士修仙,四十年得道,就能够指石为羊了。香港的黄大仙庙,在市中心,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很多很多。和国内的三清山,九华山差不多。一九二零年建造,很有现代感。庙里可以看病,驱邪八卦,问签。很灵验哎。有一个特别,香港的结婚喜事,可以在这个庙里举行。黄大仙给他们证婚。这样的婚姻有莫大的福报。避险消灾,儿孙满堂,招财进宝,岁岁平安。这个是闻所未闻的。这次没有看到结婚的年轻人,遇上一定很开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呢,赌城一个。四十二万人口。和我们杭州建德市人口差不多。政府鼓励招本地人就业,一个人可以好几个职业,只要有力气就可以。珠海人,菲律宾人,马来人,越南人很多。很开放。赌场百分之九十的收入归政府,这些钱已经足够澳门人生活。我们去威尼斯人赌场,哇塞,人山人海,赌场外,餐馆,奢侈品店,酒吧,舞厅,当铺鳞次栉比。小桥流水,威尼斯小船别有风光。荷官都有几千个。押大押小。他们能够,三下五除二,一下子,把你的筹码撸光。很是厉害。原本想换几百筹码去溜达一下的,人挤人的架势,下手的地方都没有。算了算了,送钱的机会都没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的大三巴牌坊,有历史,有典故的。据说,这个是东亚最大的教堂,被一场大火烧毁,许多教士死于大火。只剩下教堂门厅外立面石壁 。这石壁很像中国的牌坊,所以叫大三巴牌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三巴左侧是炮台公园。进去就看到一个穿汉服的外国老头。他叫利玛窦,意大利的传教士。哎,这个利玛窦了不起的啊,有点点白求恩,司徒雷登的味道。万历时期,罗马教廷派他来东方传教。经印度到澳门上岸。在这里学习汉语,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经广州,南昌,南京,到北京。带来了西方文明。钟表,八音盒,钢琴,世界地图,几何,罗马字,音乐,圣经等等。翻译了许多西方的文明成果,也把中国文化邮寄回去。在药学方面也有很大贡献。明末,还是禁海令时期,利玛窦带来的是文明之光,是真真切切的传经送宝哎。虽然,那个时期的明朝,离歪脖子树很近了,但是,文明和科学却是无价之宝。百度了一下,利玛窦1610年死于北京,葬在北京市委党校里。下次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这个明朝的白求恩,司徒雷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的渔人码头,看去布局合理,都是现代建筑。没有什么特点,不说也罢。但是,澳门的道路有特点的。是石头路,没有国内的青石板路那么平整。但是,这些石头是万里迢迢运来的。据说是,葡萄牙海船压舱石。船到澳门后,要装中国瓷器,茶叶回去,压舱石就卸下来,堆积在港口,太多了,怎么办呢,于是葡萄牙人,就把这些石头,用于铺路。在澳门的老街上,几乎都是这样的路,有历史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的医院很有特点,就是没有病人。从门外往里看去,空空荡荡。尔尔看到几辆汽车进进出出。导游陈介绍,澳门医疗体制好,生病的人就少。整个澳门只有两家医院。医院不大,只有五六层高。内地小县城的医院都比他大。医生只开处方,病人拿处方,到药店取药,登记一下,不收你一分钱,政府报销。澳门药店很多,几乎都是便宜的特效药,这些药,国内没有。特别是儿童感冒药,吃一粒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挂吊针。我想带几盒回来,媳妇说不要,也就算了。国内的医院,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医生看十几个几十个病人。有效的药,不进医保,进医保的药,不能治病。医生工资,奖金与药挂钩,与医药代表挂钩。想想,四十二万人口,两个医院,真是不可思议。据说,香港澳门的医疗制度差不多的,确实不错不错。内地的医疗,教育,养老是全国老百姓的痛。国家用于民生的财富,只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国富民穷。估计,不远的将来会改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冬至很冷,广州的气温一度。绿皮火车卡拉卡拉的往回走。杭州已经零下六度了。我想,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单一制国家看来,是突破。在联邦制或者邦联制国家,或许更容易些。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兴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