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示】:</p><p class="ql-block"> 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说的是传奇人物方步舟。</p><p class="ql-block"> 他上过“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当过“红军师长”……</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又投诚国民党,打过“红军”,也打过“日本人”……</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夕,他策划“活捉蒋介石父子”,因策划泄密,又“率部起义”……</p> <p class="ql-block"> 1984年,在征集“鄂东南”和“湘鄂赣”的党史、军史工作中,我陪同“湖北省军区党史办”的沈昭才一起,跑遍湖北省的咸宁、阳新、通山、通城,加上江西省的瑞昌、武宁、修水,还有湖南省的平江、浏阳等地。那时,省际之间少有班车,只能搭坐省际相邻公社之间的班车转乘。这趟“湘鄂赣”之行,耳闻了方步舟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省军区党史办,给了我两本“方步舟的回忆录”。据说,是方步舟委托钟期光的儿子打印的。因为方步舟在历史上,与钟期光在“湘鄂赣”的私交还行。而钟期光的儿子又在武汉的“海军工程学院”工作,所以有打字、油印和转交有关部门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打印的20本“回忆录”,分送到“武汉军区党史办”和“湖北省军区党史办”,能转送给我两本实属难得。后来,我拿一本“方步舟的回忆录”,与阳新县党史办交换了一本“鄂南秋收暴动”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又从其他方面陆续收集到有关方步舟的资料,让我对方步舟这个人有所关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方步舟的历史经历很复杂,正反太突出,不好写评价。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我一直没有整理、书写和上报有关方步舟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外孙女向革命先烈献花。)</p> <p class="ql-block"> 今年“清明节”,我陪外孙女到近年落成的“鄂南烈士陵园”祭奠献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p><p class="ql-block"> 参观陵园“纪念馆”时,只见介绍鄂南革命先辈的第一个名字是“钱亦石”,第二个是“方步舟”,更多展示内容和照片的是“何功伟”。</p> <p class="ql-block">(给孙辈们讲鄂南“党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眼见纪念馆墙上, “方步舟”只有姓名三个字,没有照片,也没有文字介绍。</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就在想……</p><p class="ql-block"> 目前存世的鄂南人中,完整知道方步舟历史的人还有几个?</p><p class="ql-block"> 而我有幸在咸宁军分区,从事过征集鄂东南党史、军史工作,收集了方步舟的一些资料。</p><p class="ql-block"> 但我己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是时候应该把方步舟的“故事”写成文字,讲给大家听——</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期的方步舟。)</p> <p class="ql-block"> 方步舟1900年出生在湖北省大冶县一个叫“项谷文”的地方。其父在本地做生意,家境较好。他自幼入私熟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并且兼习武功,可谓“文武双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19年,方步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慢慢接受进步思想,立志报国的意愿开始萌生。</p><p class="ql-block"> 1920年,他考入省城的“湖北外国语专门学校”。两年后,在学校接触到了党组织,后经党组织的考察、培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23年,方步舟又考入广州的“陆军军官学校”。在这所俗称“黄埔军校”里,他学习成绩优异,为后来的军事斗争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加入“国民革命军”第20军,历任排长、连长。</p><p class="ql-block"> 1926年,方步舟参加“北伐战争”,在北伐和东征中,不断历练成长……</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全称是“陆军军官学校”。)</p> <p class="ql-block"> “北代战争”后期,蒋介石叛变革命。1927年4月2日,发动了上海“4.12反革命政变”,疯狂追捕、杀害共产党人。还有5月21日的“马日事变”、“7.15事变” 等等,共产党人被杀无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党和革命事业严重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上称为“八·七会议”。</p><p class="ql-block"> 会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号召全国各地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p><p class="ql-block"> 由于模仿苏联“十月革命”,当时采取的军事战略是,武装起义“进攻大、中城市”。</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领导湖南“秋收暴动”后,就数次攻打长沙,终因“敌強我弱”而失败。在血的教训下,毛泽东带领起义失败队伍,在三湾进行“三湾改编”后,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战略思想,带领队伍走上井冈山,建立了我党第一个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方步舟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后队伍向广东进攻发展,事图组织“第二次北伐”。因沿途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后来,朱德带领一部分起义队伍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p><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其他的人,分散流落各地,继续组织了多处的武装斗争。有人参加了“广州起义”,而方步舟则是参加了“潮汕起义”。</p><p class="ql-block"> 1927年11月,“潮汕起义”失败后的方步舟,只身逃回湖北……</p> <p class="ql-block"> 话说方步舟从潮汕回来后,每天心事重重,在武昌城里的街上四处恍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天,在“阅马场”街上,他遇见了一个熟人。此人就是武昌市委的陈宏周。</p><p class="ql-block"> 闲谈中,陈宏周知道了方步舟的情况。便说:“你懂军事,又参加过武装起义。目前情况,你应该回家乡,在那里拉队伍,开展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 在陈宏周的引领下,方步舟在“裕太栈”与湖北省委取得了联系。于是,湖北省委决定派方步舟和胡朝珠两人到阳新、大冶,组建“阳大县委”。胡朝珠为阳大县委书记,方步舟为阳大县委组织部长。</p> <p class="ql-block">(成年时期的方步舟。)</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1月间,各藏一支驳壳枪,方步舟带着胡朝珠潜回大冶县项谷文村,见到了父兄家人和同学乡亲。</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方步舟人不生、地也熟,可以说“如魚得水”。他白天不能出门露面,夜间就四处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 陆续找到十多个早年在“农会”工作的积极分子游说,他们都愿意再出来,秘密参加革命工作。胡朝珠同意吸收戴英奇为“阳大县委”宣传部长、刘全山为县委交通员,至此,“阳大县委”的组织机构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 当找到侯星海时,方步舟听说他在“农会”遭清算时,悄悄在山上埋藏了一支步枪和几十发子弹。于是,乘黑夜把枪弹挖了出来。这样,开展“武装斗争”带来两把短枪,又有了一把长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胡昭珠回省委汇报工作。不久省委指示: 胡昭珠暂不回去,由方步舟主持“阳大县委”工作,并派来“老唐”负责军事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老唐”是咸宁人,在汉阳兵工厂当过工人,懂点枪械。来到这里后,成天背个步枪,跟在方步舟屁股后面转。有一天,他倒背“汉阳造”,枪托朝天、枪口向下,不小心“走火”打伤了自己的腿。</p> <p class="ql-block"> “阳大县委”在书记胡朝珠回省委,和“老唐”去武汉治伤后,慢慢与省委失去了一段时间的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8年5月间,湖北省委负责人吴致民,来到“阳大县委”巡视工作。根据斗争新形势,阳新、大冶两县的工作终要分开,省委决定取消“阳大县委”,成立“阳新县委”。</p><p class="ql-block"> 方步舟负责“阳新县委”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陽新,北靠长江,南连幕阜山脉,是革命老区。</p><p class="ql-block"> 阳新县城叫“兴国”,四周建有城墙,三面环水。一面是“网湖”,一面是“富河”。</p><p class="ql-block"> “富河”拐弯流向“网湖”的一面,有个“富川门”,城门外是船码头,乘船可以进长江,通上海。</p><p class="ql-block"> 上街头也有一个城门,城门外有村落小街,是陆路进城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出城沿着“富河”朝上游走,到“龙港”一带,就进入了“幕阜山脉”。再朝上走,就是通山县的“燕厦”、“黄沙”。后来这一带成了“鄂东南”的革命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共鄂东南道委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28年5月,省委吴致民和方步舟一同来到阳新,组建中共“阳新县委”。</p><p class="ql-block"> 出任县委书记的方步舟,和许多革命先辈一起,把阳新的革命斗争搞得热火朝天。后来,一步一步发展到了整个“鄂东南”。</p><p class="ql-block"> 他们创办“铁锤”报刋、“打民团”、“搞武器”、“拉队伍”,组建了“红三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膝代远领导“平江起义”,成功占领平江县城,改编为“红五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后来,“红五军”转战鄂东南,彭德怀率领主力部队,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29年10月, 听到彭德怀率“红五军”转战“鄂东南”,方步舟主动与打前站的李灿、何立功联系,帮助“红五军”熟悉敌情,解决供给,行军引路和扩军招兵。特别是攻打大冶县城时,彭德怀找来方步舟这个当地人,询问大冶城里的一些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0年4月, 在“红五军”转战“鄂东南”,打了几个大胜仗的影响下,“鄂东南”的革命形势一再高涨。</p><p class="ql-block"> 阳新县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并宣布“阳新县苏维埃政府”正式立成。</p><p class="ql-block"> 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后组建了“鄂东南道委”、“鄂东南特委”,还开办了“工农兵银行”、“彭杨学校”、“红军医院”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鄂东南工农兵银行纸币。)</p> <p class="ql-block"> 在阳新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期间,接到了上海中央的“开会”通知。吴致民代表省委、方步舟代表阳新、徐宁甲代表大冶、何长功代表“红五军”,前往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第一次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他们四个人从阳新“黄颡口”乘帆船到九江,然后再改乘轮船到上海,在接洽人吴德锋的带领下进入大会会场。</p><p class="ql-block"> 会场在上海“四马路”大街上的一座楼房里,参加会议的有李立三、向忠发、任弼时、项英、柔石、冯铿(女)等四、五十人。陈寿昌是担任外边警戒的会议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鄂东南龙燕区苏维埃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30年底,接到上海党中央《关于全国苏维埃区域的区划隶属编制纲要》,“鄂东南苏区”划归“湘鄂赣苏区”范围。</p><p class="ql-block"> 为加强 “湘鄂赣苏区” 党的领导,还成立了“湘鄂赣省委”。中央派谭启龙到“湘鄂赣省委”负责工会工作。</p><p class="ql-block"> 谭启龙曾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是方步舟带部队掩护谭启龙撤退并将他隐藏。而解放前夕方步舟率部起义,代表共产党方面的接收人,恰好正是谭启龙,这是后话了。</p> <p class="ql-block">(少共鄂东南道委旧址保护牌。)</p> <p class="ql-block"> 至此,留在湖南平江、浏阳一带打游击的“红十六军”、(后改为“红十六师”),就与“鄂东南”打游击的“红三师”,开始并肩战斗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十六师”打仗“硬碰硬”,不讲战术,经常是“嬴的少、输的多”。打了败仗、人员受损,就跑到湖北这边来拉人补充队伍。</p><p class="ql-block"> 开始没什么,但时间一长,一次两次三次的,湖北这边就有人就说怪话、发牢骚。当时的人,觉悟没有那么高,他们参加革命就为了“打土豪、吃饱饭”。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什么“拉我们的人,去帮你们打湖南的地主,打了败仗又来拉我们这边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甚至几年后,“红十六师”过来补员,竟然一次性把“红三师”三个团中的第7、9两个团,全部补充到“红十六师”里去。只留下第8团,让“红三师”重建,这样“红三师”已是名存实亡。</span></p> <p class="ql-block">(鄂东南特委旧址。)</p> <p class="ql-block"> 传说,方步舟打仗很厉害。打仗时,他总是手拿一把油纸雨伞。朝这个山头一指: “向这里冲上去!”。往那边又一指: “从那边绕过去!”。不愧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人,经常打胜仗,部下都很佩服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说,“1933年,何健率5个团进范鄂东南,方步舟巧设埋伏,于通山至咸宁要道歼敌千余,缴获颇丰。半个月后,主动出击咸宁守军,再俘敌三百、缴枪七百”。</p><p class="ql-block"> 另有资料说,“1935年,虹桥战役成就方步舟威名。他率红十六师利用地形设伏,歼敌两个团、俘敌四百……”。</p> <p class="ql-block"> 总之,“湘鄂赣”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既有“轰轰烈烈”的场景,也有“流血牺牲”的战斗,还有党内“肃反”扩大化的“历史悲哀”。……</p>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给《方步舟回忆录》做的封面)</p> <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是改变方步舟“政治命运”的转折点,他投诚了国民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发这一变故的,是因为一个“小人” ,他叫明安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央派到“红十六师”任师长的徐彦刚,在反围剿突围转移途中牺牲。第三次重建“红十六师”时,方步舟由师政委改任师长。</p><p class="ql-block"> 方步舟任“红十六师”师长时,刘玉堂是政委。后来,刘玉堂负伤,转移到后方医院治疗。傅秋涛代表省委、省军区,提拔鄂东南“政治保卫局”的明安楼接任“红十六师”政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明安楼与方步舟配“班子”时,没事常找方步舟闲聊。</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明安楼找方步舟谈论省委领导问题,明安楼说:“傅政委家长制度严重,人人都怕他!”。</p><p class="ql-block"> 又说:“傅秋涛生了一个女儿,做满月,省级人员送礼,有的送一块现洋。”</p><p class="ql-block"> 方步舟说:“这种困难时期,士兵连饭都没有吃,还做什么满月呢?这完全是一种封建思想作怪。省委领导成了问题,傅秋涛不配当省委……”。</p><p class="ql-block"> 这本是一个牢骚话,随口而出。没想到明安搂是个“两面派”,当面说方步舟说的对。背后又“添油加醋”给傅秋涛打“小报告”。</p><p class="ql-block"> 当听到他“不配当省委”时,傅秋涛火冒三丈,大发脾气。指责方步舟是反对省委,反对共产党,要清算方步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接连多日行军宿营后,傅秋涛就召开会议,讨论方步舟“反省委、反党”的问题,要方步舟作书面检讨。</p><p class="ql-block"> 方步舟态度坚决,不承认自己“反省委、反党”。</p><p class="ql-block"> 傅秋涛气的拍桌子说:“你顽固不作检讨,我就撤你的职!”。</p><p class="ql-block"> 方步舟也态度生硬,说:“你有职权,你就撤我的职吧!”。</p><p class="ql-block"> 结果,傅秋涛真的用省军区政委的名义,“撤销方步舟红十六师师长职务,由参谋长张玉清任红十六师师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鄂东南政治保卫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 张玉清与方步舟共事时间长,关系好,对方步舟也非常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队伍来到湖北通山、崇阳与江西修水三县交界的“三界尖”宿营。</p><p class="ql-block"> 这时,张玉清秘密找到方步舟,悄悄对他说:“傅政委对你的态度不好,今晚开大会讨论你的党籍问题,要开除你出党,这很危险,你要注意!”。</p><p class="ql-block"> 方问:“没有通知我吗?”。</p><p class="ql-block"> 张说:“如果公开通知你,那就没有什么危险。正是没有通知你,可能要拘捕你!”。</p> <p class="ql-block"> 张玉清走后,方步舟呆坐在椅子上沉思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他的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看到了首任“通山县委书记”、后任“红三师”政委的叶金波。“肃反”时被打成“改组派”,杀害前行军转移时,头上套着挖了两个眼孔的白布套,捆住的双手,被绳子牵着走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党内开展“肃反”运动,“鄂东南”被当成“改组派”杀害的人还有:</p><p class="ql-block"> “红三师”政治部主任张向明,“鄂东南道委”副书记吴干、秘书长张朋九、宣传部长刘恒贞、文化部长罗冠国,后任的阳新县委书记石凌生,后任的通山县委书记黄玉田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方步舟想,这次他可能也要被打成“改组派”了。</p><p class="ql-block"> 他开始害怕了,他的思想斗争着、矛盾着……</p><p class="ql-block"> 瞬间心一横。天地之大,哪里不能干革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保住命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方步舟带着警卫员,用“查哨”的名义,从“三界尖”向“沙垄”方向走去。</p><p class="ql-block"> 到“沙垄”哨卡后,己经离宿营地很远了。方步舟停下脚步,对警卫员说:“你回部队去向傅政委报告,就说我走了,不再回红十六师来了,但我不会做反革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里天下大雨,方步舟找个山洞坐下休息,开始想今后怎么办?往哪里走?</p><p class="ql-block"> 往湖南走肯定不行。平江、浏阳那边是傅秋涛的地盘,去那里就是找死。</p><p class="ql-block"> 往湖北走好像也不行。现在的“鄂东南道委”是秦化龙负责,而秦化龙又是傅秋涛的“跟班”,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存在。</p><p class="ql-block"> 于是,想到江西去找俞照光。俞照光曾经是“红三师”的代理政治部主任,1933年是方步舟当“鄂东南道委书记”时,派他到赣北去当“特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走了三天三夜,方步舟走到阳新县属地的大悟山。此时,天上下着大雪,山路泥泞难行。</p><p class="ql-block"> 看到山下有几间民房,方步舟寻上前去。只见一个民房堂屋中烧有一盆火,有几个老乡围着烤火,火堆里还烤着红苕。</p><p class="ql-block"> 饥寒交迫的方步舟进屋,向他们讨要烤熟的红苕垫肚子。边吃红苕边烤火,方步舟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几个乡民看着熟睡的方步舟,觉得这个人好像国民党武汉行营张贴的“悬赏令”中那个人的面像。一合计,有赏金,就把方步舟捆绑起来,交给了甲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甲长把方步舟押送到沙洲店,交给了保长。保长把方步舟关在联保办公室的碉堡里,并通知国民党在当地驻军128师。</p><p class="ql-block"> 次日,联保主任亲率一个班的团丁,把方步舟押送到龙港128师的一个团部,再由团部押送到阳新县城的师部。</p><p class="ql-block"> 当时,审讯方步舟的是指挥新8师和128师的“剿匪司令”犹国才,他是贵州遵义人。他说:“你从共军逃走,前天我就知道了。因为你部的秘书吴国珍被俘,已将你逃走的消息报告武汉行营。我已接到武汉行营的通知,到处张贴悬赏布告捉拿你……”。</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犹国才派了一个排的兵力,开两部汽车,把方步舟押送到了“武汉行营”,关押在南楼别墅。</p><p class="ql-block"> 常规审讯后,每天都派人来与方步舟谈话,“劝降”、“招安”。还告诉他吴国珍被俘后,交待了方步舟的爱人阮芳华,生病住在汉口市立医院,现在武汉行营己派人保护着,照顾的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方步舟思索了好些天。</p><p class="ql-block"> 心想: 前几天,共产党要杀我。现在,不投诚国民党也要杀我,还有爱人也在国民党手上,家人也会跟着遭害……</p><p class="ql-block"> 人的命呀!算了,投诚国民党吧……</p> <p class="ql-block">(方步舟在他“回忆录”上的亲笔题名。)</p> <p class="ql-block"> 其实,方步舟1937年3月投诚国民党的前几个月,己经发生了“西安事变”。</p><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张学良和杨虎诚扣押了蒋介石。周恩来代表共产党从延安来到西安做工作,蒋介石终于同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终于达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信息闭塞,在1938年春成立“新四军”前的这一年时间里,底层坚持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部队仍在对歭和战斗之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说,方步舟投诚国民党后,获得少将参议一职。</p><p class="ql-block"> 又有资料说,投诚后的方步舟贴布告、拉队伍。不少鄂东南的人都投奔他去,甚至红军中、特别是“红三师”的一些人,也改投方步舟新组建的队伍……</p><p class="ql-block"> 这样,在熟知红军活动规律和行军宿营地的方步舟面前,“湘鄂赣”地区的红军可吃大亏了,只能化整为零,躲藏在各个深山老林不敢露面。</p><p class="ql-block"> 难怪我寻访征集“湘鄂赣”党史,在寻访对象时,说到“方步舟”这个名字,他们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说:“这个坏蛋,现在见到他都要杀了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国共合作,成立“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第一支队的司令员是陈毅,副司令员是傅秋涛。</p><p class="ql-block"> 坚持“湘鄂赣”苏区的红军游击队,被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1团”。并派人分头上山,通知躲在深山老林的游击队下山,到湖南平江县前往湖北通城县的南江桥集结。</p> <p class="ql-block"> 而方步舟此后人生走的路则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他脱离红军,投诚国民党后,反过来打过红军。</p><p class="ql-block"> 1938年,在鄂东南组织抗日游击队。</p><p class="ql-block"> 1939年,被改编为湘鄂赣边区游击总队武鄂司令部,任第二纵队司令。</p><p class="ql-block"> 1940年,改任第九战区挺进第八纵队司令,并在武汉附近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方步舟带的队伍虽为杂牌武装,但他打仗有一套,凭游击专长打击日军。队伍壮大后,国民党想调他离开湖北,但他拒不从命。</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又拉起近千人的武装,坚持在当地抗日。并且几次联系过去的熟人,想将队伍编入八路军或新四军,但均未获认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3年,方步舟因几次掩护中共地下党员事发,被国民党关押入狱,获刑五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初,方步舟出狱后,在家乡大冶经商,打算以此安度余生。却被同乡和黄埔军校的同学刘培初招揽做他的副手,出任“国防部绥靖总队副总队长”兼“第六大队大队长”。</p><p class="ql-block"> 1948年上半年,在中共地下党徐自然(徐昌运)的策反下,商议第六大队起义事宜。</p><p class="ql-block"> 5月,又通过徐自然见到时任中共沔阳县委书记陈秀山。得知组织上的政策改变,对过去曾经脱党人员既往不咎,便开始着手准备起义。</p><p class="ql-block"> 不巧,1948年12月,方步舟突然接到刘培初的命令,调绥靖总队第六大队、直属第一中队和突击队到宁波集中待命。由于当时起义准备工作还未做好,方步舟只好先率部离开湖北到浙江宁波。</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绥靖总队改编为蒋经国任团长的“青年救国团”第二总队。</p> <p class="ql-block"> 1949年,经过“辽沈战略”、“平津战略”、“淮海战略”三大战略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p><p class="ql-block">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渡江战略”也是势如破竹。</p><p class="ql-block"> 在此背景下,蒋介石带着儿子回到浙江宁波奉化溪口老家,做离开大陆去台湾的告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第二次加入国民党部队的方步舟,换防调来宁波,并改编为蒋经国为团长的“青年救国团”第二总队。</p><p class="ql-block"> 于是,本来在作起义准备的方步舟,便又策划活捉蒋家父子,结果因泄密而失败。</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说,1949年4月23日,方步舟“捉蒋策划”泄密失败后,带领800人在浙江宁波望春桥起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看过《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一书,书中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说是蒋家父子离开奉化溪口,准备到杭州笕桥机场登机飞台湾。忽然接到部下报告: “……发现四明山游击队和共军活动频繁,守卫机场的方步舟部起义投共……”。</p><p class="ql-block"> 于是,蒋介石最后离开大陆,没有坐上飞机,而是改乘轮船渡海而去。</p> <p class="ql-block">(晚年时期的方步舟。)</p> <p class="ql-block"> 有资料说,中共四明山工委书记陈布衣,得知方步舟率“青年救国团”一部起义消息后,即率四明游击队主力来到鄞县乌岩村与方部接头。同时发动当地群众送酒送肉,慰问起义部队,并授予起义部队“光明部队”称号。</p><p class="ql-block"> 后来,“光明部队”编入解放军64师,受22军领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钟期光后来回忆,当时负责接管方步舟起义部队的,是曾经在“湘鄂赣”的老战友、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谭启龙和司令王建安。但谭、王俩人对方步舟个人不好处理,便把问题上交到南京三野司令部来。</p><p class="ql-block"> 时任三野司令陈毅主持三野前委开会讨论,最终作出8个字的结论:“将功折罪,既往不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后,陈毅又交待与方步舟在“湘鄂赣”同患难的钟期光,找南京市委书记彭冲,对方步舟作这样的处理安排: “分配给他一个工作,不能再入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后,方步舟先安排到“华东军区政治部”学习。</p><p class="ql-block"> 1950年8月,分配到安徽宣城一个农场当副场长,定为行政18级。</p><p class="ql-block"> 1958年,方步舟调到南京市民政局,任“宗教事务科”副科长。</p><p class="ql-block"> 1959年,调南京青龙山农场,任“生产科”副科长,兼“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p><p class="ql-block"> 1960年,方步舟退休。</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军区党史办的李仁发和陈世安两位同事,1986年曾前往南京,上门寻访过方步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晚年,方步舟写有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留得只身在,</p><p class="ql-block"> 臭名却永存。</p><p class="ql-block"> 往事难回忆,</p><p class="ql-block"> 谁人知苦情?</p><p class="ql-block"> 何时化蝶去?</p><p class="ql-block"> 此身非我身。</p><p class="ql-block"> 浩歌暂当酒,</p><p class="ql-block"> 老泪流纵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或许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 方步舟原名叫项升平,字充如。</p><p class="ql-block"> 1928年5月,建立中共阳新县委时,项升平当选中共阳新县委书记,化名“方步舟”。同时化名的还有: 组织部长石继民化名“刘海山”、宣传部长曹大俊化名“大炮”,……</p><p class="ql-block"> 自此,“土地革命时期”、“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一直使用“方步舟”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后,方步舟又改名为向光如,默默无闻工作。</p><p class="ql-block"> 1990年3月,方步舟在南京去世,享年90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注】:</p><p class="ql-block">上文里有关人物建国后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傅秋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p><p class="ql-block"> 部长、总参谋部顾问,开国上将。</p><p class="ql-block">钟期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p><p class="ql-block"> 开国上将。</p><p class="ql-block">谭启龙: 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浙江省委</p><p class="ql-block"> 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p><p class="ql-block"> 处书记、青海省委第一书记、四</p><p class="ql-block"> 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央顾问委员</p><p class="ql-block"> 会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