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还想着好好练琴去见您的</p><p class="ql-block">没想到而今您竟驾鹤西去</p><p class="ql-block">无限遗憾</p><p class="ql-block">先生千古</p><p class="ql-block">丝桐永流传</p><p class="ql-block">今晚谨以拙曲《思贤操》献给您</p><p class="ql-block">纪念您……</p> <p class="ql-block">沉痛讣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汪铎先生辞世</p><p class="ql-block">汪铎先生,字珍昌,号林屋山人,于公元 2025 年 5 月 27 日 12 时 39 分在苏州家中安然辞世,享年八十八岁。</p><p class="ql-block">先生早岁失怙,天性纯孝,少怀雅志,潜心丝桐之学。幼承家学渊源,师从古琴宗师吴兆基先生,尽得薪传。其于古曲名操博闻强记,数十载操缦不辍,心悟弦外之音,自成幽远意境。近著《丝桐讲习》一书,凡三十万言,融传统丝弦文化之精髓与操缦技法之大观于一体,复现近百年失传之古曲瑰宝,续千年琴脉于一线。更倾心力组织弟子研复古琴丝弦古法制作,亲执庖丁之役,汲古创新,数十载如一日,为琴道传承厥功至伟。</p><p class="ql-block">先生生前遗愿丧事从简,家人谨遵遗命,深表谢忱。兹定于 2025 年 5 月 29 日(星期四)上午 9 时,于苏州市殡仪馆千秋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泣送先生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若蒙致送花圈或吊唁垂询,敬请联系治丧小组。哀此讣闻,伏惟矜鉴。</p><p class="ql-block">池颖 13812780202 (组长)</p><p class="ql-block">汪睿 158 6238 0494 (副组长)</p><p class="ql-block">王力刚 138 1280 8188 (副组长)</p><p class="ql-block"> 洞天琴苑 2025年5月27日</p><p class="ql-block">汪老自少好古,既怀琴乐世家之富,复抱吴中山水人文之胜。及长,师事乃舅吴湘泉(吴兆基)先生承传家学,又拜青城道长吴纯白(浸阳、观月)先生为师,尽得其传。吴师琴风宁静澹泊中见流畅生动,深醇隽永而透飘逸洒脱,别具虞山文人琴气韵风采。 汪老于中学期间随吴师初学《良宵引》、《阳关三叠》、《梅花三弄》、《普庵咒》、《鸥鹭忘机》、《平沙落雁》、《渔樵问答》、《潇湘水云》等八曲。于北大地物系读书期间,常游北京古琴研究会,尝参学杨时百前辈公子乾斋先生之《平沙》、《水仙》,查阜西先生之琴歌。大学毕业辗转客地廿五载,回归故里后继而追随吴师,习弹《渔歌》、《阳春》、《搔首问天》等七曲。其时,吴师谓汪老颇有打谱灵性。近十年来,打谱传统琴曲五十余首,涉及十余种琴谱谱本。其中有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慢三弦),有《采真游》、《崆峒问道》、《庄周梦蝶》、《挟仙游》等道家琴曲,《嵇氏四弄》和有别于《苍海龙吟》的《苍江夜雨》等。</p><p class="ql-block">2002年汪老创立吴声琴学研究所,主编古琴学术刊物《琴道》(半年刊)。2002年和2004年先后出版古琴曲个人专辑《道家琴曲》和《溪山清韵》,2005年撰写《丝桐讲习》,由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近年致力于丝弦古琴的抢救、保存和传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