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青津门逸韵(四)

李首君

<p class="ql-block">  踏入五大道,仿若穿越进了“万国建筑博览会”。4月的天津,五大道的洋楼在绿树繁花的映衬下更显风情,海棠花、樱花次第绽放。骑一辆自行车穿梭在马场道、睦南道等道路间,欣赏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每一栋都藏着一段过往。</p> <p class="ql-block">  马场道是五大道中规模最大、建筑最集中的道路。马场道上有小洋楼近300座,马场道路口还有新建的精美西洋马车铜雕,另外,还有潘复故居、乡谊俱乐部等,都很有特色。清晨的五大道,没有摩肩接踵的人群,骑着单车慢慢逛,细细体味。</p> <p class="ql-block">  王仲刘旧居坐落于马场道54号,建于1941年。该楼是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为英式高级别墅住宅,现代摩登风格。楼房外檐墙采用水泥饰面,局部清水墙,首层两侧是半圆转角造型,带铁栏杆和水泥清水墙面的圆阳台,整座建筑逐层内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天津地委行署办公楼。王仲刘是著名近代实业家王筱汀之子,曾任启新洋灰公司董事,少帅张学良也曾在这里小住。</p> <p class="ql-block">  雍剑秋旧居坐落于马场道60-62号,建于1920年,为三层砖木结构折衷主义风格楼房,立面采用西方古典建筑三段式构图,比例协调,线脚丰富细腻。整幢建筑稳重大方,层次丰富,风格浪漫。雍剑秋(1875-1948),名涛,江苏高邮人,少年时在上海学习英文,后到香港、新加坡学习德文。1900年庚子事变时担任“救济北方难民慈善团”翻译,1911年任天津造币厂副厂长,后任洋行军火买办,遂成巨富。1918年移居天津,曾任南开中学董事,晚年从事慈善事业。</p> <p class="ql-block">  张绍曾旧居坐落于河北路334号,是一幢砖木结构的巴洛克风格的二层小楼,外观规整华丽,线条流畅。张绍曾(1879-1928),直隶大城(今属河北)人,字敬舆。天津武备学堂学生,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毕业时名列第一。1923年黎元洪当总统时,张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直系倒黎后下台。张绍曾隐居天津后,在津赴宴时,被直隶督办褚玉璞派人暗杀。</p> <p class="ql-block">  龚心湛(1871-1943),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南京同文馆,专攻英文。1889 年至1898 年作为钦差随员赴欧洲公干。1912年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1919年任代国务总理。1926年退出政坛来津经营实业。抗战期间拒绝出任伪职。1943 年病逝于天津家中。龚心湛旧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由前后两幢混合结构楼房组成,外立面为抹灰墙面,主入口由双柱承托雨篷,辅以附壁柱、宝瓶栏杆等简洁装饰元素。</p> <p class="ql-block">  重庆道有庆王府(清廷最后一任总管大太监﹣﹣小德张曾居住于此),还有很多餐饮娱乐场所,如演歌台、东海渔村、仲联西餐厅等。</p> <p class="ql-block">  庆王府是清朝庆亲王载振的公馆,载振是清代第十二个,也是最后一个“铁帽子王”。据说府邸中央为方形大厅,内设一座可拆卸的小戏台。庭院东部为中式花园,有假山、石洞和六角凉亭。赶时间,门口拍拍就走了。</p> <p class="ql-block">  大理道,以各式欧陆风格的单体小洋楼而著称。沿重庆道左拐就来到了大理道入口,大理道全长1745米,原名新加坡道,这里居住过许多近代名人,教育家张伯苓、京畿司令鹿钟麟、陆军总长蔡成勋、交通次长徐世章、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省曹玉普等十余人。</p> <p class="ql-block">  民园广场,五大道的中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的前身是民园体育场,始建于1920年,曾见证天津体育的辉煌,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中西合璧的城市客厅”。</span>这里欧式回廊搭配中式元素,超级出片!环形阶梯以欧式建筑为背景,随手一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  大片的绿色草坪搭配罗马建筑风格。可在草坪上野餐、看夕阳,散步、慢跑。晚上就变身露天音乐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  出了民园广场,位于民园广场正对面的大龙邮局非常显眼,无论现在是否有海棠花的装饰,邮局早年间就在。邮局现在两种功效,一是邮局正常业务,在进门左手边,依然有邮局人员开展邮局正常业务,包括寄信和集邮,右手边是天津特色的展览和天津旅游的礼品展示。在这里买到了生肖钥匙链,但没买到心心念的蛇年的。工作人员态度超级好,帮我盖了许多特色章。</p> <p class="ql-block">大力神杯</p> <p class="ql-block">大龙邮局生肖钥匙牌</p> <p class="ql-block">  从大龙邮局出来左拐就到了网红打卡地~先农大院。这里是典型的英国红砖别墅建筑风格,原为外籍高级职员住所,后成为马占山将军故居,现在会举办各种展览活动。</p> <p class="ql-block">  睦南道在五大道中规模仅次于马场道。睦南道全长2080米。这里有数十幢风貌建筑、名人故居。如张学良之弟张学铭、末代皇帝溥仪旧居等。</p> <p class="ql-block">  李勉之旧居坐落于睦南道74号,建于1937年。由奥地利建筑师罗尔夫.盖苓设计。共有完全相同的楼房四幢,每幢分别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整栋建筑仿德国庭院式设计,砖木结构,建筑现状良好。现在是狗不理包子店。李勉之(1898-1976),字宝时,天津人。爱国商人,先后在华新纺织厂、中天电机厂等企业任要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工商联常委、天津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人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  疙瘩楼建于一九三七年,由著名的意大利建筑师保罗·鲍乃弟设计,它是一座意大利风情毗联式高级住宅,以其独特的缸瓦砖装饰于立面而得名于“疙瘩楼”。这座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还是剧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号称“马老板”的故居,其中289号也曾经是前法国总统密特郎先生私人翻译朱克嘉女士的故居。现在也是“成桂西餐厅”所在地。“成桂西餐厅”创建于一九八四年,是自八十年代首个由国人自办的西餐,而在“五大道”也是第一家高档餐厅。</p> <p class="ql-block">  随意穿梭在五大道里的任意小巷,触目所及中有种在历史与潮流之间反复横跳的感觉:摸摸瓷房子的雕花造型,抬头看张学良故居、张爱玲旧居的民国造型。转个弯,却又撞见网红咖啡馆、 vintage 小店,穿着汉服的姑娘和举着单反的老外擦肩而过——这种“时空错乱”的趣味,独此一份!</p> <p class="ql-block">  傍晚顺着海河沿岸,一路来到天津站。</p> <p class="ql-block">  津湾广场段的河岸视野开阔,<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筑风格多元化,巴洛可的华美、古典主义的自然、浪漫主义的飘逸、折衷主义的诗意。</span>高楼霓虹与身后老建筑倒映水中,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天津站前的世纪钟是大型城雕建筑,表盘外围为12星座浮雕,颇具欧洲特色。象征着时间的流转,是天津的精神代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两天紧张的天津行,没约上海河游船,没去西北角感受烟火气,没去海滨看最大的国家海洋博物馆,这些没有等待着我再次前来探寻天津这座城市的独特景致,天津的美好春色已深深印刻在心底。</span></p><p class="ql-block"> 再见,天津。</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6-7日</p> <p class="ql-block">  回家看看自己住的房间,吃的早餐,喝的海河牛奶,买的冰箱贴,心里开心的不得了。所以啊</p><p class="ql-block"> 去一趟天津吧,</p><p class="ql-block"> 吹吹海河的风,</p><p class="ql-block"> 走走五大道,</p><p class="ql-block"> 去趟天津之眼,</p><p class="ql-block"> 感受天津的风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