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王家大院&平遥古城2日游298元

佳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座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纱——平遥古城&王家大院,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让我们走进古城的大门,一起感受来自古人智慧的震撼!</b></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团费:298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团费包含:2日往返大巴车费,住宿,早餐,旅游意外险,优秀导服,当地导游讲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必消:讲解、耳麦+平遥摆渡车,资源协调(40元/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AAAA景区王家大院执行旺季门票55元/人(6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b></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1986年12月8日,平遥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7月20日,平遥古城获批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0.60℃,常年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4.50℃;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5℃。年平均相对湿度58%,年平均降水量415.90毫米,主要分布在7—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785.70毫米。主导风向春秋冬季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10米/秒。</p> <p class="ql-block">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古城内的商店铺面沿街而建,铺面结实高大,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刻有彩雕,铺面后的居民宅全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建筑都有“房子半边盖”的特色,流传最广的说法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清朝中晚期,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较深;房屋拥有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是汉民族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为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王家大院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王家大院被授予“美丽中国文旅影响力品牌”称号。</p> <p class="ql-block">明初,静升王氏始祖王实初居静升村,为人佣耕,租人屋舍;后渐成自耕农,稍有积蓄,遂在静升张家巷(俗称张家槐树底)建造住宅,此为王氏宅院之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自清康熙年间起,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年间,王家始在静升村北山坡筑堡建宅。</p><p class="ql-block">自清咸丰年间开始,王家走向衰落,至光绪年间已经败落。除少数支派尚能继承先祖遗产,家道殷实外,多数难以保住祖产,更不再建造房屋。</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家大院被分给上百户村民居住</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地处山西省中部偏南区域,坐落在距离灵石东站不到五公里远的静升村,隶属于山西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地处北纬36°53′、东经111°52′。西距灵石县城12公里,北距介休市区15公里,距同蒲铁路(大同一风陵渡)灵石车站13公里,距祁临高速公路(二连浩特一河口高速公路祁县一临汾段)灵石出口2公里,距108国道12公里。 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春季常刮风,由于很少降雨,天气整体干旱,夏季天气炎热,雨水也比春季多,秋季天气凉爽,冬季西北风使得气温很低,冬天最低气温一般零下十几度,整体平均在零下五度。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王家大院南面的小河常年有河水流淌,周边土地肥沃。</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各个建筑群,包括堡、巷、院、祠堂等,散布于静升村各处,各自形成独立的布局体系。</p> <p class="ql-block">高家崖即视履堡,位于静升村北坡东侧,由东、西主院,大、中、小书院,东、西厨院,花院,东、中、西围院,场院等35个院落组成,有房屋342间,</p><p class="ql-block">拱极堡因位于村南,地势低下,俗称下南堡。全堡占地1.18万平方米,也为封闭式村堡,</p><p class="ql-block">恒贞堡位于静升村北坡西侧,因堡门为红色,俗称红门堡。</p><p class="ql-block">和义堡因地处静升村之东南方向,俗称东南堡。</p><p class="ql-block">崇宁堡的总体建筑与红门堡相似,建筑意象为“虎卧西岗”的院落布局,</p><p class="ql-block">凝固堡为堡内堡布局,内堡俗称上堡子,外堡俗称小堡子,数个院落坐北向南一字排开,内有祠堂一座。凝固堡倚山而建,顺势而上,建筑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王家宗祠位于高家崖、红门堡南坡下临街处,占地21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孝义祠堂位于王家宗祠东北角,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