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回想起童年的时光,那时我还小,十来岁的样子,每次去田边玩,就会看到有好几十人,在田间劳作,有男有女,排成一行,前头有一个人,总是要超出这一行人几米的距离,后来才知道,那个人就是干活快,被评为打头的,后边的这一行人,谁也不会超出这个打头的!现在想想,那时的人真守秩序,就像天空中的大雁守规则。</p> <p class="ql-block"> 他们在骄阳似火的烈日下,一边劳作,一边谈笑风声,脖子上还搭着毛巾,时不时的还会用毛巾擦一下汗渍,正在这时,有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少年,挑着一挑水,从村子里向田间走来,只看见,他每走一步,扁担一颤,就这样扁担随着他的脚步,此起彼伏的来到这群人身边,他蹲在地上,水桶落地,卸下扁担,他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这时他会趁着这些人饮水时,好好缓解一下,一路上挑水带来的疲劳,他躺在田野边,沐浴在阳光下,嗅着禾苗的清香,享受着这片刻轻松的时光,田里的草除了多少,和他一点关系没有,因为他只负责挑水。</p> <p class="ql-block"> 那些劳作的人们看到送水的来了,争先恐后的往水桶这边走来,只看见水桶上挂着一个瓷缸,他们逐一的用这个瓷缸喝水,不会顾及谁有没有传染病,那时的日子虽艰苦了一点,他们的脸上却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时的人也没有现在的人讲究,但却没有听说这个长癌,那个得了不治之症。</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两桶水喝的所剩无几,最后喝的那个人,已经舀不上水来,还需要另一个人拎起水桶,往那个人拿的瓷缸里倒水了,就这样,两桶水在这个挑水的少年休息的片刻时间里,喝得一滴没剩,那些喝水之后的人们继续劳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那个挑水的少年,起身回到村里,再去挑水了,当然他往回走时,两个水桶是空空的,只看到那个扁担不用一颤一颤的,比来时的路要轻松很多,他也不会上气不接下气了。</p> <p class="ql-block"> 朦胧中记得这个少年是辽宁人,随着她母亲改嫁到我们这里来的,后来她母亲过世,他舅舅来了,说是要给他接回辽宁。</p><p class="ql-block"> 记得他走的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全村人几乎都来送行,有的还给他送来吃的,队长还往他兜里赛点钱,说:你来了这么多年,已经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回去如果不习惯,就回来,我们永远欢迎你。这个少年连连点头,依依不舍的一步三回头和村民作别!</p> <p class="ql-block"> 正在这时,有一个声音,隐隐约约传来,孩子,等一等,原来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孤寡老太太,只看她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提着一篮子,别看平时老太太步履蹒跚,头一次看见老太太走路那么轻盈,那个拐棍就像鸡啄米一样快,这个少年看见老太太一个健步串上去,搀扶着老太太,老太太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她把篮子递给少年说:孩子你这么多年,为我义务挑水,大娘感激不尽,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别,也不知道咱们娘俩还能不能再见面,这是我攒的鸡蛋,刚煮熟的,留着你路上吃。只看见那个少年抱着老太太,哽咽着说:大娘,你不也是待我这么好吗,您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留着,我给您挑水那是我应该做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个画面感动了童真的我,虽然这是个晴朗的日子,我的眼睛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一样,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果不其然,我已经泪如泉涌。</p><p class="ql-block"> 这个就是生产队里的一个故事,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了,虽然那时我很小,但是回忆起来,依然是那样清晰,人生有很多聚散离别,有的相逢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有的一别可能就是永远,也不知道那个挑水的少年,如今还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