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后的职场征程

赵加琪

<p class="ql-block">  退伍之后,生活如同被掀开新篇章的书籍,一切都是未知与崭新的,充满了挑战与希望。我们这些退伍军人满心期待着能早日奔赴安置单位,开启人生新的旅程,在新的岗位上大展拳脚。然而,安置单位指标迟迟未能下达,暂时阻拦了我们前往理想岗位的脚步,让我们的心在期待与焦虑中徘徊。</p><p class="ql-block"> 在这着急的等待中,县上充分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决定先将我们几个退伍军人分配到地方工作,让我们先有个立足之地,在地方工作中积累些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我和同年退伍的陈江生、王先辉等等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陈江生和王先辉被安排到农械厂当钳工。走进农械厂,那充满机油味和金属碰撞声的车间里,机器轰鸣,火花四溅。他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要在那复杂精密的机械设备间穿梭,用自己刚刚磨砺出些许锋芒的双手和从部队里带来的坚韧精神,打造出各种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器械。每一颗螺丝的拧紧,每一个零件的打磨,都关乎着农械能否正常运转,关乎着农民的生产效率。</p><p class="ql-block"> 而我,被分配到了县电厂,成为了一名电工。就这样,我的命运与电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那时候,整个县里的供电体系还如同襁褓中的婴儿,尚未发育完善,供电局尚未成立。县城里的电力供应工作,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全部压在我们五名电工的肩上。我们这个小小的团队,虽然人员不多,但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经历和技能。</p><p class="ql-block"> 队伍里,焦师傅和文师傅是经验丰富的老电工。他们是厂里的“定海神针”,就像一本活的电力百科全书。焦师傅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道皱纹仿佛都在诉说着他多年来在电力行业摸爬滚打的故事。他对电路的走向、设备的性能了如指掌,哪怕是隐藏在最角落里的一根电线,他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一二三四。文师傅则总是沉稳而又耐心,他喜欢一边工作,一边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就像一位严谨的老师,用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引导着我们不断成长。</p><p class="ql-block"> 还有从西安交大当教授的吕师傅,他本有着光明的前途,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被打成右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凭借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在我们这个小团队里发光发热。他就像一颗被尘埃暂时掩盖的明珠,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他常常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为我们解决那些棘手的技术难题,让我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p><p class="ql-block"> 再加上我和年轻的小彭,我们这个小小的团队,就像一支紧密协作的小分队,承担着全县城繁重的供电、线路架设以及家户接电表等任务。</p><p class="ql-block"> 日常工作的波澜不惊</p><p class="ql-block"> 平日里,工作还算比较规律。要是没什么紧急任务,我们就会在城里的值班室里轮流值班。值班室里,昏黄的灯光洒在桌面上,周围的空气安静而又沉闷。我们坐在值班桌前,眼睛紧紧盯着各种仪表和设备,时刻留意着电力供应的情况。每一个跳动的数字,每一声轻微的嗡鸣,都可能预示着电力系统是否正常运行。</p><p class="ql-block"> 每当有单位或者个人找到我们,请求帮忙接线装表,我们便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焦师傅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制定方案,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沉稳,仿佛一切困难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文师傅和技术精湛的吕师傅负责技术指导,他们一边仔细检查着线路和设备,一边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技术要点,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我和小彭则在旁边认真学习,帮忙打下手的活,力求把每一个接线装表的任务都完成得尽善尽美。我们小心翼翼地连接着每一根电线,仔细地安装着每一个电表,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不敢有丝毫的马虎。</p><p class="ql-block"> 恶劣天气下的电力抢修</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让人头疼的还是恶劣天气。每当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而下,或者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时候,就是电力系统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时候。因为恶劣的天气很容易导致线路受损,一个地方电器短路,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整个县城陷入一片漆黑之中。</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一场罕见的暴雨席卷了县城,狂风夹杂着豆大的雨点,狠狠地拍打在电力设备上。凌晨时分,尖锐的电话铃声如同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将我从睡梦中惊醒。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告知我县城一部分区域突然停电。我立刻从床上弹起来,睡意全无,和同事们迅速赶到单位集合,然后像一群无畏的战士,火速赶往故障现场。</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狂风暴雨如猛兽般肆虐,豆大的雨点砸在脸上生疼,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颊。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系在那些需要恢复供电的用户身上,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排除故障,让光明重新照亮县城。</p><p class="ql-block"> 到达现场后,眼前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一处电线杆被狂风刮倒,电线也被扯断,歪歪扭扭地散落在地上。吕师傅当机立断,大声指挥我们迅速开展抢修工作。焦师傅和文师傅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像大力士一样,合力扶起电线杆。我和彭师傅以及另外一名同事则在吕师傅的指导下,争分夺秒地抢修断裂的电线。雨水湿透了我们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寒风刺骨,吹得我们浑身发抖。但大家都顾不上这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恢复供电。</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个小时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终于抢修完毕,恢复了那部分区域的供电。那一刻,我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战胜了一场巨大的挑战,心中充满了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抄表工作的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 到了月底,抄表又成了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一片区域的电表抄录工作,然后将电表数字报到收费点。我负责的是西街片,因为家就在西街,对这片区域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进展还算顺利。我骑着单位给我们配的自行车,在西街的小巷里穿梭,那清脆的车铃声在寂静的小巷里回荡。</p><p class="ql-block"> 不过,有时候运气就不那么好了。有些用户很不配合,要么故意躲着我们,让我们找不着人,无法完成抄表任务;要么对电表读数有疑问,和我们争论不休,需要反复核实。有的用户家里一次跑好几趟都解决不了问题,让我们很是头疼。好在那时候自行车是我们的代步“神器”,让我们能更快地在各个用户之间奔波。我们风里来雨里去,只为了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抄表工作,确保电费收取的公平公正。</p><p class="ql-block"> 熟人求助的两难抉择</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中,最让人感到棘手的就是给熟人接线装表。这些熟人往往不想出钱购买材料,他们会在家里炒上几个家常菜,倒上几盅散白干,然后笑着对我说:“老弟,你就帮个忙,这点小事就别跟我计较钱了。”我刚从部队退伍,年轻气盛,又一心想着要公事公办、不徇私情,所以每次都会直接拒绝。这样一来,和熟人的关系就难免有些不愉快。</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一位熟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免费帮他家接线装表。我耐心地跟他解释了工作的规定和流程,可他就是不理解,还说我不讲情面。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既觉得为难,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看到焦师傅和文师傅在处理这类事情时,既坚持了原则,又展现出了灵活性。他们会耐心地跟熟人解释,购买材料是规定流程,不能马虎,但会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一些帮助。比如帮助他们联系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或者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优化一下工作方案。我学着师傅们的样子,慢慢地,这种因熟人接线装表而产生的不愉快就很少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情感交织的人情往来</p><p class="ql-block"> 在地方工作,人情世故无处不在。不管是在单位干活,还是到居民家里工作,人们都会拿出好烟好茶招待我们,甚至会提前准备好饭菜酒。刚开始的时候,我实在有些难为情,毕竟我们只是去做工作,却受到这样的优待。每次面对那些热情的招待,我总是显得有些拘谨,不知道该如何应付。</p><p class="ql-block"> 但焦师傅、文师傅他们,在石泉县城摸爬滚打多年,是县城里人事“通”,人缘好,技术也好,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他们是我们在人情世故方面的引路人,教会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与人相处。</p><p class="ql-block"> 我和小彭作为徒弟,也只能客从主便,默默接受着大家的好意。在这些人情往来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在这个社会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也慢慢适应了这样的工作氛围。我学会了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用感恩的心去接受他人的善意。</p><p class="ql-block">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p><p class="ql-block"> 这样按部就班的日子没过多久,我们的安置指标终于从省里下来了,大部份被分到了水电四局石泉分局。县安置办给出了去留自由的意见。面对这个选择,我陷入了沉思。</p><p class="ql-block"> 水电四局石泉分局规模庞大,工作环境更加正规,有着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在这里,我能学到更多专业的技能,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走进分局的办公区域,明亮宽敞的办公室,摆放整齐的设备和文件,让人感受到一种专业和规范的氛围。培训教室里,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能为我们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p><p class="ql-block"> 而且,还能享受高原补贴,工资比在县电厂时多了不少,这意味着将来我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看着手中的安置指标,我仿佛看到了未来充满希望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和陈江生、王先辉他们商量之后,我们都一致决定前往新的单位。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我们告别了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踏上了前往水电四局石泉分局的征程,去迎接全新的工作和生活。这一路,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也有成长,而这一切,都成为了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坚信自己会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