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系列——平遥古城

赵友邦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5月14日,我们一行来到平遥古城,探访了这座被誉为“活着的古城”,感受其中的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 </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原名“古陶”,为西周宣王时期的军事要塞,北魏更名平遥,并沿用至今,始建于西周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防御外族南侵,明朝在原来城墙基础上扩建,并包装为砖石城墙,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巷”4000多座明清时期建筑的街巷格局,整个城池呈龟形,南门为龟首,北门为龟尾,东西四门象征龟足,寓意“长治久安”,街巷以“土”字形网状分布,构成八卦图像,整体布局形似一只向南爬行的巨龟(又称龟城),而龟状建筑则源于东海神龟被仙人留在平遥造福百姓的传说,而刘伯温1370年回乡祭祖时亲自设计并规划了平遥古城,也是民间传说,查不到正史记载,但平遥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风水学的精髓,在刘伯温的布局下,平遥古城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到清代却富可敌国,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清道光年间(1823年)诞生中国首家票号“日昇昌”,鼎盛时期,掌握了全国半数的白银流通,城内票号达到22家,被誉为“中国近代银行业鼻祖”和“东方华尔街”。</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这座拥有2800多年的历史古城,以独特的龟形布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和晋商文化发源地著称,现存3797处传统民居,约2.5万居民,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和1075处文物古迹,是一座民居兼具博物馆与民宿的功能性古城。1997年,成为全国首个以整座城市列入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明镜高悬的典故:源于清康熙年间,知县王杰以撕伞断案的方式,巧妙判决争伞案,用撕伞计揭露了诬告者,获赠“明镜高悬”的匾额,以警醒官员清廉公正,此故事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墙上建有多座敌楼角楼等附属设施;城内马道蜿蜒曲折,连接各个区域;瓮城位于城门外侧,增加了防御强度。平遥古城墙顶部设有魁星阁文昌阁点将台等多个观景平台;六座瓮城内部均建有庙宇供奉神灵;环城共有72座敌楼保护城市安全。这座古城墙不仅是一道防御工事,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等待着每一位游客去探索其中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屋顶上的绿色琉璃瓦片排列整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边缘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小兽雕塑以及凤凰造型的装饰品,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这些装饰品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象征,让人感受到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传统塔楼矗立于城墙之上,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观。一些人在塔楼上观光游览,远处可见更多游客沿着城墙上行走或停留观赏景色。这座塔楼不仅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塔楼矗立于画面中央,其顶部装饰着精美的琉璃瓦与飞檐翘角。下方是一座拱门结构,墙壁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纹饰。这座建筑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让人叹为观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