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 关注农村老人

书白

<p class="ql-block">关爱生命 关注农村老人</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豫北的农村到了麦收季节,你可能不相信,最忙的竟然是留守的老人。</p><p class="ql-block">他们每个月有150元的低保,所以如果不是只能躺在床上,只要还能活动,他们都会掐一种草辫,这种草辫是可以制作成工艺草帽,包包或者其他工艺品。所以几辈人都会掐草辫。而这竟然也是他们的一种收入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p><p class="ql-block">但是,掐草辫的ting zi(请原谅我的无知,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是哪两个字)采收工序又非常的繁重。</p><p class="ql-block">首先,秋末冬初在播种小麦的时候,要选择麦秸杆较高的品种,专门劈出一片种tingzi麦。这种麦子产量较低,一些年轻人是不愿意种的。老人因为要掐草辫很多人都选择在坑边,树林边上,地头,河沿,自己一锨锨的撅松了,平整了,种下一小片一小片的tingzi麦。</p><p class="ql-block">再等到来年小满后,开始收割,因为要的是麦秆,不能用机器,只能人弯腰一镰刀一镰刀的割下。</p><p class="ql-block">然后捆成捆,装到三轮车上拉家。在这里我要郑重的说一下,我可以轻描淡写的写出来,但是真正的顶着白哗哗的太阳,弯腰撅腚的一把把割下麦子,再把沉甸甸的麦捆,抱到地头,装上三轮车。这是很重的体力活儿。何况麦田里还都是60多,70多,甚至80多的老人在忙活。</p><p class="ql-block">周末,我帮75岁的老妈割了5捆麦子,又跟她装上三轮车,走了三里路拉回家。我累的呼呼大喘。</p><p class="ql-block">大爷大娘今年85岁了,大娘腰疼不能干活儿,大爷种了好几片,有半亩多,河沿上有一小片,没正经路,大爷从南头把麦捆扛到北头装车,85岁了,腰也弯了。不累是假的。我妈说去年,大爷那次从河沿累的回来不说话坐了一上午。</p><p class="ql-block">拉到家就完了吗?不,还要用小麦叉子把麦叶子打下来,一把把弄捋顺了,然后再用剪刀把麦穗剪下来。</p><p class="ql-block">就这一项,需要连续干几天,种的多的需要持续整半月,一个月的。</p><p class="ql-block">到这里还没有算完,需要在麦秆的拔节处,把外面的一层皮拽下来,露出洁白挺直,有韧性的tingzi.</p><p class="ql-block">这又要持续几天,半月,一个月的。</p><p class="ql-block">然后冬闲了,把tingzi按照粗细不等分选出来,用水泡20多分钟,就可以开始掐辫子了。掐辫子需要双手,5个手指配合,递送,掐捏,7根草辫在手中舞动 确实对手对脑神经有很大的好处。脑梗病人,手有障碍,老中医都会建议多掐草辫,活动手指。</p><p class="ql-block">以前掐草辫的大多是妇女 ,现在老头儿也加入了掐草辫的队伍。因为一是实在没事儿干,二是这还可以有点零花钱。大爷大娘85岁了,每个月都要吃药,除了300元的养老金,就靠掐草辫弄点钱了。</p><p class="ql-block">豫北有一些制作草帽 ,包包工艺品的小加工厂,规模大些的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所以老人们的草辫也不愁卖,每天早上都有人专门去村子里收。</p><p class="ql-block">草辫打圈,半径20多厘米吧。6圈为一盘。一盘能卖8角,1元。根据tingzi 粗细价格不等。</p><p class="ql-block">有的老人手灵活麻利,一天掐个10多盘。挣个10多快钱。他们很高兴的,他们可能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还有用吧,还能挣钱。</p><p class="ql-block">说起来农村很多老人都是这样只要不是病倒在床,都是一直劳作的。</p><p class="ql-block">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大多也把孩子弄到城里上学。农村里逐渐沉寂下来,也就在麦收这个时候,街上有蹬车的,有捋tingzi的,有女人大声的问话声,你们今天捋了几个啊?</p><p class="ql-block">也有孩子回家帮忙的,但是很少,因为老人觉得不能耽误孩子挣钱,孩子有养孙子,卖房子,买车子,娶孙媳妇,还要给自己养老(多少要花钱的),买棺材送终。孩子太难了,不能耽误孩子挣钱啊!</p><p class="ql-block">所以,走进村子,总觉得鼻子尖酸的难受,心尖尖酸的难受。</p><p class="ql-block">这些村子游离于喧嚣之外,这些老人更是默默的游离于生活,社会之外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遗忘他们,但是我们为他们做的真的不多。</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学心理学的二妹是坚决反对老人一个人在老家住的。</p><p class="ql-block">她说一个人住,心理上的孤独感会导致很多老人抑郁。而老人抑郁了以后因为很少有人关注这些,导致很多老人早早离开。</p><p class="ql-block">她说,这些实际上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面前,又是那样不足道哉。</p><p class="ql-block">所以村子里的留守老人应该作为一种群体,受到更多的关注,关怀。</p><p class="ql-block">村子里有很多老两口,如果一个离开了,另一个半年一年后也走了。</p><p class="ql-block">没有人想过是他们的心理出了问题,有病了。只是觉得他们老了。离开是一种必然。</p><p class="ql-block">所以,二妹很赞成老人们忙碌起来,虽然累些。但是他们有了活着的信念和寄托。</p><p class="ql-block">邻居大嫂前年做了一次手术,现在恢复的还行。但是需要持续吃药,每个月吃药都要四五百元。</p><p class="ql-block">她说起的时候,明显带着很多的焦虑,她觉得自己这样不能挣钱还花钱,给孩子造负担了。</p><p class="ql-block">她走路时间长点就要歇几歇,但这麦收季节却是欢喜的忙起来了。她打算着再割亲戚一些tingzi麦,多储存tingzi。</p><p class="ql-block">我只是周末在家待了两天,大嫂子去我家跟我说了几次,你不用回来,让你妈妈慢慢干吧,俺家都还没开始呢,不用急。</p><p class="ql-block">她和老妈同岁,他们一起撵我回去。</p><p class="ql-block">什么是伟大?我们在最渺小最平凡的事务中捕捉到最闪光的,最心动的也是伟大!</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不能忘了村子里已经老了的亲人!</p><p class="ql-block">社会文明的发展,看的应当是对于老弱小的尊重和照料。农村文化慢慢衰落,农村的留守老人们应该被看见。</p><p class="ql-block">所以,网上调侃的那句“你妈喊你回家割麦子了”,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p><p class="ql-block">那首《常回家看看》,唱的荡气回肠,感动了自己不算什么,我们去感动一下父母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