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2日</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知道我要去三清山露营,告诉我注意观察一下三清山紫菀,这个季节应该开花了。三清山紫菀是近年发表的新种,是三清山一个独特物种,我心怀这份期盼踏上三清山的旅途。</p><p class="ql-block"> 同伴们乘坐索道上山,我选择走登山步道,为了多看一些植物。露营装备有同伴帮忙带到索道上站,我携带简单行李,轻装出发,旅途轻松多了,一路上观察植物耽误一些时间,两个小时路程用了三个小时,到索道上站已经五点,斜阳正好打在日上山庄后面的群峰上,把花岗岩石峰染成金色,看到同伴堆放在路边的登山包,知道他们已进入景区游玩,我也顾不得休息,心里想着三清山紫菀,希望能早点看到,匆忙之中,鬼使神差地选择了一条最长的线路,从万寿园进入一线天,经玉虚台、杜鹃谷、女神宾馆,折到南海岸栈道,回到日上山庄快到9点,朦胧的夜色剪映出石峰峻峭的轮廓,帐篷投射出柔和灯光,游客们大多已经休息,山庄归于沉寂,我的同伴们还在围炉煮水,听风望月,等我归来,轻声细语中,一碗热腾腾的泡面端到我手心。</p><p class="ql-block"> 从下午2点出发,到晚上9点归来,翻山越岭马不停蹄走了7个小时,确实辛苦疲惫,夜深人静,我躺在舒适的帐篷里,没有一丝睡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翻看着手机里一幅幅照片。今天如愿看到三清山紫菀,它即将进入花期,花蕾含苞待放,在花岗岩石壁上微微晃动着,仿佛在向我招手,还看到笔龙胆、丛生龙胆、白花过路黄、苦苣苔本种等多种珍稀植物,这是对我一路辛苦付出最好的奖励。一种叶片像猫儿刺的冬青属植物,一查江西省植物名录,竟然有一个叫“三清山冬青”,特征比对完全吻合,这样的发现简直是超额奖励。有人问我观察这些野地生长的植物有什么意义,多认一种或少认一种植物有什么差别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一个物种蕴含的所有信息,包括它独有的遗传基因、生物特征、生长规律,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每次走进大山,总有一些植物不期而遇,总想去认识它,了解它,并把它记录下来,也许这就是驱使我去发现去观察的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日上山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玉虚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东方女神</span></p> <p class="ql-block">夜幕中日上山庄璀璨的灯光</p> <p class="ql-block"> 5月3日</p><p class="ql-block"> 凌晨四点左右,被营地的喧闹声惊醒,登顶看日出的人们已经启程,他们要赶在日出之前到达阳光海岸或玉虚台,大概要走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也趁早起床,洗漱、早餐、收拾帐篷装备,整理打包完毕,正好天亮。今天还有阳光海岸、西海岸、巨蟒出山等景区线路要走,在下午下山之前尽量多走几个地方、多看一些景点,最主要的是多看一些植物,有几种蕨类植物也是此行的目标,如昆明石杉,岩穴蕨、隐脉滨禾蕨等,在三清山有分布,希望能遇见它们。</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地质构造主要是花岗岩。花岗岩经长期风化、侵蚀,崩裂,形成大面积雄峻险秀的峰林石柱和千姿百态的造型地貌、象形山石,造就冠绝天下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阳光海岸栈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巨蟒出山</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次行程仓促,走马观花,很多线路没有走到,西海岸线路只能留给下一次旅行,短促的两个半天时间,一边看风景一边看植物,有很多收获,拍了很多植物照片,回来后断断续续整理,有了一些结果,二十几个物种几乎是第一次拍到,贴出来分享,一些还不能确定的,只好先放弃。</p> <p class="ql-block">01.三清山紫菀 菊科紫菀属</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花岗岩地貌特有物种,因为只看到它生长在花岗岩石璧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零星分布,数量很少,它</span>扎根于岩缝石隙和凹陷沟槽沉积下来的一点浅薄的泥土中,吸收岩石表面渗流下来的雨水和夜间空气中的水气维持生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能够在这样恶劣的生境存活下来真不容易,种群繁衍更加困难,因此每一个植株都显得稀有珍贵。</span>它们大多生长在石壁东南面,是一种喜光植物,岩石上很少别的植物,能给予它充足的光照和生长空间。</p> <p class="ql-block">02. 笔龙胆 龙胆科龙胆属</p><p class="ql-block"> 笔龙胆茎杆纤细,亭亭玉立,天蓝色花冠有天使般的容颜。两年前我在金铙山认识这个物种,去年再去看望却不见踪影,也许是错过了季节,今天在千里之外与它相遇,给我意外惊喜。美好的生命太过短暂,只有在绽放的时候,我们刚好出现,才有幸运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03.丛生龙胆</p><p class="ql-block"> 看到它的时候只有花蕾,以为也是笔龙胆,带一株回来观察,养几天就开花了,花冠白色,飘着一丝淡淡的绿,小家碧玉的模样,很精美。</p> <p class="ql-block">04.白花过路黄 报春花科珍珠菜属</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绿色生命,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一眼认出来。去年初春我在白石顶遇见它,绿叶青枝,不识何物,7月又去了一趟,估计开花了,结果连植株都没找到,转机出现在9月,上海辰山植物专家在金铙山拍到这种植物并鉴定为白花过路黄,于是第三次上山,终于看到它的芳容。白花过路黄花冠白色,是报春花科黄连花属(现在归并到珍珠菜属)中唯一开白花的,是一个很特殊很少见的物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仙境般美丽的三清山,也是它繁衍生息的家园。</span></p> <p class="ql-block">05.东亚囊瓣芹 伞形科囊瓣芹属</p><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一次仔细地观察这个纤细柔弱的植物,它很弱小,却不失肉眼可见的美丽和优雅,基生叶和茎生叶呈现出粗细不同的形态,三出二回羽裂,小裂片扇形或披针形,像精心雕刻出来的规整精致。白色的小花很精美,在微距镜头里更精彩,伞形花序盛开的时候,就像绽放的烟火。</p> <p class="ql-block">06.苦苣苔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到苦苣苔科属本种,青翠欲滴的叶子像极了菜园子里的小白菜。</p> <p class="ql-block">07.台湾独蒜兰 兰科独蒜兰属</p><p class="ql-block"> 台湾独蒜兰可以说是这个季节里三清山最妖艳的花,数量多,分布广,色彩艳丽,在景区栈道数不尽的转角里,在峰林峡谷潮湿的岩壁上,不经意间就有成群的花朵蹿入眼帘,它们凌空而长,生机勃勃,让坚硬的岩石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08.多叶斑叶兰 兰科斑叶兰属</p><p class="ql-block"> 寻找岩穴蕨的过程中,发现了多叶斑叶兰,给了我意外的惊喜。<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山谷林下,一块布满苔藓的岩石,它肉质茎匍匐生长,基部茎节会萌生新根并长出新的植株。</span></p> <p class="ql-block">09.猴头杜鹃</p><p class="ql-block"> 猴头杜鹃花期在清明之后,这时候自然是谢花了。当我走过一线天、玉虚台、杜鹃谷和阳光海岸,看到成片的猴头杜鹃,原始植被的杜鹃林,可以想象杜鹃花开的时候一片白色花海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10.云锦杜鹃</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杜鹃花中颜值最高的当属云锦杜鹃,它花团锦簇,灿若云霞,那么绚丽,那么耀眼,一棵两棵就把整个山谷点亮。正好赶上花期,但数量不多,在万寿园看到几棵,阳光海岸时不时的涌现一两棵。</p> <p class="ql-block">11.三清山冬青 冬青科冬青属</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带刺的叶子,以为是猫儿刺,回来搜索三清山植物,赫然出现“三清山冬青”,对照图片果然一模一样。三清山的新物种还有“三清山紫菀”“汝槐车前紫草”,在核心景区这片狭小的区域发现三个植物新种,这是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12.假地枫皮 五味子科八角属</p><p class="ql-block"> 栈道旁立着一块“天女花”树名牌,没看到天女花,却看到一棵八角属的小乔木,花单生于叶腋,花被片白色,花心黄绿色,查对江西省植物名录,江西分布的八角属植物有假地枫皮、红毒茴、红茴香等3种,假地枫皮的形态特征最吻合,估计就是它了。</p> <p class="ql-block">13.茵芋 芸香科茵芋属</p> <p class="ql-block">14.鸦椿卫矛 卫矛科卫矛属</p> <p class="ql-block">15.中华卫矛 卫矛科卫矛属</p> <p class="ql-block">16.小叶梣 木樨科梣属</p> <p class="ql-block">17.阔叶十大功劳 小檗科十大功劳属</p><p class="ql-block"> 常见的阔叶十大功劳叶下面覆有一层白粉,看起来呈灰白色,这次看到的叶下面光洁无粉,两面同色,野外少见。</p> <p class="ql-block">18.蜡瓣花属 金缕梅科</p> <p class="ql-block">19.岩穴蕨 碗蕨科稀子蕨属</p><p class="ql-block"> 从外双溪登上步道路口到随后的景区线路,我都在注意寻找岩穴蕨,直到第二天临近中午还没找到,几乎绝望了,临下山之前钻入最后一处山谷,终于发现倾斜的岩石上一大片,与CFH令人叫蕨老师相册中的生境非常相似,相伴生长的还有同属的尾叶稀子蕨,后来群里的老师说尾叶稀子蕨是岩穴蕨与稀子蕨的杂交种,真是难以想象,仔细观察尾叶稀子蕨的羽片形状与岩穴蕨颇为相似。</p> <p class="ql-block">20.尾叶稀子蕨</p> <p class="ql-block">21.平肋书带蕨 凤尾蕨科书带蕨属</p> <p class="ql-block">22.昆明石杉 石松科石杉属</p> <p class="ql-block">23.蕗蕨 膜蕨科膜蕨属</p> <p class="ql-block">24.长柄蕗蕨(顶果蕗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