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的雨淅淅沥沥,如同轻柔的手撩动着时光的弦丝,将回忆如柳絮般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心头。公公已经离开十一个春秋了,可那些与他相处的细碎日常,却如刀刻斧凿般清晰,在岁月长河里熠熠生辉,永不褪色。</p><p class="ql-block"> 公公生得面容清秀,眉眼间是读书人的儒雅,身形虽孱弱,却透着一股从骨子里散发的坚韧。年幼丧母的公公,早早历经生活的霜寒,命运的坎坷未曾磨灭他心底的善良,反而如蚌孕珍珠,让他愈发温润平和。记忆里的他总是轻轻地走,默默地做,缓缓地说,任他人如何纷争计较,他都守着内心的淡泊宁静,以忍让包容处世。那时候村道硬化得自己出钱,公公独自出资出力,还有邻居说什么水沟不能从他门前经过,公公也只是无语地笑笑而过,我们曾谈过“三季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遥远的岁月又恍如昨日,孩子在上学,公公体弱,每天中午我都要赶回家煮饭,即便在公公病弱的期间,他每每都是把能洗得青菜,葱姜蒜之类洗干净沥干,把米淘好浸上水或已经做好饭,等着我回家再煮菜!饭后,只要要我有 收拾碗筷的苗头,公公便用那轻弱却无比坚定的声音说:“去歇吧,这些碗我能洗。”窗口下,他弯腰洗碗的背影,成了我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岁月悠悠,思念悠悠!</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我怯弱又胆小怕事,不懂拒绝又被道德绑架,却未曾顾及自身承受力,常因为别人把自己生活过得疲惫不堪。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夜晚,他把我叫到跟前,目光深邃如渊,语重心长地说:“铁钉只能钉进木头,但是墙壁是钉不进去的。你们每个人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家,你们夫妻都太善良了,可你的孩子也大了,做事要先顾好自己的小家。”我说了我的苦楚与无奈,公公气愤地说:“一个人手臂如果中毒了就砍手臂,脚中毒了砍脚,不可以让它蔓延全身。要懂得及时止损,不要让大家一起陷入深渊。”我都懂可是当年太软弱,直至后来在生活的荆棘丛中摔得头破血流,才惊觉那些话是字字珠玑的醒世恒言,是公公以半生阅历凝练的人生锦囊。</p><p class="ql-block"> 公公对我们家的重视,真是与众不同。公公体质弱,从一楼走到五楼他都要喘气,于是在三楼及四楼楼梯都放一把椅子让他休息一下再爬楼梯,可即便这样,他也坚定地说:“我就要跟你们在一起,我不去楼下小木屋住。”有一天晚上,他的孙子晚点回家,他就打开房门探头张望,我笑着说:“航没回家呢!”从那以后,我交代儿子每晚回家了都要跟爷爷报告一声。感动于公公的不离不弃,我暗自对自己说:“只要你想跟我住的一天,我一定煮好饭菜,照顾好你的身体和情绪,不让你失望。”公公体质弱,我就磨了三七人参粉给他掺在豆奶和牛奶里喝。公公味口不好,吃的食物不多,市场上黄瓜一斤不论多么贵我们都舍得买,等到本地黄瓜上市价格便宜我们就吃怕了。公公喜欢吃草汤猪肚中的"油枕"及其他药膳汤,每天无论谁盛饭,第一碗饭和第一碗汤都是最先放在他的位置!公公是个文化人,喜欢看书和旅游,经常说起文化大革命时去北京串联的故事,于是在他六十多岁时送他们去北京玩了一趟,后来又带他去了苏州,因突发暴雨就没继续带他去他心心念念的人间天堂--杭州游玩,终于成了一大遗憾。在他七十岁时还好去了海南亲戚家玩了一个月,多少了实现了他游玩的心愿。前年我的儿子帮他爸爸买了一辆大车,情不自禁地感慨,假如让人敬重的公公还在,我真想带他周游中国了,可惜徒留遗憾了。</p><p class="ql-block"> 公公去世前十二年左右,每年都要住院受折腾,医院里很多医生护士都以为我是他女儿。后期公公身体轻飘飘的,气弱游丝,躺在床上真的让人心疼,于是每晚一有空闲,我会帮他按摩,他一直拒绝,说是太脏了,于是我戴了一次性手套帮他按摩,他才勉强同意。可还没按摩几分钟,他便说:“舒服点了,你白天上班累,休息吧!”公公他不懂,爱出者爱返,对于感恩的我来说,他与我的父亲没有区别。公公临终前一个月,三次叮嘱我不要对他孙子太严苛,最后一次是公公去世前一周,他定定地看着我,用微弱的声音说:“我的XX聪明善良,懂事孝顺,你对他不要太严厉。”我连忙点头答应,他这才放心地闭眼休息。</p><p class="ql-block"> 儿子上周就说清明要回来,我知道他要去爷爷墓地走走。细雨纷纷扬扬,恰似我们的思念无边无际,绵绵不绝。我伫立在岁月的渡口,回望往昔,公公的一言一行,皆如璀璨星辰,点亮了我们曾经迷茫懵懂的前路。他虽离去,却又从未走远,他的善良、智慧与爱,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家族传承的精神火炬,代代不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