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中国

芳外

<p class="ql-block">这很中国</p><p class="ql-block">146班 马翌寻</p><p class="ql-block"> 总有一些时刻,一些人和事、景和物,会让我们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速度很中国。奥运赛场上,中国健儿们矫健的身影在奔驰,他们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向终点线,捧起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奖牌,为祖国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守护很中国。无论是烈日高悬的酷暑,还是大雪漫天飞舞的严冬,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守在祖国的边关。即使在亲人团聚的节日,也愿意牺牲自己与亲人团聚的时光,只为守护国家的边关安全,他们是保卫祖国边关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建筑很中国。紫禁城中,建筑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宫殿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长城如同一条长龙一般,蜿蜒在中华大地上,每一块砖,都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繁华的都市中,车水马龙,夜幕降临之时,灯光通明,各种建筑共同编织着属于中国的繁华篇章。</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美食很中国。无论是还在嘤嘤学语的孩童,能够自力更生的青少年,还是两鬓早已斑白的老人,都爱吃饺子。光是看着饺子如同银鱼一般在锅中翻腾的样子,就让人馋得直流口水了,更何况是大口大口地蘸着醋吃呢!尤其过年的时候,饺子几乎是家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每一个饺子中,都饱含亲人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总想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p> <p class="ql-block">这很中国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风雨飘摇中走来,历经多少年,一步步铸就了如今的万家灯火与山河无恙。 </p><p class="ql-block"> ——题记 </p><p class="ql-block"> 东方雄狮从沉睡中醒来,一声怒吼,震惊了世界,从此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响彻云霄。这便是中国。 </p><p class="ql-block"> 谁能忘记那五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这片神州大地上演绎了多少传奇的故事,出现了多少英雄与奇迹?从黄帝炎帝时期到夏商时期,上古传说与文明起源相互缠绕交织;从春秋到战国,圈圈年轮映照出战火连绵的周王朝百年史诗;从秦汉到三国,英雄辈出,为后人推崇传颂,天下一统,千古一帝,三国鼎立,数位豪杰;从隋唐到宋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靖康之难”,让多少人震撼;从明清到民国,百年屈辱史又令多少人愤恨,奋力抵抗的悲壮史歌又令多少人热血沸腾;到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传承,我们向前,我们说:“这很中国!” </p><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历史长河缓缓流淌,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我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历久弥新的核心思想理念让我们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等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让我们求同存异、勇担使命,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让我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赞叹:“这很中国!” </p><p class="ql-block"> 长江滚滚向东流逝,奔腾不息,可畏壮观;“母亲河”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曲折蜿蜒,惊涛澎湃,绵延不息,令人惊叹;长城如巨龙般环绕山间,坐落其中,见证着沧桑的变迁;江南水乡如烟如画,撑纸伞回头望见千年乌衣巷;再登上西安鼓楼,俯视间恍若看到了威仪天下的盛世大唐;蒙古草原万顷碧波荡漾,羊群点缀其间。不禁脱口一句:“这很中国!” </p><p class="ql-block"> 望山川河流,看人间烟火,目光所及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p><p class="ql-block"> 总想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精神很中国</p><p class="ql-block"> 146班 刘卓一诺</p><p class="ql-block"> 望九州浩荡,看华夏脊梁</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曾爆火着“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作风”等词语,但每当有人问我“中国精神”是什么时,我一时竟答不上来,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想要说的话太多。</p><p class="ql-block"> 穿越历史的迷雾,我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大地上烽烟回起,外国列强将无数支魔爪伸向中华大地,肆意地压迫残杀着中华儿女,无数滴泪水流淌在黄土之上。有志青年们便游走在精神大道上,举旗呐喊“愿以自身之死,换百年之兴盛”,成为那个时代新青年的代名词。他们前仆后继,铸造了不畏强权,自立自强的“中国精神”。</p><p class="ql-block"> 脚步移转,戈壁荒滩上风沙漫天,只望见一排高大的身躯站立不动,人们的双眼紧盯着黄沙中的一个点,“嘭”一声巨响下,一朵蘑菇云出现在沙漠上空。有人高呼,有人流泪……千万种声音在我耳边汇成一片……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啊!那个由算盘和简陋计算器“算”出来的伟大日子——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日子,怎能不令人激动?在那群隐姓埋名、青丝甘为白发的人心中,中国精神是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坚韧与执着,是薪火相传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眼前再次切换,我仿佛在朦胧中见到一位母亲,在孩子酣睡中泪眼婆娑。她自愿奔赴抗疫一线,在签下自愿书的一刻,她就已决定披上白衣,于病魔手中抢回生命,她的身上散发着为大国舍小家的爱国精神……</p><p class="ql-block"> 思绪逐渐回拢,我大声答到:“他们就是中国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