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摄影学了两三年后,老觉得自己拍出的照片无论在构图、色彩还是光影……上有不少的缺憾。特别是遇到好的拍摄对象,在按快门的一瞬间,一个人头闯进了镜头。这种干扰画面的拍摄总要让我气闷几天,可那些拍下的、不可复制的瞬间又不想废了。于是,开始学习后期。我学后期是在4年前的春季,在太原市老年大学学的,第二年又报了一个网课班学。感觉这几年收获不小,也有不少体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ps十分强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穿帮可以除掉。一般情况下,前期拍摄我会尽量避开多余的元素。但前期也常会遇到好多不可避免的因素影响拍摄。比如躲不开的干扰物、再比如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去构图……这些元素一旦摄入画面就会有失和谐。用后期可以轻易而举移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可以二次构图,突出主体。拍摄时,常会因器材、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拍出的照片构图不理想。通过二次构图可以赋予照片全新的生命力,让主体更加突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可以还原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因为受环境光线的影响,即使是前期准备做得很好,有时也得不到好的亮部或暗部细节,而后期微调就很容易做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s有很多很多的修图功能。用好后期就能让那些拍片失误、又不想删除的照片起死回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克服困难,逾越“数字鸿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后期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特别像我这样过了70岁的人,开始学习这类前卫的数码科技会遇到许多沟坎。这些沟沟坎坎也曾让我产生过动摇:“要不要坚持学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要克服观念上的障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始学,就听有人说后期是造假,摄影就是摄影,学摄影就不要学后期。也有人说学摄影就得学后期。这种争论也曾让我犹豫不决。这时我想到了绘画,有人喜欢国画,有人喜欢油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摄影是创作,后期同样还是创作,谁也不要批判谁。后期是在拍摄基础上的二次创作,需要想象力、需要艺术修养。这“假”可不是吹灰之力就可以做出来的。这样一想,在理念上我铁了心学习后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要克服畏难情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进入ps学习,就发现挺难。对于只有初中英语半年学习的50后,键盘上和ps界面的英文字母就把我难住了。老师讲课一开口就是“Ctrl”“Alt”,记不住也听不懂。于是我记下字母,网上查读音,再用中文标上。比如“ shift+Alt+Ctrl” 就标上中文读音“蛇夫忒+奥拓+恳臭 ”。每次修图一边读字母一边敲键盘。时间一长,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就烂熟于心。老师再讲,我就很快在键盘上找到了“shift”“Ctrl”“A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s学习确实很难,但只要有兴趣,就不是难的不行。就像拿到第一部智能手机时,开始使用也是挺难学的。因为老用老学,生活离不开,手机不离手,好多功能和使用方法不也都学会了吗。后期学习同样,只要有兴趣,常学不断,再难逾越的“数字鸿沟”也不会难倒肯学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要克服前面学后面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面学后面忘”。学过后期的人都有这种说法,即使已经学会的后期方法,好长时间不用也要忘。忘,应该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就是年轻人学了不练也会忘的。怎么才能不忘呢?古人早已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要想不忘没有什么高招,只有两个字,“多练”。学习中我总结出“3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讲课内容要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上完课我会照笔记练4遍。第一遍跟着录屏练习能做下来;第二遍看着我记下的笔记能做下来;第三遍脱开笔记独立能做下来;第四遍拿一张相似的照片,考考自己能不能举一反三做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自己的摄影作品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讲课的教学片和自己拍的照片不是同一时间、同一环境拍的、相机参数设置也不一样。所以,课堂内容需要灵活运用。每次拍摄完,我会把选出来的照片用老师讲过的知识修一修。这种练习是比较全面的复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照片不修不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练习,我还给自己立了规矩,照片没有修过不发不晒,这是促使多练的最好方法之一。随着照片修得越来越多,脑子里装的修图技巧记得越多,修片的效率也就越来越快。时间一长那些总用的修图方法就印在了脑子里,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学后期怎么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后期我总结出三结合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自学和报班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学后期难度大,特别是老年人学后期,拦路虎太多。电脑“罢工”让人常沮丧,卡壳多容易打退堂鼓。所以,报班学习挺必要。其实,后期也有不少是动动键盘和鼠标就能完成的,关键是自己不知道,经老师一点拨门槛就迈过了。但也不可完全依赖跟班学习,自学也很必要。买本教材看看,网上的后期视频学学,这样老师讲课时就不会因生疏跟不上课堂节奏。这就是上学时老师常讲的课前“预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听课和笔记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讲课一定要记笔记。笔记一遍等于听课多遍。因为笔记时需要反复回放老师视频讲课内容。听的遍数多了自然记忆也会加深,而且在日后修图时还可以随时翻看笔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摄影和后期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时拍摄时也可以多拍些素材,比如好看的墙、漂亮的云彩、有特点的背景……等等,在日后修图时都有可能用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图前要分析照片,有没有干扰物、构图、影调、色调怎么样?全面分析后再对画面进行谋篇布局,这对提高审美和摄影构图非常有帮助。后期学好了,修多了,取景、构图、色彩、光影这些摄影的重要元素就会印在脑子里,到了拍摄现场,它们会不经意间运用到你的拍摄当中,这就是艺术创作里说的“灵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时尚潮玩”让老年生活增添无限趣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我学到的修图技巧不仅可以满足我拍摄的照片的后期处理,还可以有点儿小创意,让照片增强艺术性。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喜欢上中国古建筑拍摄之后,我把ps运用到我拍摄的古建筑照片上,让那些沉睡的建筑活起来。在宣传和传播山西古建之美中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让我对ps学习也越发喜欢。那些学习中的沟沟坎坎再也不能动摇我,反而学的兴趣更浓了。现在AI修图也进入了我的学习范围。随着数码科技发展,“时尚潮玩”让我的老年生活充满更多趣味,动出生命更多激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蒙版和渐变和局部调色让画面通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蒙版和渐变和局部调色让画面更加通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图通过自由变换、移动工具、蒙版和画笔工具等多种工具让本来拍的不对称的故宫午门两边对称,并移除过多游客对画面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图通过矫正水平线,移除画面中过多的游客和对色彩与光影的处理,故宫太和门宏伟高大的外观就凸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学习创作的海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