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淄博,我们的小兄弟,近几年以烧烤出圈,红火起来,一下子跻身于旅游城市之列。但是如果你以为淄博只有烧烤,那就大错特错了,淄博可是占据了我们齐鲁文化的半壁江山,因为它是古代齐国的首都,齐文化的发源地,还是世界足球起源地,还有东方古罗马之称。这几日朋友们听说我去淄博了,几乎异口同声的问“吃烧烤去了?”其实到淄博吃的不是烧烤,而是久违了的亲情。不管怎样,烧烤是必须必,同时也是人文之旅。</p> <p class="ql-block">下了高铁入住之后,我们直奔淄博第一个5A级景区~周村古商城。路上司机师傅带我们去了附近的段家煮锅,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煮锅,经济又实惠,地道烟火气。然后步行十几分钟就看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上面写着“大街”,这就是入口。周村古商城被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永乐八年,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留完好,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p><p class="ql-block">电视剧《大染坊》取材于此,创办于清道光年间,是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景点内,有古代人民发明创造的纺织机具展示,可以了解古代完整的染布工艺流程。儒商代表“瑞蚨祥”“谦祥益”等全国著名的八大祥老字商号,是最早发源于周村的实物见证和历史遗迹。周村丝绸一年一季,质量更为上乘,白居易曾用“天上取样人间织”来形容周村丝绸的美好。在鲁商文化馆看到的瑞蚨祥的掌门人孟洛川的介绍,其经营理念为“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以义制利”,称为“大商无算”,颠覆了我的无商不奸观念。琳琅满目的商铺,最多的是周村烧饼,我们还看到了制作过程,小小的像饺子剂子一样的面团,在师傅手中三旋两旋就变成了薄如蝉翼的小饼……看的我们目瞪口呆。</p> <p class="ql-block">那天的小雨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们选择去中国陶瓷琉璃馆室内游览。一进门,仿佛踏入了一场视觉盛宴!每一件作品都在低语着历史的故事。色彩斑斓的琉璃艺术品在灯光下更显璀璨夺目,每一抹色彩都闪耀着匠人的智慧之光。漫步其间,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琉璃让人屏息凝视,生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的美好时光。第二幅、第五六幅和第七幅是镇馆之宝琉璃球、青釉莲花尊和黑定碗。琉璃球,纯度超高的深蓝色珠子,战国贵族墓出土,神秘感拉满,能亮瞎你的眼睛;青釉莲花尊,北朝青瓷巅峰之作,釉色温润如玉,独具佛意之美,浮雕莲瓣细节封神;黑定碗,一身玄色,光可鉴人。还有国窑厅,人民大会堂国宴用具和青岛上合峰会宴会用具,色彩相互交织,散发出迷人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琉璃馆出来,小雨依然在下,而且雨势越发大了。我们只能冒雨前行,打车赶往中国最美书店~海岱楼。</p><p class="ql-block">齐鲁大地岱青海蓝,“岱青海蓝”正是海岱楼上牌匾的题字。</p><p class="ql-block">“海”:寓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齐盛湖虽不是大海,但它仍以宽广的“胸襟”包容这座城市。海岱楼立于湖畔,更是彰显出这种容纳融合所带来的非凡大气。</p><p class="ql-block">岱”:“岱”字是泰山的别称。在《后汉书》中曾有“太山王者告代之处,为五岳之宗,故曰岱宗”。因此“岱”字又被赋予了雄伟之意。以此字为名,海岱楼自然具有一览天下的豪迈气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淄博,正是位于海、岱之间,是古代齐国故都,海岱楼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海岱楼的历史渊源深厚,它曾经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宏道的故居。袁宏道是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影响深远。海岱楼也因此成为了文学界和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寻访和创作。</p><p class="ql-block">海岱楼是淄博的地标建筑,仿古的九层建筑,窗棂镂花,斗拱飞瓦。登临其上,碧蓝湖水与倒映着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到了夜晚这里则是华灯流转,金碧辉煌。可惜我们不能在雨中观赏,没等天色暗下来,就带着遗憾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本来打算去八大局吃烧烤,也是因为下雨,选择了就近的一家~吴氏烧烤,反正都是连锁店。一顿烧烤下来,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淄博人民的热情好客。首先,出租车司机师傅很认真的对我们说,一定选一家好的,不能让我们失望。然后是进店后,我们不太会点,旁边的顾客纷纷告诉我们什么好吃。我们刚说点份小葱,右边邻桌小姑娘就递过来一盘,“我们点了,就吃了两棵,不介意的话送你们,不用点了。”我们听说酱要自己点,只提供免费的蘸料。左边邻桌小伙子就送来了一袋,说他们俩吃不了。图三的凉拌青豆也是客人送的。淄博烧烤很有趣,是小饼卷一切。司机师傅还告诉我们 一次要多卷些,免得小饼吃太多……素味平生,却胜似亲人,恍惚有种回到老家的感觉。最后结账,四人才花了100出头,价廉物美。突然之间领悟到了淄博烧烤火遍中国绝非偶然!真不是烧烤有多么惊艳,具有“杀伤力”的是淄博市民淳朴的民风,是待客之道的纯真,是浓浓的人情味儿,在如今凉薄淡漠的世界里,这才是最弥足珍贵的。也是其他城市望尘莫及的,而且效仿不来,更不能一蹴而就的。</p><p class="ql-block">其实淄博烧烤爆出圈就是源于一个让人泪目的投桃报李的故事:疫情蔓延之际,万名山东大学的学生被送到淄博隔离,其它地方隔离只有冰冷的方舱,可是淄博人民却给了他们温暖,让他们住在酒店宾馆,竭尽所能让他们吃好喝好睡好,最后一餐就是烧烤。感动之余,这群孩子和医护人员约定好,疫情结束一定会来“家”再吃烧烤。于是乎,就发动了特种兵式的出游来赴约,然后就产生了蝴蝶效应。这是疫情期间淄博人民种下了“善”的因,结下的甜的果。往日你护我周全,今日我赴约相报。这样的城市,这样的人民,再看看身边,亲,不足以让你动情流泪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太阳公公终于露面了。我们原本计划第一天张店区,第二天博山区。但是又发现张店区还有一个课本博物馆,于是乎,职业使然,我们在离开张店区之前,又增加了这个景点~中国课本博物馆。该博物馆隶属于志鸿教育集团,是民办单位。但却是亚洲首座、单体面积最大、教科书最全的互动体验式博物馆。馆内以场景再现模式,按照历史的脉络,展现了从1745年到今天的课本图书,从古代启蒙教育到“办新学”的华夏文明;从“识字班”、“拼高考”,到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巨擘,课本博物馆还是一个情景再现、互动体验、文化休闲的现代化场馆,所展现的是文化的传承,是一段近代中华文明的“尘封记忆”。</p><p class="ql-block">看着从泛黄的页面到光滑的铜版纸,从竖排到横排,从繁体到简体,从黑白到彩色,小小的课本走过的百年历史。感觉就像是未曾走远的少年挚友,令人想、令人念、令人忆。在模拟教室里,我们几位老太太童心大发,一会儿扮教师,一会儿扮学生……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最初的计划是去有着“小丽江”之称的红叶柿岩,但是两位出租车司机都告诉我们红叶柿岩更适合秋季观赏,现在没有漫山遍野的红叶可看。于是我们改成了原山森林公园。原山森林公园比较原始,尚未开发,没有景区车,幸运的是上山下山均搭乘到了爱心车,节省了时间和体力。</p><p class="ql-block">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丰富的植被,古老、奇异、名贵的树种,秀丽的山光水色,古朴、浑厚、凝重的庙宇和悠久美丽的历史传说以及森林深处的少数民族风情歌舞吸引着无数前来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有五个景区,我们主要攀登的是凤凰山景区,因山似凤凰而得名。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春秋战国兵家争战之地。宋代玉皇宫、明代红门和泰山行宫、清代吕祖庙等文物古迹掩映于密林之中,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画卷~岩画,展现于悬崖峭壁。战国齐长城贯穿于景区东西,蜿蜒曲折的城墙盘踞山巅,如龙横卧,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即出于此。抗日时期留下的炮楼、掩体,观后让入浮想联翩;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海为北国奇观,忠实地记载着地球演变的历史,把我们带进2亿5千年前的海底世界,成千上万块巨石宛若细浪滚滚,涟满层层,如闻海鸥的鸣叫,如现海底的精灵,游走于其中顿觉妙处横生,“南国石林,北国石海”,历史上文人骚客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看到景区介绍有一处姜女泉,据说是孟姜女哭长城流下的泪水汇聚而成。有诗曰“凤凰岭山姜女泉,盛名流传几千年。非是景致嘉天下,凄美故事动人寰……”可是我们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关键是缺少路标指引,游客稀少且也不知。最后有位老人告诉我们在吕祖庙附近,但我们已转回几公里之远,只好作罢……</p> <p class="ql-block">从原山下来就到了文姜广场,那儿有尊雕塑屹立在颜文姜祠前面,凝视四周,风采卓然。问卖樱桃的大姐“何许人也”,她回答是颜奶奶。颜奶奶是民间称呼,就是颜文姜。相传齐地孝妇颜文姜,为救公婆及一方百姓,舍身堵泉眼,坐化为神。被堵的泉源称为“灵泉”,流淌的泉水称为“孝妇河”,泉河附近兴起的村落称为“颜神”,也就是后来的博山。颜文姜祠有一石碑,题云:“孝妇河名自古今,泉头一派更弘深,何当吸去为甘霖,洗尽人间不孝心”道出了博山一带自古以来敬老爱幼的朴厚民风。我们下榻的宾馆恰巧就在文姜广场,面对着“孝妇河”。</p> <p class="ql-block">文姜广场的公交车站叫做“神头”,也就是颜奶奶婆家所在地。当时乘车时我们听不懂,是一位小姑娘用普通话告诉我们的。乘车两站就到了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相对于陶瓷琉璃馆,这儿是民间的商铺,更加接地气。看着一件件陶瓷和琉璃工艺品仿佛是从童话故事中跳出来的一般,每一件都令人爱不释手。色彩缤纷的小碗小碟,像是为小精灵们准备的餐具;精致的琉璃摆件,宛如仙女洒下的魔法水晶。漫步在大观园的市场街道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里不仅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到淄博来,不妨花上些许时间,融入这个市场,慢慢品味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还可以仔细淘点价廉物美的小物件做伴手礼,也是极好的。</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观园,就来到了颜神古镇,实际上就是在博山老市区打造出来的一处风景区。类似于我们青岛的纺织谷。因为淄博无力解决陶瓷生产的污染问题,选择放弃了这个历史悠久的拳头产业,就在关停陶琉企业的地方,开发而建。所以说与我们的纺织谷异曲同工,都是一种情怀,一种纪念。</p><p class="ql-block">前面讲了,博山古称“颜神”,颜神古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宛如一本记录博山荣光的史书。这里诞生了亚洲最大的陶瓷厂,见证了中国第一条煤烧隧道窑的诞生,刘家大院、白衣庙窑炉等市文保单位静静伫立,13座古圆窑遗址、百余座明清建筑群落、民国民居以及50年代工业遗存等,无不彰显着淄博陶琉特色文化与悠久工业文明的痕迹,让人在行走间仿佛穿越时空,见证历史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如今,烟火与浪漫在此交织,琉璃工坊里传承着从元代延续至今的琉璃吹制技艺,众多工坊和工作室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手造魅力的机会,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度假体验。颜神古镇犹如一部北国陶瓷琉璃发展史诗。古朴的馒头窑、斑驳的匣钵墙、光滑的石板路、沧桑的古民居、怀旧的老厂房等,每一处都沉淀着光阴的故事,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这里已成为网红达人的打卡胜地,古老的圆窑与建筑、怀旧的工厂,一步一景的浪漫风光,搭配新奇的当代创意,赋予古镇强烈的戏剧张力,随手一拍,就能收获大片。2022年10月开业时,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赞誉为文旅新风向,其独特魅力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来淄博旅游,蒲松龄故居,也称“聊斋”,不得不看。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北方农家四合小院,包括北房三间(聊斋)和东西厢房各一间。蒲松龄出生在此,并于76年后,“倚窗危坐而卒”(第五幅)。三间普通的土坯小房,崛起了一代“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这是他在74岁时的画像上的自嘲题跋(第四幅)。上面有郭沫若的题扁与对联。蒲松龄一生与仕途无缘,虽19岁时应童生试,取得了县、府、道三试第一的成绩,但之后的乡试屡试不第,直到去世前几年,他才以72岁的高龄授岁贡生。</p><p class="ql-block">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蒲松龄“既屡试不利,遂肆力于古文”,他在教书之余写就的《聊斋志异》彪炳文学史册。这里我们请了一位在学的小姑娘(第三幅)给我们讲解,小姑娘背的尚不够流畅,却颇为认真,非常可爱。我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反复追问,甚至于拿过她的讲稿亲自对照。尽管如此,还是留有不少遗憾。例如第五幅坐塌上的俩人型物品有何用途?还有蒲松龄年幼体弱多病,为何还能活到76岁高龄?小姑娘都曾给出答案,可现在落笔却愣是记不起来了。“廉颇老矣”了……</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故居出来就是聊斋园。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让聊斋文化再次火热。一进园,就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小狐狸石像,仿佛在诉说着聊斋故事中的奇幻世界。有三个展馆,一、二陈列反映蒲松龄生活的诗词、文稿及颂扬蒲松龄的图画、诗歌、书法等艺术作品;第三展室展出了18组蒲松龄生平塑像,形象逼真。请看第四幅“夫妻情深”,是蒲松龄在病榻前照顾生病妻子的场景。71岁撤帐归里后,儿孙满堂,抱卷自适,过了一段闲适生涯。但自妻刘孺人去世,他五内俱摧,精神抑郁,郁郁寡欢,仅仅两个月,便追随而去……其伉俪情深,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聊斋园其它园主要再现了聊斋的故事,光怪陆离,比较适合亲子游玩。</p> <p class="ql-block">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不,严格来说,是两天半,我们感受到了淄博是一个罕见的有温度的城市,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我只有在一个叫做控拜的原始苗寨里感受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淄博不仅仅有烧烤,还有齐国文化,还有人文景观,还有自然风光(奇山、怪石、秀水、美景),最重要的是还有淄博人民似火的热情与宽广的胸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