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如运动迟缓、平衡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可归属于“痿证”“颤证”“眩晕”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通过辨证施治,能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br><br>《黄帝内经》记载:“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多系统萎缩患者常见的肢体僵硬、步态不稳、肌肉萎缩等症状,与肝失疏泄、脾虚湿困、肾精亏虚相关。现代人因长期劳累、情绪压力、饮食不节等,导致肝肾不足、脾虚生痰,进而引发虚风内动、筋脉失养,逐渐发展为多系统萎缩。<br><br>典型案例分析<br><br>患者张先生,58岁,病程3年<br><br>主诉:行走不稳、肢体僵硬加重1年,伴头晕、尿频、便秘。<br><br>病史:长期工作压力大,熬夜频繁,近年逐渐出现行动迟缓、言语含糊,西医诊断为“多系统萎缩(MSA-P型)”。<br><br>辨证:面色晦暗,四肢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属肝肾阴虚兼脾虚湿盛。<br><br>治则:滋补肝肾、健脾化湿、息风通络。<br><br>方药:<br><br>基础方:熟地、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肾);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天麻、钩藤(息风止痉);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络)。<br><br>随症加减:尿频加益智仁、桑螵蛸;便秘加肉苁蓉、当归。<br><br>调护:避免劳累,练习太极或八段锦,饮食宜温补(如黑豆、山药、核桃)。<br><br>日常调护建议<br><br>情志: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抑郁加重肝郁。<br><br>饮食:少食生冷油腻,适当食用莲子、芡实、黑芝麻等健脾补肾之品。<br><br>康复:配合推拿,促进气血运行。<br><br>多系统萎缩病情复杂,但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若您或家人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咨询专业中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br><br>(注:以上方药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药。)<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