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的婉约(2)乌镇

新雨(范和平)

5月8日,我们一行踏入乌镇的那个下午,细雨如丝,悄然飘落,仿佛是这座古镇特意为我们准备的一场浪漫仪式。雨幕中的乌镇,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朦胧而迷人。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地处江浙沪 “金三角” 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 这座有着 7000 多年文明史和 1300 年建镇史的古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江南大地。它曾称乌墩、青墩,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新中国成立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为乌镇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即 “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乌镇素有 “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之誉,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古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过街骑楼,临河水阁等明清时代江南水乡民居建筑星罗棋布,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又繁华的年代。 这里名人辈出,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近、现代更有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茅盾,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木心等等。众多名人大家为乌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div>这里从2013年起,开始举办乌镇戏剧节;2014年起,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div> 乌镇西栅景区历时四载磨砺,投资十多亿,占地面积 4.92 平方公里,由十二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真正呈现了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风貌。<br> 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 1.8 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 1.8 公里余,内有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 72 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北部还有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下面,请跟随我的镜头一起游览“烟雨江南,枕水人家”——乌镇吧: <h1><b>烟雨江南,诗意邂逅</b></h1><p class="ql-block">‌烟雨江南‌:乌镇作为典型江南水乡,其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的景致常与烟雨交织,形成如诗如画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枕水人家‌:乌镇因水成市,居民依水而居,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称。这一特征既体现了独特的水乡建筑形态,也承载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用这两个短语、八个字的组合来赞美乌镇,我认为既符合客观性,又兼顾了文学美感……</p> <p class="ql-block">办理好入住,我们从景区驻地出发,朝着西栅东端前行……</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斑驳的痕迹,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雨滴轻轻敲打着伞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与石板路上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雨中乐章。</p> 雨水浸润着古老的砖瓦,为它们增添了一层润泽的光彩,让每一处建筑都显得愈发古朴而典雅。 沿着蜿蜒的小巷漫步,两侧的店铺若隐若现,古色古香的招牌在雨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浓郁的江南韵味。 我们不紧不慢地走着,感受着雨中乌镇的宁静与悠远,仿佛时光也在此刻慢了下来。 从景区东端折返,依旧是在雨中穿行,这场雨非但没有打乱我们的兴致,反而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别样的情趣。 <h1><b>雨后晨曦,空气清新</b></h1> 经过一个下午和夜晚雨水的洗礼,第二天清晨,雨停了。推开窗,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泥土的芬芳、花木青草的清香以及雨水的纯净混合而成的独特味道,沁人心脾。 街道、房屋、树木,一切都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树叶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偶尔漏出的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宝石。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让人的心也随之沉静下来,沉浸在这清新美好的世界里。 远处的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然飘荡,与白墙黛瓦的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我沿着石板路一路前行,感受着这个小镇的韵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的古建筑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穿梭在狭窄的小巷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时而是一扇半开的窗户,时而是一座古老的石桥,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临水而居的是错落有致的人家,窗台边繁花盛放,与清脆的鸟鸣相互应和,行舟途中,穿过一座座石桥,恍惚间,仿佛置身于绿野之中,石桥横卧,四周翠意无边,颇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 <h1><b>水上集市、热闹非凡</b></h1><div><br></div> 循着阵阵喧闹声,我们来到了水上集市。这里热闹非凡,宛如一幅鲜活的市井生活画卷。 一艘艘小船穿梭在河道中,船上满载着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虾等各类食材。卸船后镇上的小商贩把各类水果蔬菜有序的摆放在岸边…… 她们大声吆喝着,推销着自己的货物。岸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挑选着心仪的物品,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卖早点的摊位前,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品尝。 茶馆里坐满了人,大家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着,享受着悠闲的时光。水上集市不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更是乌镇生活气息的集中体现,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烟火味。 <h1><b>名人纪念场所 </b></h1><div><b><br></b></div> 乌镇景区内有许多名人纪念场所:茅盾故居及纪念馆:位于乌镇观前街 17 号,是文学家茅盾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 19 世纪中叶。 孔另境纪念馆位于乌镇西栅灵水居内,由三间平房和一个中式庭院组合而成,整体风格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营造出安静、典雅的氛围,让人能静下心来感受孔另境先生的生平与成就。 草木本色染坊位于西栅景区,是一家以传统草木染色为特色的作坊,始建于宋代,传承至今。<br> 草本染工艺的特色是:以植物作为染料,主要从事蓝印花布和彩色扎染的制作,需刻版、拷花、染色、退浆、清洗、晾晒六道工序。<br>晒场上常年挂着蓝印花布,游客可以参观,还能体验染布,购买相关周边产品。 三寸金莲馆位于西栅景区内,是少有的以缠足为主题的历史博物馆,展览了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小鞋以及裹脚用具,配以历史图片和图文说明。<br>展示了从北宋后期缠足习俗兴起,到清末民初废止的近千年历史,让人们了解中国女性被畸形美所绑架的血泪史,铭记封建势力对女性的压迫,领悟近代革命解放的意义。 <h1><b>乘坐乌篷船,两岸景色美</b></h1> 第二天上午,我们乘坐乌篷船,在河中缓缓游览,观赏河两岸美景…… 小船轻轻摇曳,划破了平静的水面,漾起层层涟漪。两岸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古老的石桥横跨河面,拱形的桥洞倒映在水中,宛如一轮明月。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岸边,有的人家窗台上摆放着鲜艳的花朵,为古朴的建筑增添了一抹亮色。 偶尔能看到几位老人坐在屋檐下,悠闲地晒着太阳,或是在河边浣洗衣物,那悠然自得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垂柳依依,枝条随风舞动,轻轻拂过水面,仿佛在与我们打招呼。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乌镇,是一幅水墨丹青,淡雅而隽永;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悠扬而深情;是一场诗意的梦境,虚幻而真实。 乌镇它以独特的水乡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美好。无论是雨中的朦胧,雨后的清新,还是水上集市的热闹,以及乘船游览时的惬意,都让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古镇。乌镇,是心灵的栖息地,是一场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 再见了——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