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星城一瞬——烟火人间与文脉千年<br><br>第一天第一站是湖南第一师范。在青砖黛瓦的院落里,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走廊上,指尖触碰斑驳的木窗棂时,我们突然理解了"恰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在第八班教室,我仿佛看见年轻的毛主席伏案疾书。在这方寸之间,一群年轻人用思想的星火,点燃了改变时代的火炬。这座不平凡的校园告诉我:教育的光荣,永远在于塑造民族的脊梁。晚上,放映了《建党伟业》。1919年的北平街头呈现在屏幕上,青年学生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标语,在军警的水龙和棍棒中踉跄前行。走出去时,电影里的历史画面在脑海中重现。这部电影最珍贵的启示或许是: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群"被选中"的凡人,在看不清前路的黑暗中,固执地擎起微弱的火把。</h3> <h3>韶麓湘潮——铜像暮色两相照<br><br>第二天清晨抵达伟人故里,在毛泽东铜像广场献花致敬,故居的青瓦黄泥墙诉说着斑驳岁月。午后步入红五星剧场,《最忆韶山冲》的史诗光影将峥嵘历史凝成绚烂诗行。傍晚转战长沙太平街,麻石路上飘着臭豆腐香,贾谊故居飞檐下,网红茶颜悦色与百年老字号比邻而居。暮色中手捧糖油粑粑,看霓虹渐次点亮青砖马头墙,古今烟火在此撞个满怀。</h3> <h3>科苑砺剑——锋火永燃照征程<br><br>第三天的行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与精神的交融。在国防科技大学,我们亲手组装"梦天1号"火箭模型,精密的设计让我们领略到航天科技的非凡魅力。下午参观雷锋纪念馆,那些朴实的物件和感人事迹,让我们体会到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这一天既有科技带来的震撼,又有精神引发的共鸣,在我们心中种下了报效祖国的种子,成为求学路上最珍贵的记忆。</h3> <h3>盛夏同游——岳麓情长映青春<br><br>第四天,与同窗共赴岳麓之行,书院中,我们仰瞻“惟楚有材”的匾额,于千年文气里共寻智慧微光,眸光闪烁间满是求知的热忱。爱晚亭畔,绿荫如盖,我们并肩而立,细赏枝叶间漏下的光影,相视一笑,默契在蝉鸣中无声传递。橘子洲头,江风拂面,齐诵《沁园春》时,壮志与豪情在天地间回响。一路相伴,我们以青春丈量山河,用热忱共赴理想,情谊在盛夏里愈发醇厚。</h3> <h3>探秘历史——穿越时空的对话<br><br>在湖南省博物馆中,我们近距离观察了辛追夫人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如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色彩绚丽的T形帛画,以及保存完好的漆器、简牍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汉代高超的工艺水平,更让我们对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有了更深的理解。下午,我们去到了隆平水稻博物馆。通过珍贵照片、实验手稿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了袁隆平院士如何攻克杂交水稻技术难关,使中国乃至世界粮食产量大幅提升。</h3> <h3>此次长沙研学不仅是一场知识的拓展,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们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双眼见证发展,将带着湖湘文化的坚韧与创新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砥砺前行。<br>此次研学构建了"过去-现在-未来"的认知坐标系,既触摸到湖湘大地的历史脉动,又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时代强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以文化自信为根基,以科学精神为羽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h3> <h3>视频剪辑:夷陵中学2411<br> 罗曼兮<br>撰稿人:夷陵中学2411<br> 李沐璐 屈心怡 刘芷嫣 杨昌凡 李沐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