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谱——苏幕遮

天行健

<h3> 简介:《苏幕遮》,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名。幕,也写作“莫”或“摩”。俞平伯先生认为是波斯语的译音,原意为披在肩上的头巾。另一说指从古高昌国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即“囊袋”。传说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表演者戴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防水,这种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舞蹈和乐曲,以及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还有一说,苏幕遮为西域胡语,正云“飒磨遮”。本是唐朝时期龟兹国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又名乞寒节,是龟兹国为祈祷天降瑞雪以便来年水源充沛而设立。每年七月初开始。后传入中原。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以配合《浑脱舞》。唐人写的关于“苏幕遮”歌舞的诗词颇多。到宋时,“苏幕遮”就成了词牌名。又名《古调歌》《鬓云松令》《云雾敛》《般涉调》等。<br> 作法:双调,六十二字,上下阕各七句,四仄韵,句式格律相同。上阅开头二句必用对仗句,下阕开头二句一般也用对仗句。上下阕四言五言连接的地方,语意要连贯。也有的词谱在四言处标为句豆,以示与下句的紧凑连接。此词牌适合写苍凉悲壮之情。 风格上如胡舞干脆劲健,一定要注意通体透脱,不要有重复堆垛,生搬硬砌之感。<br> 词谱<br> 仄平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灭平平韵。<br> 仄平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br> 词范<br>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br>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br>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