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泰伯庙印象记

光照摄影

<p class="ql-block">“泰伯(太伯)”这个名字在苏州、无锡一带的原住民中间有久闻其名、如雷贯耳之效,他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泰伯由人成神的过程历数千年为百姓啧啧称奇并荣列祭祀首位,官方也认可民间的拜神活动,由此便产生了泰伯庙。</p><p class="ql-block">我很早就知道无锡梅村有泰伯庙,无锡鸿山有泰伯墓,我也曾多次参拜观瞻过,深受感动。无锡有条伯渎河西通清名桥古运河东接苏锡交界的望虞河,造福两岸百姓数千年,据说就是泰伯率领吴地先民开挖的,其历史比京杭大运河早了很多很多年。</p> <p class="ql-block">最近才听说苏州也有泰伯庙,真的孤陋寡闻了,所以赶紧弥补自己知识的缺陷,在做到苏州五峰园健身徒步早锻炼的攻略时把泰伯庙也作为目的地之一了。</p><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泰伯庙居然离五峰园只隔一条小巷,当时看到两个目的地的实际位置真有了莫名的惊喜感。那天从五峰园出来后马上就来到泰伯庙门前,其时八点五十分,距泰伯庙开门还有十分钟时间,便掏出手机拍了几张外景图,然后在小广场上的大树下坐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树荫下闲着没事便回忆起先前做攻略时获得的有关苏州泰伯庙的知识点:苏州泰伯庙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之一,承载着吴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深厚底蕴。它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是江南地区第一座祭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庙宇历经多次毁建,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多次赐匾并派官员祭祀,奠定了其官方祭祀的地位。2009年,苏州市政府修复被占用的古建筑群并扩容,现占地达749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整,保安开门,我率先步入,先用手机拍摄了一些前列景观。</p> <p class="ql-block">院内有两棵古树特别令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我先拍了主殿的一些特色景像,不敢拍受享的主人公,怕亵渎神灵。默默地祝祷泰伯及同事等护佑吴地风调雨顺、万民安康。</p> <p class="ql-block">接着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东西两庑。里面各两层分别陈列着康乾两帝所赠匾额(“至德无名”、“三让高踪”),还有吴国历代君主画像碑、历代重修碑记等文物。东庑主要展示历代圣贤赞颂泰伯的诗文,西庞以“三让高踪”为主题解析吴国历史。</p><p class="ql-block">广场两侧保存汉桓帝敕封碑及乾隆祭文碑,彰显了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泰伯三让天下的礼让精神曾被孔子誉为“至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泰伯庙不仅是吴地民众特别是吴氏宗亲的寻根之地,更是研究吴文化的核心场所。据媒体介绍,修复后的泰伯庙兼具祭祀、展览与教育功能,有关方面还定期举办大型传统文化活动,此地已经成为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标志性景观,我深感不虚此行,受教良多,下次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吴门圣地,人文荟萃,吾当珍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