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稿美篇首发,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客户端及中国军号随后发布。</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号声在耳畔回荡了几十年,当卸下肩章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那些融入血脉的军旅岁月,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在生命中延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基层连队到军区机关,从排长到师级单位主官,我的生命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但我从事的各种工作,似乎都与着音乐创作八竿子打不着。以至于我退休以后热衷于歌曲创作,且多是词曲同写,好多老战友都感到惊讶。其实,搞歌曲创作,既与我当兵前爱好音乐有关,也是我军人情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军中男儿有刚亦有柔,歌曲里有我的真情流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来,我年轻时在基层工作那会,就曾利用业余时间写过歌词《哨所旁的牵牛花》,被军文化处的一位干事看到,谱曲发表在了报纸上。当副连职干部时又自己作词谱曲,写了一首反映工兵生活的《彩虹是阿哥架起的桥》,发表在了《工兵杂志》上,但都没引起太大反响。后因工作太忙,再无涉猎歌曲创作。倒是在我刚刚退休的那一年,由我作词、另一位也是退役军人的作者孙德元谱曲的《战疫前线军旗红》在部队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也成了我歌曲创作的新起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当战士时业余写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十,在山西老家过年的我,看着电视里关于军队医护人员奉命驰援武汉的新闻,胸中的军人情节再次被触动,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抓紧时间,为驰援武汉的部队战友写一首壮行之歌、鼓劲之歌!念头一出,饭也顾不上吃了,脑子高速运转:“鲜红的军旗希望的迷彩,临危受命迎难而来……”喷涌而出的歌词里,我似乎感到自己又穿上了军装,与战友们并肩作战。歌词初稿很快写成,发在微信朋友圈里,部队的首长战友们都很关注,认为这首歌词创作的十分及时,内容也很振奋人心。歌词第三天就发表在了《解放军报》文艺副刊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光有歌词没有曲谱,作品没有翅膀啊!如果我自己谱曲,因为已放弃音乐爱好多年,临时琢磨太费时间。干脆还是求助微信朋友圈吧。很快就有老战友联系到了作曲家,约好了最多两天把曲子谱好。为了让作品有声有画,我没等曲子谱出来,就又联系到某集团军一位首长,问他是否可以帮助录制成音频和视频。首长很爽快地说,这是给前线战友加油鼓劲的事,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由他们集团军业余演出队演唱录制。第二天深夜,我有了词曲一体的作品,零点时分就发给了那位集团军首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部队首长战友和军地媒体的大力支持下,从2月3号中午12点53分歌词发到我微信朋友圈,到第八天中午,歌曲的MV就在人民日报客户端、解放军报客户端、中国军网、人民日报主管的人民周刊网、中宣部学习强国公众号等主流媒体上线发布。部队一些战区的公众号以及地方上各种视频、音乐网站也都纷纷转发,迅速形成了全网热播之势。点击播放量很快超过了百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战疫前线军旗红》的八天七夜,我仿佛重历一场特殊的战斗。这里有穿越时空的集结号,有永不褪色的战友情,有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虽然这首歌曲署名只有词曲作者和演唱者,但我深切地感到,这其实是一首部队战友通力合作的作品,既反映了作者的老兵情怀,更反映出了人民军队的“文化战斗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由于疫情严重,时间赶的很紧,方方面面条件有限,这首歌从词曲到音频、视频,质量都谈不上是精雕细刻。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毕竟完成了一件为战疫前线的战友们加油鼓劲的心愿。由此,也还开始了近年来歌曲创作的新高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战疫前线军旗红MV画面截图)</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创作生涯,好像用是另一种形式打响了战斗冲锋。我词曲同写,创作了颂扬党的丰功伟绩的《百年赞歌》,赞美人民军队的《我爱我的军装美》,礼赞新时代的《新时代迎春曲》,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韵草原》,弘扬中国孝道文化的《心花春晖》等多首作品,还有一些或由我作词他人谱曲,或由他人作词我谱曲的作品,大多是点击播放量超百万的热播歌曲。有些作品由于好学好唱,受到老百姓歌友的青睐,比如《心韵草原》,上线两年多时间,在“全民K歌”上就有六万名老百姓歌友演唱。由我作词、女高音歌唱家伯鹤作曲,并由她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传越同台演唱的《东方之光》,是一首历史与现实互相映衬,赞颂我党从镰刀斧头开新天,到领航新时代,高歌向未来的作品,此歌曲目前网上播放量已经超亿,仅抖音上就就有上万人点赞,近万人转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与歌手在一起研究作品)</p> <p class="ql-block"> 实践使我体会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我在部队从事的工作,看起来与音乐不搭界,其实给我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也激发着我的创作灵感。</p><p class="ql-block"> 老兵退役不褪色,夕阳红里唱新歌。歌颂党和人民,歌颂新时代,是我由衷的心声,就像我在《百年赞歌》的歌词里写的那样:“赞美你的人很多很多,我还是要用年轻的心儿对你深情地诉说”。飞扬的音符,为我这位个退役老兵的晚年,增添了别样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谢谢阅读,祝福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