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中的历史回响与精神传承。2025.5.25

简单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5日上午九点,在杨会长的组织带领下,瑞安市摄影协会红色摄影团志愿队30人,身穿整齐的服装。冒雨去高楼革命老区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前往高楼镇振南村张基岭开始到葛腾湖革命老区。</p> <p class="ql-block">振南村领导非常重视在路边迎接我们。 村长一路带领我们上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站:振南村张基岭。“重走红军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重走红军路”活动,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在细雨的轻抚下徐徐展开,最终取得圆满成功,为传承红色基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路上,红色摄影团的成员们心怀敬畏,用脚步丈量着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在高楼葛腾湖,市老干部局领导苏主任亲临现场,为大家讲述那些动人心弦的红色故事。苏主任的讲述,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浴血奋战的场景如在眼前,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故事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p> <p class="ql-block">高举五星红旗,我们漫步在红军走过的山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瑞安高楼镇葛藤湖有以下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红军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p><p class="ql-block">1936 年 9 月,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一部与陈铁君率领的红军游击队在瑞安、平阳交界的葛藤湖顺利会师。当日,两支队伍移师包垟,叶廷鹏、郑海啸到达包垟与粟裕会晤。粟裕传达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浙南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指示,叶廷鹏汇报了浙南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活动地区及斗争生活情况,并主动提出接受闽浙边临时省委的领导。通过此次会师,挺进师在浙南开辟的根据地范围扩展到了平阳北港和飞云江以南的瑞平边地区,为挺进师创建以平阳北港为中心的浙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浙南建立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得以顺利推进。</p><p class="ql-block">浙南特委和党组织活动</p><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葛藤湖是叶廷鹏等浙南党组织领导人及其武装人员常驻地之一。这里山高林密,地处偏僻,又是瑞安、平阳两县边界地,适宜于游击活动。浙南特委、平阳县委曾将此处作为重要的活动据点和交通枢纽,领导当地的革命斗争。</p><p class="ql-block">支援革命力量发展</p><p class="ql-block">1937 年春,刘英带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进入北港后,葛藤湖作为周边的重要地区,为革命力量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协助,帮助恢复了与党中央的联系,对于整个浙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p><p class="ql-block">(刘英之子刘锡荣曾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后升任省委记委书记、后升任中央记委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在此处,红摄团队伍在摄影师刘老师的指挥下,走了一段“红军路”。主要是为拍摄纪录服务,所以走的距离并不远,几十米而已。一些摄影师被安排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进行视频或图片拍摄纪录。在响亮的革命歌曲中,队员开始表演重走红军路,领头的高举红旗,其他人紧跟齐行。“重走”有点象征性或表演性,时间有限吧。随即在大路上亭子边进行了一些诸如讲话歌舞类的表演和拍摄纪录。内容和形式我都是第一次亲见。</p> <p class="ql-block">参加这次活动,使我们学历史,忆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忆苦思甜,追忆先烈。</p> <p class="ql-block">复兴中华,吾辈使命。</p> <p class="ql-block">重走红军路,长征精神永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让长征精神永存不灭。</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们在这个时间认真拍照,拍视频。咔嚓咔嚓一张张。记录下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学习红军,不畏艰辛,弘扬老红军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色传承,赓续血脉。</p><p class="ql-block">致敬先烈,吾辈自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红军洞。</b></p><p class="ql-block">红军洞这里是高楼镇大尖山,平阳县腾蛟镇甘坑。文成三县交界处,这里的地形好,红军在这里便于观察。</p> <p class="ql-block">不久,下起了阵雨,雨水让山更翠更幽了。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忍不住多做几个深呼吸。队员们有不少没有带雨具,大家只能匆匆上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葛藤湖。 期间,队伍沿着一条山路向上攀行,去看了建在隐蔽的山腰崖壁上“红军洞”。</p> <p class="ql-block">红军洞在雨雾中更显古朴,洞口“群地开天传万古,英风浩气壮千秋”的对联,似在默默诉说往昔岁月中,红军在此秘密活动,艰苦作战的日子。如今这里是个道士洞,可以理解为,当年红军的精神,延化成了一种精神信仰。</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小瀑布潺潺流水。</p> <p class="ql-block">山上风光无限好山清水秀。大自然的景色,无比美丽,空气新鲜</p> <p class="ql-block">红军洞出来下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站。</b></p><p class="ql-block">5月25日上午九点从高楼镇振南村革命老区张基岭开始,又一次登山一小时左右,山不高路却不好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葛藤湖是红军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地</b></p><p class="ql-block"> 葛藤湖有一块碑文树立在显目位置,上门刻着“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遗址”字样,记录着那段重要历史。葛藤湖是高楼镇富裕村的一个自然村,海拔700多米,山路崎岖,没有直达的公路。由于地处我市与平阳交界处,且山高林密,山势险要,在革命年代,因地理优势,它成了当年红军挺进师和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的理想地点。“葛藤湖”,一个颇具诗情画意的地名,因两军会师之处,增添了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走在山路上,感觉。走的这条山路是“不是路的路”,因为“看不清哪里是路”我们都是探索着前进,满山遍野的草,经常遇到带刺的东西,勾拉着我的衣服。真是学习红军不畏艰辛,不怕吃苦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片竹林,大家休息的时候拍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来一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路还算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小花很美丽。</p><p class="ql-block">这是琼花, 是忍冬科荚蒾属的半常绿灌木 。其聚伞花序周围是不孕花,可孕花在中央,花朵颜色多为白色 。琼花寓意丰富,花语是美丽和浪漫,常被用来描绘纯洁、高尚的爱情,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还象征着完美的爱情,其花朵形态和颜色给人圆满、完美之感;在古代,琼花还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 ,例如在扬州,琼花被视为市花,象征着城市的美丽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山上一路走过去,这种花很多。</p> <p class="ql-block">我走在前面,因为看不清路,回头拍了照片,记录下这就是我们走的路。</p> <p class="ql-block">小黄菊也很美丽。</p> <p class="ql-block">历经一个小时的艰难攀爬,终于登上了大尖山。山顶的梯田与零星农舍,在雨后微光中蒙上一层薄雾,宁静的景象里,藏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更让人顿感人的坚韧不拔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山上世外桃源,迎来阳光大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个人是第1名,第2名,第3名到达中间是瑞安市老干部局苏主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站,高楼葛藤湖</b></p><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多小时跋涉,终于来到高楼葛腾湖畔,我们在这里听苏至任讲述红军在此激战的场景:战士以简陋武器击退敌军,浴血奋战的场景如在眼前。先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故事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p><p class="ql-block">活动中,成员们多维度记录红色印记:特写布满弹痕的红军刀鞘,航拍现代光伏农业与哨卡遗址的时空对话。“这些影像是唤醒信仰的钥匙。”红色摄影团团长杨文龙说,团队将制作摄影作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此次活动不仅传承红色基因,更以影像创新赋能革命精神传播。</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村庄,房屋稀稀落落,在那个地方只看到一座房子,两位留守的老夫妻。他们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质朴的菜肴中满是浓浓的淳朴厚道与热情。大铁锅,真正的柴火饭,各类山珍,是真正难得的美食大餐。</p> <p class="ql-block">热烈祝贺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摄影团长领导有方,为团队爱心点赞[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