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徽商大宅院,又名“西园”,位于安徽省歙县县城,占地13000平方米。这里最早是明朝首辅徐阶后人、清初状元徐元文和榜眼徐乾学、徐秉义的祖宅。现在的大宅院是将散落在全县范围内濒临坍塌的26座明末、清代及民国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迁建和修缮,按照“复原”的原则,整体迁进了西园,构成现在的“徽商大宅院”。</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园门八字影壁墙上镶嵌着“九龙戏珠”石雕,惟妙惟肖。院子地面铺设着“八卦图”,体现了宅院遵循“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b></p> <p class="ql-block"><b> 徽商大宅院,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厅堂、戏台、亭阁、水榭、花园等为一体,为组合式宅第群体。共有宅第26座、房屋数百间、天井36个、柱子1580根。大宅院内的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多达14000多处。使大宅院整体建筑群气势宏伟,细节精致玲珑,是徽商宅院的精品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宅院大门气势恢宏,五凤楼式的门楼,翘角飞檐,徽派建筑粗梁细柱独特风格显而易见。与其他建筑不同的是两根汉白玉立柱,使木、石结构巧妙结合,和谐统一。檐下梁上有“天官赐福”四个大字,</b></p> <p class="ql-block"><b> 穿过大门,即是正堂,虽然没有大门雄伟,却更加显得精致典雅。门前一对石狮,雕刻精细,威武庄严。</b></p> <p class="ql-block"><b> 正堂门前的两尊石雕赑屃,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赑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瑞兽,好像麒麟。用它镇宅有安居祥和之意,加之它身驮的宝物状如同钱,寓意招财进宝,正好与中国传统的“家和万事兴”理念相吻合。</b></p> <p class="ql-block"><b> 大宅院里的这两尊赑屃的头顶和身驮的宝物已被抚摸的黝黑发亮,或许人们希望通过抚摸获得好运。</b></p> <p class="ql-block"><b> 大宅院厅堂基本占据中轴,从前到后两侧均有花园,绿树盆景,粉墙花窗,小桥流水,鱼游清池,清雅怡人。</b></p> <p class="ql-block"><b> “玉山桥”与“桂溪桥”,一对石砌古桥,一左一右,河栏、桥栏均有精美雕塑。桥周绿植掩映,桥下河水清澈,恍若仙境。</b></p> <p class="ql-block"><b> 前院花园两侧设有“瑶池”、“天池”二池,果然是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重要的“仙境”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花园内还有一座石坊,名为“双寿承恩”坊,正面额书“双寿承恩”,檐下有“恩荣”二字。背面额书“东南邹鲁”,檐下有“圣旨”二字。说明此坊为皇上降旨,御赐建坊,地方出资兴建的牌坊。</b></p> <p class="ql-block"><b> 中和堂,源自曹文埴位于歙县雄村的老宅。曹文埴在清乾隆年间,以庚辰科二甲第一名的成绩,被誉为“传胪”,乾隆皇帝委以尚书之职,并赐予曹家“四世一品”的殊荣。堂内高悬的“金殿传胪”竖匾,彰显了曹家的尊贵的地位与厚重的文化底蕴。</b></p> <p class="ql-block"><b> 中和堂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肥梁瘦柱”的特点,“肥梁”指堂屋中的横梁,两头细、中间粗,形似冬瓜,故称“冬瓜梁”。</b></p> <p class="ql-block"><b> 曹文埴以后,曹振镛作为曹家的杰出代表,曾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兼大学士,被封为太子太傅,使得曹家成为独一无二的“五世一品”大家族。而曹家所在的歙县雄村,也被誉为“一品雄村”。</b></p> <p class="ql-block"><b> 中和堂两侧厅堂的匾额分别为“敬业乐群”和“天保九如”。</b></p> <p class="ql-block"><b> 衍庆堂,堂内正中供奉明代官员画像。</b></p> <p class="ql-block"><b> 性善堂,以其精美的木雕而著称。整个厅堂的门窗、隔扇、家具等,无一不是玲珑剔透的木雕精品,凸显了徽派“三雕”中,木雕的精湛技艺。</b></p> <p class="ql-block"><b> 务本堂、德远堂、惟善堂等各具特色,也是大宅院的主要厅堂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德远堂</b></p> <p class="ql-block"><b> 惟善堂</b></p> <p class="ql-block"><b> 三元桥,是一座廊桥,与其左侧的“四面牌坊”相通。“三元”乃“连中三元”之意。</b></p> <p class="ql-block"><b> 四面牌坊,正面额书“状元”,檐下刻有“圣旨”二字,其他三面为榜眼、探花、解元,檐下刻有“恩荣”二字。</b></p> <p class="ql-block"><b> 牌坊,是皇家赐予的荣誉象征,通常不会置于宅院之内,而是矗立在宅外,供人瞻仰。每一座牌坊,都有其背后的故事与荣耀。</b></p> <p class="ql-block"><b> 牌坊檐下若刻有“御荣”字样,则表明该牌坊为皇上赐予并由国库拨款建造;如檐下刻有“荣恩”字样,则表明该坊亦为皇上赐予,但是要由地方财政出资建造。</b></p> <p class="ql-block"><b> 后院中轴两侧,建有“钟鼓楼”。</b></p> <p class="ql-block"><b> 大宅院里的大戏台,典雅大气。戏台对面的“修德堂”前的宽敞平台,即是观赏台。每当戏剧演出之时,家族人员、外来宾客欢聚一堂,其乐融融。</b></p> <p class="ql-block"><b> 修德堂,位于大戏台对面,两侧设有楼梯,登楼观戏,不二之选。</b></p> <p class="ql-block"><b> 在后花园有座外表并不宽大的建筑,门楣上匾额雕刻“世科”二字。其实这栋楼是大户人家为小姐精心设计的闺房,被称为“小姐楼”。它内部共有四层,右侧外墙巧妙地设计了三个小窗,暗含了“明三暗四”的巧妙格局。在古代,民间是不允许建造四层房屋的,而主人却巧妙的将四层建筑隐藏在建筑之中,这也是徽州地区独一无二的四层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状元及第,即考中并且高居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地上状元郎”之誉。大宅院的状元府邸之门,并未见过度奢华,简洁大方,不事张扬。</b></p> <p class="ql-block"><b> 后花园水池四周的建筑巧妙融合,宅院中的水上敞厅,与园中水景自然结合,与对面的“三元廊桥”隔水相望,使整座建筑群显得更加和谐成趣。</b></p> <p class="ql-block"><b> 宅院中,徽州三雕精品无处不在,花窗、石雕、木雕、砖雕随处可见。</b></p> <p class="ql-block"><b> 池中石雕立柱,画面繁复,刀法细腻,堪称石雕佳作。</b></p> <p class="ql-block"><b> 在不大的地方,以砖雕出众多人物以及瑞兽,而且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堪称神来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再看这件木雕,通体玲珑剔透,人物故事、花卉仙草,活灵活现,实在难得。</b></p> <p class="ql-block"><b> 人在花园,满目苍翠,各种花式门、高高马头墙,凝聚了徽派园林建筑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游览歙县“徽商大宅院”,仿佛参观了一座“徽州宅院建筑博物馆”,对徽派建筑特色、徽派宅院及园林布局、徽派“三雕”精髓等,均加深了进一步的了解,可谓不虚此行。</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本文图片拍摄于2025年5月8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