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印象

淡泊

许久以来对徐州的印象存留在“徐州会战”、“海海战役”等历时事件中,但无缘踏上这座文化历史名城,直至近期才有机会踏上这片热土真正深入了解这座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 <div>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余年建城史,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之称,更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与重要交通枢纽‌</div> <p class="ql-block">  徐州在历史上有“南国门户、北国锁钥”之称,苏轼称其“徐州为南北之襟要”,清代顾祖禹评价“自昔要害地也”。‌‌帝尧时期彭祖建大彭氏国,为江苏最早城邑之一;西周属徐国,战国为楚国彭城邑。‌‌‌徐州之名源于《禹贡》九州,西汉设徐州刺史部,南北朝至明清多次更迭行政区划,近代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p> <p class="ql-block">  徐州的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风光景点众多,由于时间关系仅能窥起一二,现将部分景点照片资料整理如下以存记忆,其他景点待来日详细参观学习。 </p><p class="ql-block"><b> 狮子山楚王陵</b> 是徐州地区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西汉楚王陵墓。楚王陵墓“因山为陵,凿石为藏”,是一座完全开凿于山体岩石之中的洞穴式“崖洞墓”。陵墓工程浩大,气势恢宏,建造奇特,分为上、下两个墓体,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墓中之墓”的汉代王陵。楚王陵考古发掘举世闻名,先后获得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殊荣。</p> <p class="ql-block"> <b>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b> 位于狮子山西麓,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在原址发现并建造的一座展示汉代兵马俑坑军阵的遗址博物馆。徐州汉兵马俑为西汉楚王陵的地下陪葬军阵,共计6条俑坑,分为南、北两座军阵,主馆内为原址发掘保护的南部4条俑坑组成的汉代步车兵主体军阵,北侧湖水之中为2条骑兵俑坑遗址厅。</p> <b>徐州水下兵马俑遗址展厅</b> 位于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主体建筑北侧的如意湖水之中,为原址发掘保护展示的北部2条骑兵俑坑遗址,因俑坑发掘后埋藏于水下而得名。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独立建制的骑兵军阵,对研究中国古代兵种战阵的发展演变具有划时代意义。 <b>汉画像石长廊 </b>位于景区西部的如意湖畔。汉画像石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真实而直观的图像,被誉为“刻画在石头上的汉代史诗”。徐州汉画像石冠绝天下,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汉画长廊展陈的徐州汉画像石精品,与汉楚王墓、汉兵马俑交相辉映,集“汉代三绝”于一地,共同展示着徐州两汉文化的博大与辉煌。 <b>徐州汉文化馆</b> 以深入的史学考证为基础,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徐州在中国历史和汉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全方位了解历史品味文化的盛宴。 <b> 戏马台</b> 亦称户部山,旧称“台山”“崇台”,再古称“南山”,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最高处,景区总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4000余平方米。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筑戏马台。戏马古台结构严谨,布局匀称,错落有致,沉雄庄重。戏马台景区内建筑古朴典雅,文化氛围浓厚,有景点三十余个。景区以风云阁为界,南半部为陈列区,分为东院的“楚室生春”和西院的“秋风戏马”;北半部为园林游览区,内有追胜轩、集萃亭、系马桩、乌骓槽、百米长廊等。有“徐州第一胜迹”、“城南第一大观”之誉。 顺便打卡的淮海战役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