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数”相遇 理“小数”之意——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实践作业展示

石原外美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开始学习“小数”,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决定带领孩子们开展一次“小数”的实践之旅,除了借助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还安排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探究数学中“小数”的奥秘,了解“小数”的演变历史等活动,以合影、手抄报、小讲堂等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p> 我与小数合个影 <p class="ql-block">超市中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视力表中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关于价格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关于生活中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关于食品中的“小数”</p> 课堂中的“小数”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小数中,四年级同学针对本节课创作了趣味思维导图,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学生作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小数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关于小数的历史你知道哪些呢?小数是我们中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和探究小数的发展历程吧!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生于公元三世纪,山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对小数的发展历程了解多少吧!</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利用丰富的色彩和精巧的构图,将小数的世界灵动的展示出来,在孩子们的眼中,小数世界可真奇妙呢!</p> <p class="ql-block"> 探究活动是数学课堂的有效拓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动手创作中获得了思想的碰撞和创作的体验,得到了思维和创造力的锻炼。本次的数学实践活动《与“小数”相遇,理“小数”之意》展示,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有所创新,不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更侧重于“活”学活用数学,学科融合。通过实践,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小数,记录小数,理解小数,增强了同学们学好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