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从“心”开始——小学生“525”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新郑市鸿福学校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五月,“525学生心理健康月” 也如期而至。“525” 谐音 “我爱我”,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与家庭事务中,我们常常将目光投向外界,却忘了留一些关注给自己与身边的人。此刻,让我们在静谧的时光里一起聊一聊心理健康那些事儿,一起学会爱自己、爱孩子,从 “心” 开始吧!</p> 心理健康月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故事要从 2004 年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社、心理健康者协会发起了一场特别的倡议,将 “5・25” 定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谐音 “我爱我”,呼吁大学生 “珍惜生命,关爱自己”。从那时起,这个理念如同春日的种子,在全国各大高校生根发芽,随后又蔓延到中小学、社会各界,逐渐形成了如今备受关注的 “525 学生心理健康月”。它不仅是一个活动,更是一份温柔的提醒,告诉我们:爱自己,是一切美好的起点。</p> 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你们就像茁壮成长的小树,身体健康是树干,而心理健康则是繁茂的枝叶。当面对繁重的学业、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是对未来的迷茫时,健康的心理能让你们像勇敢的小战士,充满力量地去应对挑战。反之,如果忽视心理健康,就像小树遭遇风雨却无人呵护,可能会变得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影响学习与生活。</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石。一个内心阳光、情绪稳定的孩子,能为家庭带来欢声笑语;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我们给予他们最温暖、最有力的守护。从更大的范围看,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汇聚起来,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力量。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是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都意义重大的事情。</p> 如何识别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  心理问题并非 “洪水猛兽”,只要我们及时发现、正确应对,就能将其化解。无论是学生自我觉察,还是家长观察孩子,都可以从情绪、行为和生理三个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b>情绪方面:</b>如果孩子长时间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焦虑恐惧,对原本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情绪波动过大的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者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p><p class="ql-block"><b>行为方面:</b>孩子突然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或者出现失眠、暴饮暴食、过度沉迷网络等行为变化,可能是心理出现问题的信号。家长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有作息不规律、拒绝参加社交活动等情况。</p><p class="ql-block"><b>生理方面:</b>当心理压力过大时,身体也会发出 “警报”,如头痛、胸闷、肠胃不适等,且在排除生理疾病后,这些症状仍持续存在,就需要考虑心理因素的影响。</p> 心理健康状态的分类及识别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心理健康、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家可以从以下一些常见的外在表现来判断自己现在的心理健康状态。</p><p class="ql-block"><b>心理健康</b></p><p class="ql-block">具有积极乐观、持续良好的心态。</p><p class="ql-block"><b>心理困扰</b></p><p class="ql-block">经常感觉孤独;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恋爱烦恼;与家庭、老师或同学相处感觉烦恼等等。</p><p class="ql-block"><b>心理问题</b></p><p class="ql-block">有些行为、想法不受控制;感觉恐惧、焦虑,并影响正常生活;心里有些无法忍受且难以倾诉的痛苦;人际关系遭遇重大挫折;娱乐时间控制不住等等。</p><p class="ql-block"><b>心理疾病</b></p><p class="ql-block">长时间精神状态不佳,常无原因的落泪;经常出现轻生的念头;经常听到和看到不存在的声音或事物;经常性的情绪不稳定;一段时间内生活习惯、饮食作息出现极大的、令人不适的改变等等。</p> 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 <p class="ql-block"><b>(一)同学们,这些“爱自己”的小妙招请收好</b></p><p class="ql-block"><b>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b>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适度运动,释放压力,让身体和心理都充满活力。</p><p class="ql-block"><b>2. 学会情绪管理:</b>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当感到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写日记、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p><p class="ql-block"><b>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b>积极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我们提供情感支持,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再感到孤单。</p><p class="ql-block"><b>4. 培养兴趣爱好:</b>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如绘画、阅读、摄影等,在专注于兴趣爱好的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p><p class="ql-block"><b>5.学习调适方法:</b></p><p class="ql-block"><b>(1)学会放松。</b>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p><p class="ql-block"><b>(2)与人谈心。</b>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同学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师等。</p><p class="ql-block"><b>(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b>可以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b>(4)保证充足睡眠。</b>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应少于10小时。</p><p class="ql-block"><b>(5)能量发泄法。</b>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不能适当地发泄容易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p><p class="ql-block"><b>6. 善于寻求帮助:</b>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不要害怕或逃避,及时向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p><p class="ql-block"><b>(二)家长朋友们,这些守护孩子心灵的方法请查收</b></p><p class="ql-block"><b>1. 营造温馨家庭氛围:</b>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家长要避免家庭矛盾和争吵,多给予孩子温暖的陪伴和鼓励。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如一起看电影、做游戏,增进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b>2. 学会倾听与沟通:</b>当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时,家长要放下手中的事务,认真倾听,不急于评判和打断。用温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p><p class="ql-block"><b>3. 关注孩子日常变化:</b>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和学习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沟通。比如孩子成绩突然下滑、社交圈子变化等,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潜在信号。</p><p class="ql-block"><b>4. 引导正确面对压力:</b>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和挫折。可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p><p class="ql-block"><b>5.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b>家长自身也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必要时,陪同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讲座或咨询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家长朋友们,在这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心理健康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停下匆忙的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爱自己;也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心灵的守护者,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请记住,<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需要我们用心对待。无</span>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我们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最后,让我们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