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学课本里,我早已读过杨朔的《泰山极顶》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自认为对泰山已经熟悉。今年“五一”节我登上泰山后,还是被它巍峨的雄姿和磅礴的气势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泰山是五岳之首,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如擎天一柱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由于周围是平原,泰山显得特别高大。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汉武帝刘彻称赞它:“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唐代大诗人李白赞其“凭崖坠八极,目尽长空闲”,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郭沫若 1961年登泰山后写下了“危石森壁垒,盘道上天梯”,极赞泰山之雄。作为五岳之首,泰山不仅在地质学和历史文化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这座山不仅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历代帝王将相、名人宗师们仰慕的圣地。1987年12月,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更使它名扬中外。</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从岱宗坊坐游览车而上,盘山公路在山腰缠绕,随着峰峦起伏,有时急弯呈九十度。由于山高弯急,只觉白云从眼前飞过,汽车差一点就飞出公路,掉入万丈深渊。好险啊,游人头上都冒出一层汗。汽车蜿蜒盘行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中天门。因上面不通车,我们下车步行而上。</p> <p class="ql-block">从中天门往上走约二里,便来到云步桥。因附近常有云气弥漫,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桥头题一联:“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此处四面峰峦迭翠,山势险竣,苍松翠柏,浓荫布地,加以溪流淙淙,清音悦耳,使游人为之一爽。从桥西登攀而上,就到五松亭。有名的五大夫松,就在它的南侧。五大夫松的由来,传说是因为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封禅时,曾在松树下避过雨,由于大树护驾有功,被封为“五大夫”。五大夫松历经二千多年的风雨,仍铜枝铁干,傲然挺立。从五松亭往上经朝阳洞,对松山,便来到了泰山最陡处的“十八盘”。</p> <p class="ql-block">从对松山到泰山顶的南天门,有两个十八盘。称慢十八盘和紧十八盘、高差400多米,有1594个石级,是泰山上最难走的路。盘道两旁,群峰耸人云霄,峭壁直立,游人不敢多停。那天的游人真多,一路上几乎是人挨着人,摩肩擦踵,挤拥而进。初时走几十步一休息,后来越上越累,甚至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累得人气嘘喘喘,真让人体味了攀登之艰辛。十八盘的尽头,便是南天门。南天门是和天安门相仿的建筑。圆拱大门两边,有石刻楹联一幅,上联是“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下联是“阶崇万级俯临千峰奇观”。游人至此,顿觉凉风习习,寒气袭人。“天门一声啸,万里清风来”,虽此时已是阳春三月,但仍觉春寒料峭。过南天门,攀登而上,便是天街、碧霞祠和玉皇顶。站在玉皇顶上,但觉群峰下伏,白云扑面,往东望万丈断崖下,云海茫茫。</p> <p class="ql-block">泰山,不仅气势雄伟,山峰突兀,并以众多古迹著称于世。历代帝王对泰山都非常尊崇,相传古时候72代君主的兴起,都是在泰山上会诸侯定大位的。封建帝王都认为泰山是吉祥之地,因而不断地登山封禅,祈求泰山赐福。据史料记载,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唐玄宗到清康熙,都曾登上泰山进行封禅,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封建帝王每到泰山一次,不是建碑塑神,就是吟诗题词刻石,因而给泰山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历代文人称赞泰山的诗词歌赋,到处可见。像“五岳独尊”、“置身霄汉”、“拔地通天”等刻石,字大如斗,笔力雄健,堪称绝品。尤其是唐玄宗封禅后的《记泰山铭》,通篇996字,刻在高9米,宽5米的峭壁上。虽历经一千多年,但字迹清晰,经重新鎏金后,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古老的泰山文化,给泰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登泰山真如读一部中国文化史。</p> <p class="ql-block">到泰山游览,最使人感兴趣的要说观日出了。为了观日出,我们晚上住到了山上。第二天早上4点多钟就起床到玉皇顶上的拱北石前。此时,天气很冷,每人租了一件军大衣,拥挤在石边。过了半个多小时,只见东方开始发白,渐渐地由白转红,霎时,整个东方都变成金黄色。明朝李时勉写日出时的诗中有“晨霞浴日千峰紫”之句,形容恰到好处。我睁大眼睛,几乎眼也不眨,盯住前方。很快,一轮火球跃出,光彩夺目。由于大气流动,光线折射,红球不是慢慢升起,而是一再跳跃,煞是好看。实际上并不是太阳本身跳跃,而是太阳随着海水的浮动而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就像太阳跳跃。日出几分钟,景致绮丽无比,是笔墨难以形容的。不亲临其境,很难体会那种美妙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登顶泰山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千年古刹与壮丽山川的完美融合、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一次能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的旅行,也是一次领略东方文化博大精深的绝佳机会。今日的泰山,已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它的地位和影响,已经超越了地域和空间的界限,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它以庄严雄伟的丰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卓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展示着古国文明的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