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周义仁讲话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红军团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 1933年7月,陕北特委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第3支队(简称红3支队)开辟神府苏区。时任刘志丹特务队指导员的王兆相奉命完成这项任务。10月18日,在神木县温家川尚家岊正式成立特务队,队长李成兰,政委王兆相,队员7人,枪4支。11月7日,特务队改编为陕北红军游击第3支队。支队长王兆相,政委马万里,人20余,枪20支。星火燎原,三年后发展壮大为1000人的陕北红军独立师。抗战时期,独立师改编为八路军警备第6团,执行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任务。</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警备第6团南征北战,累立战功。1947年12月,在攻打山西运城战役中,该团5连夜袭白家庄,战后被晋绥野战军授予“白家庄英雄连”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9团改编为第1野战军第3军(军长许光达)第8师第24团。随后参加太原战役,24团以伤亡1000余人的巨大代价,歼敌1700余人。9连被授予“石柱沟英雄连”荣誉称号。之后随大部队挺进西北,参加了兰州战役、扶风战役。之后驻防青海执行剿匪任务。</p><p class="ql-block"> 1953年1月,在河北省昌平县24团改编为坦克自行火炮207团。接收T一34坦克24辆,76自行火炮16门。隶属于1军2师建制。由华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代管。</p><p class="ql-block"> 1955年3月入朝参战,在朝鲜西海岸多次进行反登陆作战演习。完成了评定军衔工作。1958年9月班师回国,驻扎在河南省商丘县石坊院。1964年10月移防至河南省确山县瓦岗乡。</p><p class="ql-block"> 1968年10月,武汉军区在河南省信阳市组建坦克11师,自行火炮207团归属坦克11师建制。1969年9月,全军统一坦克兵番号,207团改称坦克42团,</p><p class="ql-block"> 1983年2月26日,由武汉军区装甲兵转隶给43军。1985年6月,43军撤销,转隶给陆军20集团军。1998年7月6日,转隶给陆军54集团军,并移防至湖北省孝昌县。2011年11月升格为装甲11旅,移防至河南省信阳市。</p><p class="ql-block"> 1991年42团被军事科学院正式批准为红军团。在全军十七个一类红军团中名列第三名,是我军装甲兵部队中唯一的红军团。</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在红军团煅炼成长</b></p><p class="ql-block"> 1951年,我17岁,读高中一年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分配到刚刚组建的坦克207团修理连任保养排副排长,兼牵引车驾驶员。1953年7月,我们驻防在北京市昌平县阳坊镇,接收了8台T一34坦克,5门cy76自行火炮,由华北军区装甲兵代管代训。2台坦克和2门自行火炮当教练车,每天蒙蒙亮就出发到南口训练场训练。我们手提15公斤重的工具箱,步行6公里,实施跟人跟车跟技术技术保障。训练结束,和坦克乘员一起完成每日保养。把每辆坦克144块履带板分解卸下来用水清洗,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圆满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坦克42团是我服役12年的成长之家,也是我守望延续军缘七十多年的教育之家。从17岁到90岁,我都与红军装甲旅创业强军同行,亲身实践和目睹其成长、发展和建树。</p><p class="ql-block"> 1953年3月到1958年9月随部队入朝,归建1军2师,在朝鲜西海岸黄海南道担负战备任务。经部队教育培养磨炼我立了功,入了党,提了干。志愿军撤离朝鲜时,与政委李树堂一起,作为志愿军代表,受到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自已的经历都是部队磨炼和教育的结果。没有红军铁甲旅的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人生一路走来,即使军装脱了,可为国为民的热血和敢拼敢干的劲头没有变过。军旅生涯的磨炼,让我们成长成才,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担任何职,都会将职业的热爱付诸实际行动。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我们每一个老兵的精神坐标,那就是忠诚于党,忠诚于民,担当于国的心不变。</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传承光荣,让更多人了解红军团,学习红军团。</b></p><p class="ql-block"> 8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伤害。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奋起反抗,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代价,赶走了日本鬼子,建立了新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要教育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永远保持警觉,决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的诞生,恰逢其时,是一件大好事,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周承先同志是红军团的一名优秀战士,转业到地方以后,热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长期深入关心下一代青少年思想建设,潜心拿出时间、精力参加社会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同时在战友中首创将个人军旅生涯整个军旅物资、资料、奖状等500多件(套),无偿捐献给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弘扬红色基因,教育子孙万代,功德无量,影响深远。并带动了其他战友的关注和支持。刘路刚、何银洲、严朋友等战友也将他们的心爰之物捐赠给博物馆,是红军团老战士对博物馆最大的信任和最大的支持。我也捐赠17件军用物品,东西不多,尽一份心意吧。听说博物馆准备为红军团开设一个专门展厅,这个主意很好。让更多的人认识红军团,了解红军团,学习红军团,是我们所有红军团老战士共同的心愿和心声。我代表红军团老战士向你们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祝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早日开馆! </p><p class="ql-block"> 祝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越办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