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虹口中学校庆50周年庆祝大典在“武进路86号”校园举行。主会场设在新建礼堂内。北京虹中校友会白永毅组织庆祝活动,并将两个景泰蓝花瓶,由北京化工大学金养智教授(虹口中学59届高三(1)班毕业生)专程送到上海母校虹口中学,以示庆贺。 ▲ 1999年10月,时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br> 的陈铁迪为虹口中学五十周年校庆题词:<br> “继往开来 重铸辉煌”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虹口中学<br> 校庆50周年庆祝大典在“武进路86号”<br> 校园举行。学校出版了《上海市虹口<br> 中学50(1949—1999)》专辑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虹口中学<br> 校庆50周年庆祝大典在“武进路86号”<br> 校园举行。学校出版了《虹中学子》<br> 第一辑,介绍有突出贡献的虹中校友,<br> 并刊登有历届虹口中学校友名单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上海市<br> 虹口中学在“武进路86号”校园<br> 举办“虹口中学50周年校庆”<br> 活动,64届高三(3)班部分<br> 师生在大操场合影留念<br> 照片中——<br> 前排左起: 陈士伟、吴小洁、许洁芬、<br> 胡昌旭(老师)、王维娜、<div> 丁淑华【64届高三(2)班】、<div> 姚寿梅、李芳琴<br> 后排左起:姚重光、崔正翔、<br></div></div>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上海市<br> 虹口中学在“武进路86号”校园<br> 举办“虹口中学50周年校庆”<br> 活动,64届高三(5)班部分<br> 同学在大操场合影留念<br> 照片中——<br> 左起:梁志健、范成妹、金新胜、<br> 林在尧、顾炳炎、冯章亮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上海市<br> 虹口中学在“武进路86号”校园举办<br> “虹口中学50周年校庆”活动,顾育祎<div> 老师与64届高三(6)班部分同学</div><div> 大操场合影留念<br> 照片中——左3翁振新同学、<br> 左4顾育祎老师</div>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虹中校庆<br> 50周年大典时,在“武进路86号”校园<br> 大操场上刘建初【61届初三(7)班】、<br> 崔正翔【64届高三(3)班)】与<br> 虹口中学俄语教师胡昌旭合影留念<br>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虹中校庆<br> 50周年大典时,在“武进路86号”校园<br> 大操场上冯章亮【64届高三(5)班】<br> 与虹口中学俄语教师胡昌旭合影留念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虹口中学<br> 校庆50周年庆典时,65届高三(2)班与<div> 会师生在“武进路86号”校园教学大楼前<br> 合影留念。 照片中——<br> 前排:左1姜林发、左3郑正明、<br> 左6顾育祎和左7王静龙老师;<br> 后排:左2杨金根</div>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虹口中学<br> 校庆50周年庆典。方朝中老师坐轮椅车<div> 前来参加校庆活动<br>注:方朝中老师1978年~1985年任<br> 虹口中学党支部书记</div> ▲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虹口中学 ▲ 2003年5月,为顺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br> 学校改制,初高中分开办学,高中部仍<br> 留在武进路86号校园,并正式更名为<br> “虹口高级中学”(见校名挂牌) ▲ 2003年5月,“武进路86号”校园改为<div> 高中部。揭牌仪式上陈奕望校长为</div><div> “虹口高级中学”揭牌</div> ▲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揭牌仪式后的“武进路<br> 86号”虹口中学正面校大门(坐北朝南)<br> ▲ 在武进路86号校园里,从校内的主干道,<br> 观看“虹口高级中学”校大门 ▲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标志校徽 ▲ 虹口高级中学的教工校徽 ▲ 虹口高级中学的学生校徽<br> <div><br></div><div> 2004年10月3日,虹口中学64届高三(3)班24位同学在“武进路86号”校园举办《上海市虹口中学64届高三(3)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联谊会》活动,纪念高中毕业40周年!</div> ▲ 2004年10月3日,参加《上海市虹口中学<br> 64届高三(3)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联谊<br> 会》活动的老师5人,学生24人在虹口<br> 中学“武进路86号”校园大操场上合影<br> 照片中——<br> 第一排左起:王国明、冯志毅、丁钟伟、<br> 夏维靖;<br> 第二排左起:赵明富、荀宏良、鲍克斌、<br> 李飞伦、郭凤麟、<br> 梁锦标、徐立德;<br> 第三排左起:许洁芬、王 琼、祝如琳、<br> 姚寿梅、薛秋珍、钱君慧、<br> 唐惠珠、左元中、刘朝明;<br> 第四排左起:崔正翔、李芳琴、吴小洁、<br> 陈士伟、郁勤香、陆 莹、<br> 忻苏华、王维娜、姚重光 ▲ 照相过后,24位与会同学熙熙攘攘地走进<br> 虹口中学“武进路86号”教学大楼,顺着<br> 水磨石阶梯爬上三楼,来到原教室。寻找<br> 自己的原座位坐下。与会同学按原排座位<br> 置入坐,坐定后的感觉就象回到了当年<br> 的中学时代,并开始一场“模拟班会”<div><br></div> 2004年11月20日(星期六),虹口中学在武进路86号校园大操场上举办“虹口高级中学55周年校庆”活动,也是“武进路86号”校园举办的最后一次校庆活动。校庆准备工作就绪,拍照留影。 ▲ 2004年11月20日(星期六),虹口高级<br> 中学武进路86号校大门搭建彩门,挂上<br> 横幅《热烈欢迎海内外各届校友、嘉宾!》 ▲ 2004年11月20日拍摄的虹口高级中学<br> “武进路86号”校园宽敞整洁的迎宾<div> 主干道</div> ▲ 2004年11月20日拍摄的虹口高级中学<br> “武进路86号”校园“五层旗楼”<div> 底层大门<br></div> ▲ 2004年11月20日拍摄的虹口中学“武进路<br> 86号”校园大操场上彩旗飘飘,横幅挂起,<br> 大操场东侧已搭建“校庆55周年”大会的<br> 露天舞台(蓝色) ▲ 2004年11月24日,虹口中学64届高三(5)班<br> 同学来到“武进路86号”校园,“庆祝母校<br> 诞辰55周年”,同时纪念毕业40周年。<br> 大家在大操场上合影留念。<br> 照片中——<br> 前排:左1冯章亮、左4甘代媛老师;<br> 后排:左2汪宗仁、左7张万钧、<div> 左8陈定国、左11林德培、</div><div> 左12吴兆麟</div> ▲ 2004年11月24日,虹口中学64届高三(5)班<br> 部分男同学来到虹口中学“武进路86号”<div> 校园大操场合影留念。<br> 照片中——<br> 前排:左2陈定国、左5张万钧、<br> 左6冯章亮;<br> 后排:左2汪宗仁、左3吴兆麟、<br> 左7林德培</div> ▲ 饮水思源,源头来自哺育我们成长的母<br> 校,源头来自辛勤耕耘的老师。树高<br> 千尺不忘根 ▲“武进路86号”校园是小苗扎根的沃土,<div> 博学敬业的老师是培育小苗生长的</div><div> 园丁。在母校虹中,我们得到了</div><div> 受益一生的财富:学会学习、</div><div> 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div><div> 生存。正是母校精心的栽培,</div><div> 给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div><div> 坚实的基础</div> ▲ 让我们时刻牢记虹中校风:“勤奋、踏实、<div> 俭朴、友爱”;牢记虹中教风:“严、勤、</div><div> 实、活”;牢记虹中学风:“勤学苦练、</div><div> 多思善问、联系实际、精益求精”</div> ▲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运联校长总结的<div> 虹口中学八字校风:“勤奋、踏实、</div><div> 俭朴、友爱”,并书写(真迹)</div> <div><br></div><div> 正值虹口高级中学走进新时期,阔步向前,大展宏图之际,对面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也在考虑如何发展。由于市一医院门急诊量持续快速增长,医疗用房尤显捉襟见肘。然而弹丸之地,无法拓展。正当一筹莫展之时,医院将目光盯向对面的邻居“虹口中学”。市一医院出了个金点子——用北苏州路市一医院“院址土地”置换“武进路86号校园”地块。建议虹口高级中学另选校址,建新校舍,来个双赢,大家得利,何乐不为?为充分发挥市一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这一置换方案很快得到了上海市虹口区政府的批示“同意”。</div> ▲ 位于“武进路86号”校园的<br> 上海市虹口中学原校舍 ▲ 从2004年起,在虹口区西北角上的<div> 广粤路、广中路口,原“江湾靶</div><div> 子场”东面,圈地23亩,兴建</div><div> “虹口高级中学”新校区。</div><div> 校址:广粤路138号</div> <div><br></div><div> 2006年6月~2008年6月期间,虹口高级中学从“武进路86号”老校区陆续搬往“广粤路138号”新校区。<br></div> ▲ 虹口高级中学“广粤路138号”新校区<br> 落成时的校大门 ▲ 2006年9月1日,虹口区区长俞北华出席<br> “虹口高级中学新址揭牌仪式暨06学年<br> 开学典礼”。记者报道:<br> “彩旗飘扬,人头攒动,笑语鼎沸,<br> 校园里一派热闹景象”。该仪式<div> 的主持人是时任虹口高级中学</div><div> 副校长的吕凌(照片中讲话人)</div> ▲ 2006年9月1日,在“虹口高级中学新址<br> 揭牌仪式暨06学年开学典礼”上,<br> 虹口高级中学校长朱正邦致词<br> <div><br></div><div> 2008年6月,虹口高级中学搬迁完毕,“武进路86号”校园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彻底划上了句号。<br></div> ▲ 在2008年7月到2012年1月的三年半时间<br> 里,“武进路86号”的虹中老校园一直<br> 空闲着。虽空无一人,但虹口中学<div> “地标”还未改变</div> ▲ 只有门卫保安与“武进路86号"空校园<div> 朝夕相伴</div> ▲ 空置多年的原虹口中学4F教学大楼的外墙<div> 被日益繁衍的垂直绿色植被所覆蓋</div> ▲“南-北新五层楼房”和教学边楼以及<br> 4F教学大楼外墙上也爬满绿色植被 ▲ 门卫保安在虹口中学“武进路86号”<div> 老校园内的操场上划出车位线,</div><div> 这里一时成了“临时停车场”<br></div> ▲ 2012年1月5日上午,“武进路86号”<div> 原虹口中学老校园地块交接仪式在</div><div> 市一医院老行政楼三楼演讲厅举行。<br> 虹口区政府副区长华东平、虹口教</div><div> 育局局长常生龙、副局长周海明,</div><div>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国华和相</div><div> 关部门负责人及各临床科室代表</div><div> 出席会议。常生龙局长和刘国华</div><div> 院长作为双方法人代表签署了<br> 《虹口高级中学原武进路校区</div><div> 地块移交协议书》</div> <div><br></div><div> “武进路86号”地块的功能定位一直是教育用地。自1929年校园建筑落成,到2012年校园地标消失,走过了83年的风雨里程。然而,一纸文书宣告了“武进路86号”地块长达83年教育用地的结束,从此改换成市一医院的医疗用地。这块土地将不再姓“学”,而改姓“医”了。<br></div><div> 2012年2月,广大虹中人获悉武进路86号这一历史地标迅將巨变。在此最后时刻,不时有各届虹口中学校友造访,设法进入多年封闭的“武进路86号”虹口中学老校园瞻仰、寻根、追梦、怀旧、拍照、留影。同时又让人感到那么沉重,那么不解,使人陷入无比压抑的沉思中。此时,虹中学子在与即将“校园拆除”抢时间。</div> ▲ 在这最后时刻来临前,虹口中学95、96、<br> 97、98、99届初高中毕业的校友们<div> 极有远见地在虹口中学4F教学大楼</div><div> 第二个门楼(第一个门楼是旗楼) 的</div><div> 三层与四层交界处位置的东、西两</div><div> 侧外墙上,东侧刻下“母校留念”<br> 四个大字,西侧落款是“95、96、</div><div> 97、98、99届初高中毕业班</div><div> 全体同学届赠”</div> ▲ 刻有“母校留念”四个大字,落款<br> “95、96、97、98、99届初高中毕业班<br> 全体同学届赠”的教学大楼第二个门楼 ▲ 请看此照片中部,教学大楼的第二个门楼<br> 第三层顶部左边和右边的两条暗色痕迹,<br> 这就是“母校留念”和落款的字体痕迹<br> (红框内所示)<br> ▲ 无论咋说,正因为保住了教学大楼,那四个<br> 饱含深情的大字“母校留念”才得以保留。<br> 建工二建公司工程队的工人师傅在对教学<br> 大楼外墙装修时,十分尊重虹中学子的意<br> 愿,将字体精心描绘、修饰,完整保存下<br> 来。这是虹口中学在“武进路86号”老<div> 校园里唯一存留下来的文字,它将永久</div><div> 成为与大楼共存的留念。这是矗立在</div><div> 原“武进路86号”校园教学大楼上</div><div> 标志虹口中学历史的丰碑</div> ▲ 2012年10月16日,上海环境热线发布<br>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环境<br> 影响评价”公示 公示中明确指出:“整个工程拟将原虹口中学旧房拆除,新建一幢具有医疗保健、门急诊、体检中心、功能检查、病房、手术、中心供应室、血库等功能的医疗保健综合楼,以及普通急诊功能的综合医疗建筑。”不难看出,市一医院的本意是拆除原虹口中学的全部旧房,包括四层教学大楼等历史建筑,建造全新的医疗用房建筑。<br> ▲ 2012年12月,市一医院改扩建工程开始<br> 对“宏中大楼”及临武进路街边的商业<br> 用房动手拆除(不实施爆破,仅用手工) ▲ 2013年2月底,宏中大楼及临武进路街边<br> 的商业用房已全部拆除完毕 ▲ 同时还拆除了虹口中学原“武进路86号”的<br> “校大门、传达室”和“南-北新五层楼房”<br><br> ▲ 在“武进路86号”地块工地上堆满了<br> 拆除“宏中大楼”后留下的建筑垃圾 ▲ 2013年3月底,前两个拆除项目业已完成,<br> 下面该轮到对教学大楼大动干戈了。先从<br> 大楼内部进行拆除,然后对朝南外墙面上<br> 的钢窗从底楼开始拆卸。就在一、二、三<br> 层楼外窗拆卸完毕的当天,工程队突然接<br> 到紧急通知——“停止对教学大楼的拆除”<br> 事后,经走访工地现场负责人得知,此举措起因于“群众强烈呼声”,后由虹口区主要领导紧急出面阻止,才使得虹口中学的四层教学大楼主体幸得保存,历史建筑得以保护。好险啊,真是千钧一发。虹中校友闻讯后,尚得一丝宽慰,看到一线希望,守住一份念想,留下一片深情。这位英明的虹口区领导气度不凡,大将风范,远见卓识,品位高尚,功德无量。在关键时刻,他能挺身而出,为保护虹中家底筑起一道防线,抢救了体现地域特征的校园标志,留存了地区的历史记忆,此举令人可敬可佩。 ▲ 2013年4月7日,虹口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在<br> “武进路86号”大门柱旁边的水泥墙上贴出<div>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建设公告》<br> 明确指出:“将保留地块内历史建筑,</div><div> 新老结合,完善医院功能的同时,</div><div> 对地区历史记忆进行留存</div> ▲ 2013年6月5日 ,虹口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br> 发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方案<br> 公示公告》,公布了基本确定的工程方案。<br> 由于保留原教学大楼这一改建内容,则将<br> 原来的“扩建工程”改为“改扩建工程”<br><br> <div>▲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规划</div><div> 设计方案<br></div> 方案如下:<br> 1、保留原虹口中学全部4F教学大楼和<br> 教学边楼以及5F旗楼建筑;<br> 2、新建15F主楼(高61.2米)和5F裙房<br> (即急诊大楼,高22.2米);<br> 3、新建裙房与保留建筑的4F连接体楼<br> (高14.7米, 6500平方米),连<br> 接体楼底层作为急诊大厅;<br> 4、新建东走廊楼(高14.7米),将保留建筑<br> 与新15F主楼连接。在主楼底层开设干部<br> 门诊大厅;<br> 5、新建连接南院区与北院区的东连廊<br> (双层)和西连廊(单层),<br> 约1192平方米,横跨武进路。<br>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规划图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效果图<br> ▲ 在这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由于虹口区主要<br> 领导紧急出面阻止,才使虹中教学大楼主体<br> 幸得保存,历史建筑得以保护。2013年4月<br> 7日由虹口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下发公告,<br> 明文规定:“将保留地块内历史建筑,新老<br> 结合,完善医院功能的同时,对地区历史记<br> 忆进行留存。” 依据上级意图,最后保留下<br> 4F教学边楼、5F旗楼和部分4F教学大楼 ▲ 2014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br> 改扩建工程的新楼建造正式动工<br> 开工日期:2014年6月6日<br> 竣工日期:2017年5月18日<br> 建设单位名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br> 项目负责人:顾向东<br> 勘察单位名称: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br> 项目负责人:张 浩<br> 设计单位名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br> (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陈建秋<br> 施工单位名称: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br> 项目负责人:张柏祥<br> 监理单位名称:上海工程建设咨询监理<br> 有限公司<br> 项目负责人:张瑞铮<br> ▲ 2014年6月,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公司进驻<br> 武进路86号的“市一医院改扩建工程”<br> 建筑工地 ▲ 建工二建集团公司在工地的原教学边楼前<br> 竖起醒目的大宣传牌,宣传牌上写着“科<br> 学组织,打造精品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br> 舒适的就医环境。” ▲ 原虹口中学校大门成为工地的大门,也是<br> 日后市一医院的北院区大门。大门右侧是<br> 正在建造高22.2米的新5F裙房(即急诊大<br> 楼)。大门正北面是原教学边楼(挂绿色<br> 网)与连接体楼(搭脚手架)的施工现场<br> ▲ 竣工后的新5F裙房和原4F教学边楼<div> (即医院行政楼)以及连接此两楼<br> 的新连接体楼<br></div> ▲ 新连接体楼的放大图,透过连接楼的玻璃<br> 能看到楼后“急诊大厅"内的原虹口中学<br> 5F旗楼和部分4F教学大楼 ▲ 改建后的原虹口中学“武进路86号”<br> 校园旗楼大门,位于新连接体楼<div> 北侧后面的“急诊大厅”内</div><div> (原虹中5F旗楼由户外变成室内)。</div><div> 旗楼大门左边是原4F教学边楼,</div><div> 底层设《急诊药房》右边是原4F</div><div> 教学大楼,底层设《急诊诊室》<br></div> ▲ 市一医院行政各处室搬到“武进路86号”<br> 北院区,入驻原虹口中学西北角的4F<br> 教学边楼2F~4F内,在该楼底层顶部<br> 立“行政楼”标牌,人力资源处在<br> 315室。与“行政楼”相连的是<br> 新连接体楼,新连接体楼北侧内<div> 是“急诊大厅”</div> ▲ 原虹口中学的4F教学边楼现为<br> 市一医院“行政楼”。前面的<br> 道路为原虹口中学校大门至5F<br> 旗楼大门的主干道 ▲ 原虹口中学的4F教学边楼现为市一医院<div> “行政楼”。在行政楼前竖立着一块牌子,<br> 介绍这幢楼的历史。上面写着这里曾是</div><div> 1929年在靶子路(今武进路)设立的</div><div> “日本寻常高等小学”</div> ▲ 标牌全文如下:<div> “此建筑原为上海市虹口中学,始建于</div><div> 20世纪20年代,是1929年在靶子路</div><div> (今武进路)设立的日本寻常高等小学,</div><div>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上海师范专科</div><div> 学校和新陆师范学校,1949年上海</div><div> 解放后两校迁出,更名为上海市虹口</div><div> 中学。2017年完成改建工程,成为</div><div>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政办公室及</div><div> 急诊大楼裙楼。”</div><br> ▲ 原虹口中学的“旗楼”(第五层升旗<br> 除外)、原“4F教学边楼”和部分<br> “4F教学大楼”都在“急诊大厅”内,<div> 成为室内建筑</div> ▲ 新连接体楼后面的空间——在原4F教学<br> 大楼顶部加顶盖,就形成“急诊大厅”。<br> “急诊大厅”内还建有两条连接走廊,<div> 用于连接新5F裙楼与原4F教学大楼</div> ▲ “急诊大厅”内建有两条连接走廊用于<br> 连接4F教学大楼与新5F裙楼。照片为<br> 两条连接走廊与原教学大楼的结合部<br> ▲“急诊大厅”的顶部做了百叶窗处理,<br> 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的前提下,<br> 又增加了美感 ▲ 从“急诊大厅”顶部俯瞰,原虹口中学的<br> 旗楼、教学边楼和部分教学大楼都变为<br> “急诊大厅”室内。原旗楼五层面外露,<div> 在急诊大厅顶部之外。原4F教学大楼</div><div> 顶西部晒台上安装有四台排气风机,</div><div> 原4F教学大楼顶东部晒台改建</div><div> 成为屋顶花园<br></div> <div><br></div><div> 连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和北院</div><div>区的通道是跨越武进路的“东双层连廊”和</div><div>“西单层连廊”。“东双层连廊”靠近15F新主</div><div>楼,用于连接北院区15F新主楼的三层、四层</div><div>与南院区病房老楼的三层、四层;“西单层连</div><div>廊”靠近北院区,用于连接北院区新5F裙房</div><div>(即急诊大楼)的三层与南院区医技楼的</div><div>三层。<br></div> ▲ 横跨武进路的“西单层连廊”和<br> “东双层连廊” ▲ 西单层连廊横跨武进路,用于连接北院区<br> 新5F裙房(即急诊大楼)的三层与<div> 南院区医技楼的三层</div> ▲ 市一医院在武进路与九龙路交口处,<br> 原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九龙路大门<br> 位置,建起15F新主楼,高61.2米。<br> 15F新主楼右侧搭建脚手架、挂绿<br> 色网的4F楼是原虹口中学教学大楼,<br> 改建成“干部保健用房” ▲ 东双层连廊横跨武进路,用于连接北院区<br> 15F新主楼的三层、四层与南院区病房<br> 老楼的三层、四层 ▲ 临靠九龙路与虹口港的市一医院15F新主楼<br> 和九龙路边的保留建筑原虹口中学<div> 东部4F教学大楼</div> ▲ 现市一医院北院区在东南角建造有东大门<br> (武进路与九龙路交口处)。此处的15F<br> 新主楼底部由两排承力巨柱支撑着大楼。<br> 每排承力巨柱呈“V”字形,是大写英文<br> “胜利”的第一个字母, 寓意祝愿就医的<br> 人们健康地走出医院大门<br> ▲ 隔水相望——市一医院北院区15F新主楼<br> 和九龙路边修缮一新的原虹口中学东部<br> 4F教学大楼 ▲ 如今从武进路86号大门已看不见保留建筑<br> 原虹口中学教学大楼,均被医用新建筑遮<br> 盖。只能站在溧阳路、九龙路或哈尔滨路<br> 上才能看到幸存下的原教学大楼的东立面<div> 或北立面<br></div> ▲ 九龙路边,修缮后的原虹口中学东部<br> 4F教学大楼。该楼东南面的各层窗户<div> 是这次改扩建工程新开启的</div> ▲ 俯瞰“虹口港”河畔的九龙路和九龙路边的<br> 原虹口中学东部4F教学大楼晒台楼顶花园 ▲ 沿九龙路观看修缮后的原虹口中学教学<br> 大楼。原学校围墙全部拆除,破墙透景,<br> 人行道加宽,大楼前建绿化带,立50<br> 厘米高的绿色钢管护栏 ▲ 从哈尔滨路上看修缮后的原虹口中学<div> 教学大楼,远处突出的厕所楼已加高</div><div> 到与原教学大楼齐平,原学校围墙</div><div> 已被全部拆除</div> ▲ 从九龙路、哈尔滨路口看原虹口中学<br> 4F教学大楼的东立面和北立面<br> ▲ 从东往西方向看:在市一医院北院区东北角<br> 处,建造的连接15F新主楼与原虹口中学4F<br> 教学大楼的单层走廊(建在原教学大楼的<br> 三层与四层之间) ▲ 从西往东方向看:在市一医院北院区东北角<br> 处,建造的连接15F新主楼与原虹口中学4F<br> 教学大楼的单层走廊(建在原教学大楼的<br> 三层与四层之间)<br> ▲ 在原虹口中学教学大楼中部,刻有<br> 《虹中留念》(红框)的第二个门楼<br> 西侧建“双层走廊”,以连接4F教<br> 学大楼与新5F裙楼(即急诊大楼),<br> 并成为“急诊大厅”的东隔离围墙 ▲ 在原虹口中学教学大楼中部,在刻有<br> 《虹中留念》(红框)的第二个门楼<br> 西侧建“双层走廊”,以连接4F教<br> 学大楼与新5F裙楼(即急诊大楼),<br> 并成为“急诊大厅”的东隔离围墙。<br> 在此“双层走廊”的下东面,建起<br> 15米×15米的下沉式庭院和<div> 消防回车场</div> ▲ 俯视“双层走廊”和原虹口中学<div> 4F教学大楼。在“双层走廊”</div><div> 的下东面,建起15米×15米的</div><div> 下沉式庭院和消防回车场。原</div><div> 4F教学大楼楼顶晒台改建为</div><div> 屋顶花园<br></div> ▲ 现今原虹口中学教学大楼外墙面装修一新,<br> 原外墙上都换上深咖啡色的钢窗。大楼<br> 顶部晒台的女儿墙上也筑起护围铁栅栏 ▲大楼顶部晒台边缘筑起的护围铁栅栏,<br> 其中心制作铁质品图案,图案上的玉<br> 兰花代表上海,“十字”号代表医院,<br> 搂空的“1”字代表市一医院,1864<br> 表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br> “公济医院”创建于1864年。<br><div> 正是:</div><div> 城头变换大王旗。易主,一切都变了。</div> ▲ 市一医院改扩建工程前的“武进路86号”<br> 地块上原虹口中学校大门风貌 ▲ 市一医院改扩建工程施工中的<div> “武进路86号”地块工地大门<br></div>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区正大门<br> (原虹口中学校大门)直接通往<br> “急诊大厅”,大门内放置刻着<br>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院名<br> 的磐石<br>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请继续阅读《百年沧桑的武进路86号地块<br> 之变迁-6》<br><br><br>撰 稿人 崔正翔 (虹口中学64届<br> 高三(3)班校友)<br><br>完稿时间 2025年5月20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