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参观记

文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大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毗邻北京市动物园北侧,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石刻展品的陈列,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的石刻工艺与历史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月艳阳天,春夏交替日,天气晴好,正适旅游。首都北京,资源丰富,公园展馆,星罗棋布。今日有幸一睹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兴致勃勃,眼前一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院落,最早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敕建的,名叫真觉寺,到了清代因避雍正帝讳,改称正觉寺,乾隆皇帝曾两次把这里选做为其母祝寿的场所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真觉寺俗称五塔寺,成化九年(1473年)建成金刚宝座塔。清末毁于火,唯塔幸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刚宝座塔正南侧两边,有二棵古银杏大树,大到树杆总得有三个人才能抱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7—1938年,北平政府对五塔寺进行了基本修缮,重修后的寺院整体上仍为凸字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0年,成立了五塔寺文物保管所,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管辖。到1987年,在文保所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占地2万平方米,寺内原有大小殿宇搂阁200余间。展览陈列分为露天陈列和室内陈列两部分。石刻馆室内厅展出有“真觉寺资料陈列”、“人与石——石刻简史陈列”、“北京地区石刻、石刻露天陈列”。“露天陈列”由石刻石雕、功德碑、墓志铭、书法碑贴、寺庙碑、会馆碑等几部分组成。《石刻萌史陈列》则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和发展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以巨大精美的古塔为中心露天陈列。西侧大厅的《人与石·石刻简史陈列》,以图、文、物并举,大环境烘托的办法,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再现了人类文明,与馆内的实物陈列相辅相成而又自成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截至2018年,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石刻文物2600余件,包括碑碣、墓志、造象、经幢、石雕、石质建筑构件等。浩大的石碑,雕刻精致,分量惊人,感慨万分,不由的佩服我们先人的高超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刻博物馆的露天陈列,展出历代石刻文物计500多种,加上库藏的历代石刻,共计千余种。其中有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柱,石阙构件,清代石享堂、纳兰性德夫人卢氏的墓志及《治晋斋》、《敬得堂》等名家书法石刻;有珍贵的北朝造象、唐明降历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学及法贴和名家书法刻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