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进校园,环保理念润童心——北集坡中心小学开展“人与自然科学的神奇联系”主题讲座

北集坡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5 月 27 日,北集坡中心小学邀请赵富峰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人与自然科学的神奇联系” 主题讲座。此次讲座通过人体与自然的关联、垃圾对自然的破坏、情绪分类与自然的联系等多个维度,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之门。</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体与自然:探寻生命与宇宙的同频共振</h3> 赵老师以充满趣味的方式,揭示了人体结构与自然现象的奇妙对应。他提到,人体70%是水分,地球70%是海洋;一年365天对应人体体温36.5度、365个穴位;一年12个月对应身体12条经脉和12个胸椎等。这些以数字和形态的相似性构建的“自然·人体”动态对应模型,让同学们惊叹于生命与宇宙的同频共振。<br>  在谈到“天圆地方”与人体类比时,赵老师指出,人的头部圆形象征灵动智慧,与“天圆”相呼应;脚部方形与“地方”相对应,代表脚踏实地。虽然现代科学从生物进化角度对人体形态的功能有不同解读,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依然让大家深受启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代科学视角:认识垃圾污染与环保行动</h3> 讲座中,赵老师以矿泉水瓶为例,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学科角度分析其“前世今生”。从原油提炼到 PET 颗粒生产,再到塑料瓶的使用与回收,详细展示了塑料产品的生命周期。他强调,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对土壤、水源和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威胁,而垃圾分类不仅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能减少污染,保障人类健康。<br>  赵老师还介绍了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鼓励同学们将垃圾分类从行为要求升华为科学探索,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绪分类与自然:关注心理环保与健康</h3> 赵老师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延伸到情绪管理领域,提出“垃圾情绪” 分类的概念。他指出,生活中的怨气、恨气、恼气、怒气、烦气等负面情绪,如同垃圾一样需要分类处理。通过识别情绪来源、学习情绪管理策略,如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等,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保持心理健康。他还结合五行学说,阐述了情绪与五脏的关联,提醒同学们关注五伦关系,通过合理管理情绪,实现身心和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谐共生:倡导环保行动与责任担当</h3> 讲座最后,赵老师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守护“天清地宁”的美好家园。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每个人都应成为环保的践行者和倡导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垃圾分类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神奇联系,更激发了大家对环境保护和生命健康的关注。北集坡中心小学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理念,让环保成为校园生活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