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十六)

四贝儿

<p class="ql-block">  经半个月休整11月7日又步入西行之路。</p><p class="ql-block"> 虎形山花瑤崇木凼古村位于湖南邵阳隆回县,海拔1400米藏身于大山中的花瑤古寨本世纪初还极度贫困,现通过政府帮扶和外来资本投资文旅开发村民生活逐步好起来。2021年3月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录。</p> <p class="ql-block">  只所以叫崇木凼是因为这里的族民对古树的崇拜,花瑤曾在历史上为避险多次被迫迁徙藏身山林,古树为伴森林成了庇护他们的生存空间因此要虔诚呵护,“凼”则是方言对高山盆地的称呼。村落周围古树参天,百岁至千年以上树龄的就有近千株,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p> <p class="ql-block">  崇木凼古村建筑以实木结构为主,青瓦鋪顶,在秋叶点缀下乡土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花瑤挑花绣民间艺术2008年6月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挑花针、黑白或五彩丝线在布上织出工艺精细朴实美观的图案,用作衣饰、帽饰或挂件。中午在一家客栈用餐,点了当地的特色菜-山笋炒肉,女店主的婆婆已年过七旬还在挑花绣,穿针引线也不用带花镜。</p><p class="ql-block"> 下图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这位老人也有六七十了,抗起碗口粗的树干疾步不见蹒跚,为了尊重只拍了背身。</p> <p class="ql-block">  距崇木凼古村约20公里有一处旺溪瀑布群景区,由仙牛潭、金子潭、回湾潭、虎跳崖和龙过江五处瀑布组成。客家指点景区的进口瀑布一般,出口处更显壮观,我们就选择从出口进入。</p> <p class="ql-block">  龙过江。</p> <p class="ql-block">  虎跳崖。</p> <p class="ql-block">  回湾潭。</p> <p class="ql-block">  龙腾虎跃湍湍生威,回湾落珠潭平如镜。看过回湾潭就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  路过溆浦县1.5万亩的花瑤山背梯田。</p> <p class="ql-block">  在G60高速的一个服务区看到的车祸,此处不可思议的惨状让人惊诧不已,但愿司机无恙。</p> <p class="ql-block">  黔阳古城位于湖南怀化洪江市黔城镇,沅江和舞水河交汇处。古城始建于汉高祖公元前202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城中有芙蓉楼、万寿宫、钟鼓楼、宝山书院、文庙等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湖南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  芙蓉楼最早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唐天宝的748年组织所建,清嘉庆帝1815年重建。王昌龄字少伯,一生清廉鄙视官场污浊不肯同流,于是多次被贬终不得志,天宝年被贬任龙标县尉(唐时黔阳称龙标),任上7年。芙蓉楼是其迎送宴宾饮酒赋诗之地。《芙蓉楼送辛渐》是其代表作:“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作者禁胸坦荡保持玉洁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  芙蓉楼的龙标胜迹门,正中的《王昌龄送客图》是清代女画家黎采苹根据《芙蓉楼送辛渐》意境所绘。胜迹门向江岸倾斜两尺多而不倒也是奇迹。</p> <p class="ql-block">  登楼远望水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  题诗楼。</p> <p class="ql-block">  王少伯送柴侍御一首:“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抒发离伤之感。</p><p class="ql-block">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与王昌龄同时代人有往来交集。</p><p class="ql-block">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明悲壮的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至圣遗像》碑高2.2米宽1.2米,刻于清道光的1842年。</p> <p class="ql-block">  芙蓉楼院内的记事碑廊收集了20余块历年古城县衙的行政通告。</p> <p class="ql-block">  文庙。</p> <p class="ql-block">  节孝祠是抗战时戴笠的寓所和军统局警官学校黔阳特训班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龙王宝寺。</p> <p class="ql-block">  灶王宫。</p> <p class="ql-block">  王有为故居是其父王鹏于明代1506年始建,1616年秋遭火灾后由王有为孙王延庆重修。王有为家族四代入仕勤廉传家是当地望族,尤其是王有为清廉正直,最高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后不愿与当朝奸臣严嵩为伍辞官回乡,行办教育济贫扶桑。 </p><p class="ql-block"> 王有为故居是湖南省内罕见的两进四合院官宅,门楼、影壁、正屋、厢房、天井一应俱全,建筑面积480平米,2013年3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黔阳古城墙始建于唐代781年,明代1450年改红砂石城墙,设五个门楼,其中四个临水,只有东门面向陆地,现保存完好的只有西门。</p> <p class="ql-block">  西门楼上有一方石记,是戴笠为蒋介石1938年到黔阳视察军统特训班之行撰文所作,文中当然少不了誉美之词,其中蒋校长的“蒋”字和“戴笠”落款在那个特殊年代被人为凿坏,但其余文体并未损毁。</p><p class="ql-block"> 当年应戴笠之邀蒋介石为西城楼题匾《高瞻远瞩》,后西门也被称为中正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南门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现古城中许多民宅都开发成商户或艺术展馆室。</p> <p class="ql-block">  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  雍熙街。</p> <p class="ql-block">  位于怀化会同县高椅乡雪峰山南麓的高椅侗族古村是省历史文化名村,它始于唐宋兴于明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沅江支流巫水河),宛如一把太师椅端卧青山秀水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一条主街横贯东西。</p> <p class="ql-block">  而大部分村巷就像迷宫,有些只有一米宽,穿行其内有时怀疑前方就要步入人家,但一个拐弯又会峰回路转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  侗家装饰风格的政府办公楼很气派。</p> <p class="ql-block">  位于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临口镇的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0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万佛山丹霞地貌由紫红色坚硬的砂砾岩组成,但因常年自然的侵蚀也有显著的风化特征,有些地方出现崩塌。</p> <p class="ql-block">  沿悬浮在陡峭石壁的栈道向上攀爬。</p> <p class="ql-block">  仙人居。</p> <p class="ql-block">  烈马峰。</p> <p class="ql-block">  神龟。</p> <p class="ql-block">  螺蛳。</p> <p class="ql-block">  用时一小时登上海拔598米的主峰。</p> <p class="ql-block">  下图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登顶俯望,高矮不等的几十座石笋方阵在晨晖下若隐若现蔚为壮观,据传是观世音菩萨生日万佛聚会到此参拜。</p> <p class="ql-block">  距万佛山53公里的芋头古侗寨位于通道双江镇,始建于明洪武年的1368年,1644年火灾后重建形成以芋头溪为轴左右分开的村居群落,同时又因地势高低分为上下两寨。2001年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古寨评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p> <p class="ql-block">  龙门是上下寨之间的沟通门户,也兼具护卫和保护风水的作用。古寨原有六座龙门,现只存这一处。还有一说,过去在龙门或哪家门上挂有青草结,土匪就不会打劫骚扰,说明这里有孕妇待产或老人病重,看来土匪也不都是穷凶极恶有些尚存恻隐之心。</p> <p class="ql-block">  鼓楼作为古时侗族为防御外敌骚扰或需重大议事时,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迅速召集族人之用,也是逢年过节族民吹笙对歌的地方,在侗民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芦笙鼓楼共九层,下四层为四角上五层为八角,翘檐塑有龙凤花鸟图案,是古寨地标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崖上鼓楼建于乾隆42年(1777年),其临崖而建半壁悬空,由16根梨木柱支撑,最长一根有9.1米。</p> <p class="ql-block">  芋头侗寨族人本姓杨,为尊重招婿进入古寨的龙姓家族,特建了龙脉鼓楼。鼓楼四周设条凳,供乡里村民聚会闲坐,地面中心有一炭坑备雨雪天取暖所用。</p> <p class="ql-block">  乾隆古井修建于乾隆56年,即使在大旱之年河床干涸其内也清泉不绝甘甜可口,常年饮用可养颜且益寿。</p> <p class="ql-block">  古寨被称为侗族民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红彤彤金灿灿,一萝箩一串串,丰收喜庆晒满街。</p> <p class="ql-block">  村民生活点滴。</p> <p class="ql-block">  双江镇坪坦河上的红军桥曾是红六军团始建,时间可以追溯到1934年,风雨桥不仅是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重要的历史遗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