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节,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的庄严时刻,亦是欢庆娱乐与美食享受完美结合的喜庆节日,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随着五月的到来,自然界亦步入一个生机勃勃却又暗藏挑战的时段——气温攀升,蚊虫、鼠蚁及有害微生物活动频繁,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面临着疾病侵袭的风险。在长期与自然共生共斗的历史进程中,古人逐渐探索出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其中,饮用雄黄酒、悬挂艾草、采用草药沐浴及佩戴香囊等习俗,以其显著的驱邪避疫、增强体质之效,历经千年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端午节,古代亦称浴兰节,用沐兰汤沐浴,古人通过“兰汤沐浴”的方式,利用各类香草的药理作用,以达到清洁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艾草、菖蒲、紫苏、伸经草、千里光,以及黄荆、牛耳枫、野山姜等多种草药,共同构成了端午沐浴的传统配方。这些草药中蕴含的有效成分,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被证明在夏季保持身体健康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古人遵循“中草药沐浴,夏天不生病”的信念,不仅是对自然智慧的深刻理解,也与现代科学研究中对草药功效的逐步揭示不谋而合。端午节的这一习俗,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科学的实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光芒。</p><p class="ql-block">本文将带您探索历来民间及当今互联网热议的沐浴草药,揭秘成都人俗称的“洗澡药”背后的科学奥秘与实际效用,还特别介绍端午节期间,成都地区备受欢迎的几种特色沐浴草药。文末附有三副香囊粉配方及其简单制作方法,请读者笑纳!</p> <p class="ql-block">一、艾草</p><p class="ql-block">艾草,以其独特的香气与药用价值,在端午节期间成为家家户户门前不可或缺的装饰。人们不仅将艾草束挂于门楣,以利用其挥发性物质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还创造性地将艾叶融入日常饮食中,如制作艾叶青团,或泡水饮用,既美味又养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艾草煮水沐浴,更是古人预防夏季皮肤病、驱除体内湿气的传统良方,其高效的消毒驱蚊能力,使得这一习俗得以世代沿袭。</p> <p class="ql-block">二、石菖蒲</p><p class="ql-block">石菖蒲,与艾草、菖蒲(另一种与其名相近的植物,此处可能指菖蒲的广义范畴,包括石菖蒲在内,共称“端午三友”),共同构成了端午节期间驱邪避疫的象征。其修长的叶片形似宝剑,被民间赋予斩断一切邪恶之寓意。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草药,石菖蒲具有理气活血、祛湿散风、开窍醒神及驱蚊消毒等多重功效。端午时节,人们取其叶煮水沐浴,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还能有效抵御外界病邪侵袭。</p> <p class="ql-block">三、紫苏</p><p class="ql-block">紫苏,这一在香料界享有盛誉的植物,其独特的强烈刺激气味不仅赋予了食物独特的风味,更蕴含着自然的健康奥秘。其内含的挥发性精油成分,使得紫苏成为驱除害虫的天然良品。当紫苏叶融入沐浴水中,其效力得以释放,能有效清除体内累积的热毒,对于夏季因湿热引发的皮肤瘙痒具有显著的止痒效果,同时带来一丝清凉,消解暑气,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都能享受这份来自自然的呵护。例如,在炎热的夏日午后,一杯紫苏泡水不仅提神醒脑,而一场紫苏沐浴更是让人身心舒畅,远离痱子与湿疹的困扰。</p> <p class="ql-block">四、伸经草</p><p class="ql-block">伸经草,又名白鹤花、万年青,以其寓意深远的名字预示了其对人体筋骨的积极作用。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野外的植物,伸经草在传统医学中被视为治疗风湿病与关节炎的天然良方。沐浴时加入伸经草,其含有的活性成分能渗透肌肤,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缓解关节酸痛、改善肢体屈伸不利有着不可忽视的辅助治疗效果。试想,一位长期受关节炎困扰的长者,在连续几晚使用伸经草沐浴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行动愈发自如,这便是自然力量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五、金银花藤</p><p class="ql-block">金银花,这一耳熟能详的传统草药,不仅以其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特性广受青睐,其全株皆可入药的特点更是鲜为人知。尤其是金银花藤,煮水后不仅保留了金银花原有的药用价值,更增添了一份温和舒缓的力量。用金银花藤水沐浴,不仅能缓解夏日炎热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问题,是古人夏季养生的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六、千里光</p><p class="ql-block">千里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它不仅仅寄托了人们对远方视野的向往,更蕴含着实实在在的健康益处。尽管“千里之外,一目了然”的传说略显夸张,但千里光作为传统草药的地位不容小觑。它既可内服调理身体,亦可外用解决多种皮肤问题,其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特性使之成为治疗眼部疾病、皮肤疮疡的优选。民间“识得千里光,一世不生疮”的谚语,生动体现了它在民间医药中的重要地位。端午时节,以千里光沐浴,不仅能有效消毒驱虫、缓解皮肤瘙痒,更能促进肌肤健康,预防疮疖发生,实为节日里不可多得的草本浴料。</p> <p class="ql-block">七、黄荆</p><p class="ql-block">黄荆煮水洗澡可以缓解身体疲劳。黄荆含有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消炎杀菌的效果。黄荆子中的樟脑和木香可以刺激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液体,促进痰液排出,起到祛痰镇咳的作用。黄荆子具有防蚊驱虫的效果,可以帮助人体降温散热,避免中暑现象的出现。黄荆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气,改善湿疹症状。</p> <p class="ql-block">八、牛耳枫</p><p class="ql-block">牛耳枫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皮肤问题,如痈肿、疮疡等。牛耳枫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症状的缓解。牛耳枫对于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牛耳枫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抗菌消炎。</p> <p class="ql-block">九、广防风</p><p class="ql-block">广防风叶或根煎服可缓解风寒感冒、头痛、鼻塞,帮助发汗退热。外用广防风叶煎洗或捣敷可改善湿疹、皮炎、足癣等皮肤瘙痒问题。广防风根皮提取物对肠道寄生虫有驱除作用,可配伍其他驱虫药使用。</p> <p class="ql-block">十、野山姜</p><p class="ql-block">野山姜能够帮助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胃脘不适等症状。动物实验表明,野山姜提取物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升免疫力。野山姜中的某些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氧化损伤。</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如三叉苦、九节枫、荨麻、佩兰、野薄荷、桑叶等草药,也是古人在端午节期间常用于沐浴的草药。这些草药各具特色,可以根据自己或孩子身体的实际情况增减这几味中药材,共同构成了端午草药沐浴的丰富体系。</p><p class="ql-block">成都有句儿歌传唱久远:“耗儿药,耗儿药,耗儿吃了跑不脱!”后来小娃儿根据这首儿歌的结构和韵调改编成了“洗澡药,洗澡药,奶娃儿吃了跑不脱!”此歌谣揭示了洗澡药可以用于洗澡祛病强身,但它又有毒性一面,所以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当心。类似的儿歌还有:“洗澡药,洗澡药,洗了身身洗脑壳”。</p><p class="ql-block">凡是药物,特别是中草药,其配伍的草药种类、量的多少、熬制浓淡,其毒性大小,对生物的作用各异,轻者令蚊蝇难飞,重者令鼠类毙命,人类尤需警惕,尤其是孩童沐浴时,严防入口。万一不慎入口,务必迅速采取措施,确保安全。</p> <p class="ql-block">古时端午节挂香包辟邪的传统中,香包内通常填充预先碾成粉末的多种具有芳香开窍、驱虫避瘟作用的中草药。</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几种传统的香包香料配方:</p><p class="ql-block">1,一种常见的配方:</p><p class="ql-block">艾叶 15克、菖蒲 10克、藿香 10克、佩兰 10克、薄荷 8克、丁香 3克、紫苏 8克、白芷 8克、冰片 2克。</p><p class="ql-block">2,艾叶 10g、藿香 5g、薄荷 5g、石菖蒲 5g</p><p class="ql-block">3、另一个传统配方包含以下成分:</p><p class="ql-block">雄黄、朱砂、熏草、艾叶、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和甘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以上药材晒干后打成粉末混合后装进各种形状的香包中,佩戴在身上用于驱蚊防虫,并有助于调节人体湿气。</span>这些成分同样具备辟邪、驱瘟的效果,并且在端午时节用来预防感冒和抗菌。</p><p class="ql-block">请注意,雄黄和朱砂是有毒性的矿物药材,不适宜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口中。现代制作香包时通常会避免使用这些成分,可用其他安全品代替。</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要制作香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可获得的材料选择合适的配方,并确保所有使用的材料都是安全无害的。</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感谢“@农村秀才”所著:《端午沐浴,除了艾叶,还有这些植物都是古人常用的沐浴草药》 2023年6月8日</p><p class="ql-block">2,本文所有照片和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照片的拍摄者和图片制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