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 〕粽香里的双向奔赴

握瑜怀瑾

<p class="ql-block">艾草垂在门楣轻晃,端午的晨光里,社区广场早已飘起粽叶香。我攥着母亲连夜包好的糯米粽,跟着银发志愿者队伍走向单元楼</p> <p class="ql-block">三楼独居的周奶奶正踮脚挂菖蒲,看见我们立刻红了眼眶。"快进屋!"她颤巍巍端出咸鸭蛋,"我今早煮多了,正愁没人吃。"剥粽子时,老人说起年轻时给下乡知青送粽子的往事,皱纹里盛满笑意。窗台上,她养的薄荷在风里舒展,和艾草香缠成温暖的网</p> <p class="ql-block">转角快递驿站传来笑声,穿荧光绿工装的小王正往电动车筐里塞包裹。"张姐,这箱是给留守儿童的节日礼包!"站长递上保温桶,"带份粽子路上吃。"小王挠挠头:"谢谢!昨晚值夜班,正馋这口热乎的。"后视镜里,他胸前的党徽与桶上的"爱心餐"标识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社区医院灯火通明。护士站飘来粽叶香,值班的李医生正给住院老人喂粽子。"尝尝,这是食堂特意做的低糖款。"老人布满针眼的手紧紧攥住她的白大褂,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走廊尽头,刚做完手术的医生摘下口罩,接过同事递来的粽子,疲惫的脸上绽开笑容。</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的粽子摆满一桌。孩子好奇地问:“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呀?”父亲放下手中的粽子,认真说道:“因为他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当国家面临危难,他不愿看到山河破碎、百姓受苦,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拿起一个粽子。此时,我望着家人温馨的面容,想到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就像这粽香,萦绕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从未消散。它化作了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化作了陌生人的善意传递,化作了无数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p> <p class="ql-block">回家路上,霓虹与星光交织。我忽然明白,屈原投江守护的家国情怀,早已化作这万家灯火里的双向奔赴。在这个时代,社会温情不断升温,从邻里间的关怀,到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再到无数坚守岗位的奉献,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温暖链条中的一环。时代在变迁,但家国情感始终如一,它让我们紧紧相连。粽香悠悠,飘向城市每个角落,将温暖与希望编织成新时代的精神纽带,激励着我们传承爱国精神,守护好我们的小家,建设好我们的大家,在彼此关爱的温情中携手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