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的风雨

澎澎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一心向党文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朝代更迭 历史悠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加禄故居至今已将近130年历史。除了自然环境变迁与岁月洗礼,还经受过两次社会人为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1951年农村土地改革时期,故居主人被错评为华侨地主身份,</b><b style="font-size:20px;">部分房屋曾被查封没收并分配给村民使用,有的被用做仓库储存生产队粮食,或作为土改农会合作社社教队指挥办公场所,后经家属多方上访、政府督促调查,</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发现是因为有干部不按实际情况登记,完全系错决所为。</b><b style="font-size:20px;">查清原委,该故居被还原为:仍属爱国华侨于国外艰苦奋斗发展之正当所得汇款回国建造之物业。之后,以上现象才得以逐渐解除并归还业主,期间多少都对故居造成了一些损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王加禄故居也遭遇到了很大的伤害。当年红卫兵破四旧,对很多历史文化建筑或物品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故居建筑方面的各种雕塑损失较为严重,至今一些墙体上仍清晰可见当年红卫兵书写的毛主席语录,而最为明显的是前厅大门框横眉上写有"为人民服务"红色大字,窗户石条眉上写有"一心向党"文字,而大厅两扇大木门上原有的门联亦被改成"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百多年来,王加禄故居经历过风风雨雨、天灾人祸、星移物换、世事沧桑,由于年久失修,个别位置屋顶漏水,墙壁面灰土剥落,屋檐处稍有损坏,但基本上仍保持完整,充分代表了几个历史时代变迁和闽南古建筑文化的缩影。前漳浦县博物馆馆长王文径先生来到王加禄故居考察时,不禁感叹漳浦县范围内竟然还保存有这么完好的古建筑,著实不易,还当场表扬主人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后代人们有机会接触并认识先人的历史和传统文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8月14日,福建省文物局公布王加禄故居保护修缮工程开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