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妙心

周霄山💫

<p class="ql-block">《涅槃妙心》</p><p class="ql-block">●周霄山</p><p class="ql-block"> 涅槃妙心,就是心灵完美的追求。涅槃,是佛家的核心概念,象征着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代表着解脱与自由。达到涅槃的人,能够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妙心,则是一种微妙而纯净的内心状态,超越常规思维与情感,具备深刻智慧,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当涅槃与妙心相结合,它们代表了一种极其微妙殊胜的内心体验,是心灵的完美状态,远离贪婪、愤怒与无知等烦恼。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即“空性”。空性意味着一切事物都相互依存,没有固定自性。这种洞察力使人能够超越表象,理解事物本质。涅槃妙心带来的内心平静与智慧,使人能够超越世俗纷扰,达到一种超然境界。涅槃妙心是一种理想的内心状态,象征着智慧、平和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在生活低谷或高峰中,保持这种心态能够帮助人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实现内心的完美与觉悟。</p><p class="ql-block"> 世尊在灵山会上,手拿天人奉献的一枝花面对大众弟子微微笑,众人懵懂,只有大迦叶以笑回应世尊,世尊以肉眼天眼法眼佛眼见大迦叶顿悟禅宗之心,遂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与摩诃迦叶。这就印证了大迦叶的顿悟,于是大迦叶成为了娑婆世界第一代禅宗祖师。</p><p class="ql-block"> 涅槃妙心,是指每个众生自己的真心自性,常在涅槃,微妙现法,是最真实的法相,可是这个法相却没有任何世间相,无色声香味触法相,众生的七识由于无明遮障就不识这个涅槃妙心。在这个灵山会上,不但世尊的涅槃妙心时时彰显,大迦叶的涅槃妙心也时时彰显,乃至于无数人天大众的涅槃妙心也时时彰显。怎奈众生不识,心被无明障住了,灵性智慧开启不出来,慧眼不现前。只有大迦叶不愧为佛陀的第一大弟子,懂佛的心,见佛陀手拿花朵示众之时,慧眼觑破佛陀的妙精明心,于是微笑起来,自己的妙精明心也被佛陀看透,师徒之间就有了心的交流,心心相印,不用文字语言。禅宗妙法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传授完毕。后面世尊又说了一段话:“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p><p class="ql-block"> 禅宗之法为什么可以教外别传?因为传的妙心妙法,如果只能局限于文字语言,那就不妙了,妙心妙就妙在能在一切法中行,不挑剔任何法,妙心妙法非关语言文字,什么法上都行。清净的污秽的有声的无声的,有文字的无文字的,活灵活现在一切法上。</p><p class="ql-block"> 世尊四十九年用语言文字讲出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处处都彰显涅槃妙心,这是教门理门。这回世尊给大众示现个最直接的,最干脆的,最爽快地,直指人心的,一句话都不用说,就那么摇曳一枝花于大众面前。大众不知世尊葫芦里有什么药?想不明白。大迦叶不用想,一下子就顿悟了,这是意根顿悟。意识是渐悟,因为意识要想。凡是用想的,都不真。教外别传的法,就是不容你想,等你想的时候,涅槃妙心已经飞走了。</p><p class="ql-block"> 正法眼藏是什么意思?只有这只眼最正,其余眼都不正,生生灭灭的,无明烦恼的,自身不能独立的,非要有所倚靠的,肯定不正。藏,是含藏的意思,涅槃妙心含藏一切法的种子,能生成一切法,万法蕴含在其中。这就非常妙了,无中生有,幻化世间,让大众依靠和执取。</p><p class="ql-block"> 佛祖拈花一笑之后说道:我有一个能看到本质通达的智慧之眼,蕴含着无上的大智慧。有了这个智慧之眼,便可心思通达,拥有一颗清净之心。这种心十分的奇妙,有了清净之心,便可感受宇宙的奥秘,但是用语言无法形容,也无法传授。于经文典籍不同,我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现在我已将此心传授给迦叶。</p><p class="ql-block"> 佛陀传授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清净之心,更多的是拈花一笑迦叶给出了回应,证明迦叶本身就有那颗佛心。其他弟子虽然聪慧,但是没有佛心没有领略到佛陀的真正意思。但是迦叶不然,他能看出佛陀拈花一笑的意味,也能明白这里面所有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这句话是迦叶菩萨鸡足山等候弥勒佛出世入定前,传法于阿难尊者时道出的传法偈。这句话意味着这世间万法,虽然表面上是虚妄的,是变化的,但是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变的。不要执着于法的本来面貌去寻找法,没有真法假法一说。在修行这条路中,不要去追求法门,去体会自己的心,去由心去体会修行这条道路。在修行中,心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让内心平静,才能看到世间万物的本质,不被万物的表象所迷。</p><p class="ql-block">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这句话是“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入灭前传法于弟子商那和修的传法偈。这句话意思是,在传授给弟子法门时,是有具体的法门的,但是在传授之后,就没有具体的法,法是不固定的。在修行这条路上,每个人都需要自行领悟,不能依赖外界的传授。领悟之后就会发现,法无固定性,是变化的。不论是各种道路上,我们都要去学会自省自悟,不能过多的去依赖于外界的传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领悟更多的知识能力。一味地去依靠外界的帮助,那我们自身得不到任何的成长,也就不能有所成就,有所建树了。</p><p class="ql-block">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这句话是商那和修在归隐之前,传法于弟子优波毱多时的传法偈。这句话的意义为所谓的法没有固定的本性,也不是众生的本性,就如同心一般,没有固定的自性,当传授心法时,说出来的便不是心法,心法是不可传,不可说的。没有人可以完全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这句话警醒了我们不要执着于万物的表象以及他们体现出的现象,要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因缘聚合所造成的。要去了解事情的本相,只有自己保持一个清净的内心,才能实现真正的内心自由,看到万物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禅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切不着,无用心处。有处用心皆是着相;无用心处,方是正用心。如僧问古德:本来面目如何用心参?答曰:本来面目无你用心处!“参”正是用心处!问曰:如是无用心处,如何用心?答曰:无处用心,方是正用心;有处用心,皆是着相!问曰:无处用心,岂不落空?答曰:知落空者是谁?曰:是我也。曰:此既是你,岂落空?问曰:即将此知落空者为我可否?答曰:不可!问曰:为甚不可?答曰:金屑虽贵,落眼成翳!</p><p class="ql-block"> 再如,真觉禅师与侍者同阅《楞严经》,至“我若按指,海印放光”处,侍者问云:此意作么生?师云:释迦老子好与三十棒!侍者云:有何过患,要吃三十棒?师云:要按指作么?!侍者云:争奈暂时举心,尘劳先起!师大喝云:亦是海印放光!侍者大悟云:啊!多年来只以心起便是尘劳妄念,不知原是海印放光!原来在于日用、应缘、接物时粘着不粘着。若粘着,海印放光即变成尘劳妄念;若不粘着,尘劳妄念即是海印放光。六祖云:“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憨山大师释云:“所言转识成智者,别无妙术。但于日用念念流转处,若留情念系着,即智成识;若念念转处,心无系着,不结情根,即识成智。则一切时中常居那伽大定矣!”又憨山大师梦升兜率,弥勒为说唯识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p><p class="ql-block"> 达摩大师云:迷时色摄识,悟时识摄色;但得本,不愁末。直指见性,如自真肯不疑,必然通身放下,寓定于慧,于日用中死心帖帖地毫无粘滞。纵或习染深厚,一时不能净尽,遇个别境缘尚有起心动念处,但前念才起,后念即觉,不至徘徊不去,留连忘返。再经绵密打磨,不断锤炼,必然“皮肤脱落尽,惟露一真实”,不愁不神通大发。</p><p class="ql-block"> 所谓“禅”者,即是本来面目、真如佛性、涅槃妙心:我人于不思善、不思恶,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虽空寂无念,而非如木石,灵知了了,即是本来面目。我人能于日用中,透过相见性,不为相所转;识得一切事物、任何相用俱是性的显现、心的妙用,只利物之用,而不为物所用,即为明心见性。古德云:拈一根草,即丈六金身,即是悟后的注脚,切不可作奇特玄妙想。因奇特玄妙本身即是妄想,非但障自悟门,不得明心见性,而且有入魔之虞。须知一切神通玄妙,均以明心见性为基础。只要于悟后,勤除五盖,即财、色、名、食、睡,不受一切受,自然水到渠成,六通齐发。</p><p class="ql-block"> 佛说:众生皆具涅槃妙心,为何流浪生死?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本具涅槃妙心,本不生不灭,性净妙明真心,永恒常住法身慧命。然而,由于无明无知,众生无法领悟这一点,被迷惑所缠,心随六道缘起缘境,流浪生死苦海。在生死苦海中,众生以贪嗔痴为伴,不得出离生死轮回。由于烦恼业障,因果报应相牵扯,心无自主能力,流浪无边无际生死苦海。幸得释迦牟尼佛法正在住世,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应思六道轮回之苦,学佛修行,发菩提心,修解脱道,生出离心,出离无边生死苦轮。</p><p class="ql-block"> 无论出家在家,都要有出离心,出烦恼的家,出贪欲的家,出情执的家。即看破世情,即因缘和合而生,即怨憎会,即爱别离,即生老病死苦。即缘生即有,缘灭即空,无,一切万法皆是暂时有,一切万法尽无所,一切万毕竟空寂,一无所得。不染世间情,不染世间缘,应修出世法,出离贪嗔痴,广开佛智慧,入佛知见,出离无明家,一切无明烦恼愚痴迷惑尽破除无余。不执着,情执空,妄想灭。所以,看破放下,看破即大智慧,放下当下自在解脱,也就是究竟涅槃。</p><p class="ql-block"> 究竟涅槃为一种出离轮回的状态。诸佛并不出现于尘世,也不完全处于涅槃寂静之中。他们通过觉悟本来具备的真心而得道,真心是无形的,无形的东西也就没有出没。诸佛只是根据有心的众生,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令其看见佛的报化之身。凡有所见闻,都是众生心中呈现的影像而已。究竟涅槃的象征意义非常深远,它不仅代表了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也象征着彻底的解脱和永恒的宁静。对于追求心灵解脱的人来说,究竟涅槃是一个永恒的向往和目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