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的美篇

初学者

<p class="ql-block">阿思根将军(1908-1948)</p> <p class="ql-block">巴音图缅怀阿思根将军文章(1983年内蒙古日报第三版)</p> <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1日内蒙自治政府成立,部分政府组成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日报》1948年2月1日头版报道阿思根将军逝世消息。</p> <p class="ql-block">阿将军和夫人合照</p> <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初,阿将军追悼会现场照片</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第二师、直属炮兵团联手,配合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p> <p class="ql-block">阿将军骨灰安放前家属和部分工作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b>四千里迁移慰忠魂【1】</b></p><p class="ql-block">——阿思根将军骨灰安放纪实</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杰出的军事家阿思根将军逝世77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缅怀革命烈士阿思根将军。</p><p class="ql-block">阿思根,1908年1月出生在通辽市(原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腰里毛都村。原名阿拉坦仓,汉名李友桐,蒙古族。上世纪20年代.阿思根求学于郑家屯第八中学和北京蒙藏学校,后因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先后被两个学校除名、辍学回家。阿思根1932年加人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30年代他曾两次留学日本,学习军事,1938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参与组建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阿思根任内防部部长,东蒙古自治军司令员。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委会常委,辽吉军区蒙汉联军司令员,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副司令员兼兴安军区司令员,兴安省政府委员,内蒙古自治政府委员、军事部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候补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革命武装力量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之一,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率部转战内蒙古东部大草原,打败日本侵略者,清剿叛匪,改造旧军队,打击蒋匪蒙奸,为建立和扩大人民武装力量,保卫人民政权,保护人民胜利果实,英勇奋斗,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48年1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0岁。</p><p class="ql-block">1983年3月13日,阿将军的夫人达莱芙在呼和浩特逝世。同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阿将军骨灰迁移,到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现内蒙古自治区革命烈士陵园)安放;迁移工作责成内蒙古军区牵头完成。对内蒙古军区来说,这是一项严肃而且重大的政治任务。内蒙古军区将这一任务落实到父亲身上,指定父亲全权负责,由军区、内蒙党委组织部和内蒙自治区老干办有关部门人员协助,阿将军亲属参加,组成工作组,完成好迁灵工作。</p><p class="ql-block">从乌兰浩特市启灵到呼和浩特市革命烈士陵园安放,全程2200多公里,迁移和安放一顺进行。</p><p class="ql-block">时间紧、任务重,逝者离世年代久远,情况不明,加之父亲已经离休两年,近70岁,因此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上世纪40年代,我的父亲和阿思根将军接触过多次,“八·一五”解放后,在他身边工作了两年多。父亲讲:“此事于公于私,义不容辞。”</p><p class="ql-block">父亲把完成任务的经过,用日记的形式,完整的做了记录。今日发表这个记录既是缅怀阿将军,也是缅怀我的父亲。同时以事实传承一段历史;并以正视听:多年前,我亲自在网上见过,有人发博文自称是阿将军骨灰迁移的负责人,还给大家讲“情况”。这事毕竟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完成任务一丝不苟,传与后人也要分毫不差。</p><p class="ql-block">阿思根将军的生平,在他的追悼会悼词上、骨灰安放仪式讲话上、东北民主联军领导唁电上、内蒙古自治政府党政军领导的题词、挽幛、挽联上已有评价。本文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缅怀阿思根将军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他值得学习的方面很多,这里着重突出强调一下他的政治立场和军事才能。</p><p class="ql-block">一、政治立场</p><p class="ql-block">1.受“5.4”运动的影响,阿思根求学于郑家屯第八中学和北京蒙藏学校期间,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接受马列主义启蒙教育。</p><p class="ql-block">2.阿思根1932年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p><p class="ql-block">3.受内人党组织派遣,打入伪满军队。秘密动员伪军 开展反满抗日斗争</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1日,伪满陆军兴军官学校爱国师生,在撤退至王爷(今乌兰浩特市)南葛根庙时,杀死日本军官,毅然举行武装起义,迎接苏蒙联军,史称“八·一一”起义。</p><p class="ql-block">"八·一一”起义不是偶然的,而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反抗日寇殖民统治,寻求民族解放的革命行动。阿思根在伪满陆军兴安军官学校任战术教官(1941-1942年)期间,在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师生中进行启发教育,唤醒广大师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为日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下了基础。八.一一”葛根庙武装起义,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民族压迫的一次集中爆发,它为内蒙古民族解放斗争写下了光辉一页。</p><p class="ql-block">4.解救八路军干部胡秉权。1945年12月,八路军干部胡秉权在进入突泉县开展工作时被国民党光复军扣押。阿思根将军听到情报,没有一刻犹豫。他立即率领部队赴突泉县,成功解救胡秉权和10名八路军战士,并解放突泉县城。胡秉权是第一批进入东蒙的共产党干部,被任命为解救他的东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1师政治委员。日寇投降,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争夺东蒙,阿将军态度鲜明。</p><p class="ql-block">5.坚决拒绝了国民党妄图用高官厚禄对他的拉拢,表现了坚定的政治立场。</p><p class="ql-block">6.配合友军解放西满六县。1946年1月2日,嫩江一支队夏尚志司令员给阿思根来电话说:白城子危急,望你部火速派兵支援。阿思根闻讯后,立即命都固尔扎布率部出发,向白城子进军。3日,都固尔扎布与夏尚志会见时,白城子已被国民党光复军占领。当时决定,以夏尚志司令员统一指挥双方部队与国民党光复军作战。经过两个多月的联合作战,解放了白城子、安广、泰来、开通、镇东和瞻榆六县,共歼敌600余人,其中,民警总队一支队歼灭敌人130余人,缴获了许多轻重机枪。这次联合作战有重要意义:击退了国民党光复军的疯狂进攻;清剿了土匪,巩固了西满军区后方,阻止了国民党光复军的北上;保证了王爷庙的安全和白阿线的畅通。提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增进了对友邻部队的团结。</p><p class="ql-block">7.1946年1月,应吕正操的邀请,阿思根将军赴双辽,签订“吕(正操)阿(思根)协定”主要内容:第一,东蒙自治军各部队接受西满军区领导和指挥,西满军区派政工人员任东蒙自治军各级部队政委、指导员。第二,西满军区保障东蒙自治军的武器弹药和其它给养。</p><p class="ql-block">8.按1946年“4.3”会议决定,阿思根坚决拥护、支持、配合解散东蒙地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撤销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p><p class="ql-block">9.1946年5月2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阿思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正式党员。</p><p class="ql-block">10.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阿思根从前线返回,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同年7月发文《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人民的帮助》,热情地赞颂了党的民族政策。这次会议中有路线斗争,阿将军坚定不移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p><p class="ql-block">二、军事才能。</p><p class="ql-block">1.解放突泉县,只用少数部队奇袭有1000多国民党光复军的突泉县,解放县城,解救出胡秉权和10名战士。</p><p class="ql-block">2.在日寇投降,东蒙地区出现敌我各方力量均未及的“真空”状态之际,采取“”大口吞进,慢慢消化”的方针,在东四盟组建了五个骑兵师,通过整编、清理、改造和镇压叛匪,纯洁了队伍,这支民族武装经受了剿匪和解放战争的严峻考验,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改造是成功的。</p><p class="ql-block">3.1946年4月下旬,阿思根指挥骑兵1师第1、2、3、4团、哲里木 盟6支队、扎特旗民警总队,配合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蒙汉联 军28团,在景星县、扎赉特旗、西科前旗等地作战数次,消灭了以宋桐山为首的国民党挺进军第7旅,共打死打伤敌人1429人,俘虏281人,缴获各种炮5门,轻重机枪27挺,军马350匹。我骑兵第1师付出了伤亡53名指战员的重大代价。8月,全歼了窜进泰来县境内的以“十八省”为首的大股土匪。9月,消灭了人侵西科中旗境内的国民党 苏和巴特尔匪部,打死打伤敌军250人。10月,平息了以白天柱、唐双喜为首的索伦叛匪,枪决了匪首。为保卫王爷庙、保卫东蒙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4.阿思根将军三下哲盟</p><p class="ql-block">一次签订“吕(正操)阿(思根)协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两次与国民党蒋匪军作战,收复了失地,保卫了解放区。</p><p class="ql-block">5.作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的高级领导人,阿思根将军平易近人,作战勇敢,总是深入一线,不怕牺牲,有勇有谋,关心爱护部下,深受广大指战员的爱戴。从1945年12月到他去世的两年时间中,他有一半时间是在前线指挥战斗。</p><p class="ql-block">三、四千里迁移慰忠魂(巴音图日记实录)——奉命迁移阿思根将军骨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幸,由于父亲的细心,从领受任务前发生的相关事情,到领受任务后至骨灰安放共二十多天,父亲对期间发生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作了日记。使这一重要事件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在这里能把它展示给大家,同时也留给历史和后人,前后共24篇日记(节选): </p><p class="ql-block">(1983年,以下同)3月9日 星期三 晴</p><p class="ql-block">……。下午,与白音布鲁格、罗旺扎布去看望阿将军的夫人达莱芙同志,兼看宝音达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15日 星期二 寒</p><p class="ql-block">早晨散步时,见陈时雨同志,他说阿将军夫人已于3月13日逝世了。我年轻时常去阿思根同志家,其夫人达莱芙是一个温顺、热情的人。我每年春节总是去拜年,唯今年没去。</p><p class="ql-block">阿将军夫妇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下午从老陈处借来阿思根逝世时的悼词,以备写历史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17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下午与陈时雨去都固尔扎布处,研究阿思根夫人达莱芙追悼会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18日 星期五 晴</p><p class="ql-block">上午去新城商店买料子,为达莱芙同志做挽联。</p><p class="ql-block">雅柱、宝音二人帮忙制作。</p><p class="ql-block">字样:蒙文 达莱芙同志千古!</p><p class="ql-block">下午送到老陈家。</p><p class="ql-block">3月19日 星期六 晴</p><p class="ql-block">上午九时去火葬场,向阿将军夫人达莱芙遗体告别。</p><p class="ql-block">还是阿将军在人民当中有一定威望。今天许多四十年代的老同志都来参加告别式。</p><p class="ql-block">3月22日 星期二 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下午王海山、都固尔扎布二位来谈两件事:一是纪念阿将军文章;二是四月开会研究1师历史事。</p><p class="ql-block">……。然后去阿民处,与陈时雨、阿民、都固尔扎布共同研究为阿(思根)写的纪念文章。请阿(民)修改,阿说目前为东院首长写文章,没时间改。</p><p class="ql-block">听说,组织上要我去兴安盟取回阿将军骨灰,我觉得应该派现职的人去合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4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上午希达同志来电话:麻烦你,军区委托你去乌兰浩特迁移阿思根将军的遗骨。我答应了。</p><p class="ql-block">阿将军对党对人民是有功劳的,无论组织关系,个人关系都应该去。迁移也是阿将军的家属和老同志们的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5日 星期五 晴</p><p class="ql-block">上午与刘瑜同志去自治区老干领导小组,和郑志铭、刘淑清碰头,研究去兴安盟搬迁阿思根将军的遗骨事。此时阿的三女儿阿琳高娃也来了。</p><p class="ql-block">他们提出来,这件事应由军区牵头,因为阿将军是军区副司令。有道理。</p><p class="ql-block">但军区的意思是军区和政府共办。</p><p class="ql-block">决定27日上午七点出发去兴安盟。</p><p class="ql-block">下午弄来了五合板及装箱板,175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6日 星期六 晴</p><p class="ql-block">宝彦来电话;办公室告他跟我去兴安盟,我说不必了,因为刘瑜忙了两天,突然换人恐引起误会。</p><p class="ql-block">下午老干办陪干事和陈时雨同志来了,送来阿将军照相;同意按烈士办。</p><p class="ql-block">晚上9点多阿将军的三女儿阿琳高娃和赵振北的儿子来了,我把照相交给了他。她想在安放仪式上多请一些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7日 星期日 晴</p><p class="ql-block">早七时三十六分,乘火车前往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同行的有:阿将军的女儿思新高娃(贵州)、阿琳高娃(天津)、巴特尔(阿巴嘎旗体委)、昭日格图(师范学院老师)、郑志民(内蒙党委组织部)、刘瑜(军区政治部落办)。</p><p class="ql-block">目的:搬迁阿将军骨灰至呼市青山公墓安放。</p><p class="ql-block">至北京间白天行车,一路展望铁路两旁大好风光,心情爽快。</p><p class="ql-block">每到大站就下车散散步。</p><p class="ql-block">到青龙桥特地到山坡瞻仰了詹天佑先生的墓。据说“文革”中叫红卫兵给砸了,现在的是重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8日 星期一 晴</p><p class="ql-block">车上一路与内蒙科技局的宝彦同志和老郑、老刘聊天。</p><p class="ql-block">赤峰站宽敞、干净、服务周到,给人好感,我表扬了站长。</p><p class="ql-block">晚上九点四十到达白城子,有军分区、盟公署派来的福田、金科长迎站,换乘大轿车到乌兰浩特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9日 星期二 晴</p><p class="ql-block">上午盟委宋秘书长、盟公署高秘书长、分区树副司令前来招待所,开了会。</p><p class="ql-block">我谈了谈本次来乌的目的。</p><p class="ql-block">他们谈了初步安排情况。</p><p class="ql-block">安排了活动计划。</p><p class="ql-block">我强调墓地一定要准确无误,仪式要简单,人数要少,注意政治,不搞迷信。</p><p class="ql-block">晚上分区孙方政委等几位领导同志前来看望。</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去墓地观察,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认定墓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