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香红系列品种虽然有自然上色的良好基因,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碰到高温气候,上色就成为了难题,但难题总归要有人来技术攻关突破。高温气候将要来临,如何将我们正在推广的“香红系列”葡萄品种如何做到果粒均匀红透、糖度还能飙升呢?红色系列葡萄的色泽是衡量葡萄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这个品种能不能在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花青素(决定葡萄果实颜色的天然色素)的合成需要适宜的温度与充足光照。若葡萄出现着色不均、颜色暗淡或延迟变红、或者过度变紫等问题,往往与高温、光照不足或营养分配失衡有关。以下我们将从温度调控、光照管理、挂果控制三方面来分析原因,并初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每年并针对某一个新品种做一些科学处理的规范安排,并进行随时修定,各合作单位和葡萄基地随时反馈信息,我相信种好一个新品种必须要靠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和葡萄种植户的积极参与科研攻关,我们要相信高手永远在民间。 </p> <p class="ql-block">一、光照</p><p class="ql-block">1、关键问题: </p><p class="ql-block">a高温强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白天气温超过36℃时,葡萄叶片为减少水分蒸腾会自动关闭呼吸气孔,这样一来就抑制了葡萄的花青素合成,影响葡萄上色。 </p><p class="ql-block">b枝叶过密:葡萄果穗被叶片遮挡住,无法接受直射阳光,导致“阴阳面”(一面红一面青);或过早被强光照照射,葡萄过早被应激反应提前上色,但后期的高温又影响着色,导致“蛋黄派”出现。 </p><p class="ql-block">2、解决方案: </p><p class="ql-block">a套袋遮阳</p><p class="ql-block">在葡萄膨大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套袋遮阳,不让阳光直射果面,减少“蛋黄派”的形成,等到葡萄开始转色时,拆除纸袋,并摘除果穗周边老叶,避免叶片重叠遮光。 </p><p class="ql-block">b对生长过旺的新梢进行摘心(掐掉顶端嫩芽),或喷施“芸怪怪”葡萄营养转移剂300倍,控制嫩梢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穗上色均匀。 </p><p class="ql-block">2、架型调整 </p><p class="ql-block">a采用“飞鸟架”“平棚架”等棚架,让果穗自然下垂,接受更多侧面光照。 </p><p class="ql-block">b在葡萄树两边铺设设80厘米宽的厦门产的“当盛”牌漫反射型反光膜,将地面反射光聚焦到葡萄果穗背光面。 </p><p class="ql-block">3、科技补光 </p><p class="ql-block">a补光灯凌晨照射:在凌晨3点后用红色LED灯带近距离照射果穗(距离20-30厘米,持续3-4小时),可刺激花青素生成,能使果皮花青素含量增加40%。 </p><p class="ql-block">3、避坑指南 </p><p class="ql-block">a避免过度使用遮阳网:虽然能降温,但会减少光照总时长,建议仅在正午高温时段短暂遮阴。 </p><p class="ql-block">b反光膜要求:反光膜必须要用漫散射反光膜,并定期清洗1-2次反光膜,灰尘和泥浆会大幅降低反射效率。</p> <p class="ql-block">二、灌水</p><p class="ql-block">1、傍晚灌水凌晨灌肥:给葡萄“降温补水”。葡萄在夜间持续高温(超过25℃)时,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糖分,导致花青素合成受阻。傍晚灌溉既能降低土壤和植株温度,又能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营造“夜间凉爽”的小环境。 </p><p class="ql-block">2、具体操作</p><p class="ql-block">a傍晚灌水:夏季梅雨结束后,若预报当天最高温超33℃,选择在傍晚6-8点进行灌溉,最好用井水或泉水,避开正午高温,防止水分快速蒸发。如果用的是池塘水温度过高不利于降温和补水。</p><p class="ql-block">b 凌晨施肥:在高温季节晚上也是高温,葡萄根须停止吸收肥料,所以建议在凌晨池塘水温度降下来,土壤温度正好适宜根须活动时进行施肥。</p><p class="ql-block">3、灌溉方式:优先使用微喷灌(雾状水均匀喷洒)或滴灌(精准根部补水),既能控温又避免叶片积水引发病害。 </p><p class="ql-block">4、水量控制:以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为原则。若土壤过湿,根系缺氧会加剧落果,还可能因吸水过多导致果皮开裂(裂果)。 </p><p class="ql-block">5、注意事项 </p><p class="ql-block">避免大水漫灌或白天高温时段浇大水,否则可能引发根系损伤或日灼病。 持续监测夜间温度,可通过悬挂温度计或使用电子传感器,确保夜间温度≤25℃。</p> <p class="ql-block">三、控产</p><p class="ql-block">1、调整挂果量:给葡萄“减负升质” 。香红系列品种都是高品质为目标的新品种,早熟品种象:春香红、早香红、瑞香红都是要求精品率的,又是早熟品种,为了提早上市只能牺牲产量的,亩产量控制在3000斤左右,同步为上色和增加香味提供了保障;</p><p class="ql-block">中熟品种,象夏香红、巨香红,也是同样的栽培理念,亩产量控制在4000斤左右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晚熟品种,象脆香红、秋香红,虽然在实验和示范园中以高产量、全上色而著称,而我们倡导的严格控制在5000斤每亩的产量,又要高产又要上色好是我们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核心逻辑:一株葡萄的养分有限,挂果过多会导致每个果实获得的糖分和色素不足。尤其在高温下,叶片光合效率降低,必须“少而精”才能保证品质。</p> <p class="ql-block">四、物理和化学措施并进</p><p class="ql-block">1、物理三步曲:套袋、环割、反光膜,套袋和反光膜前文已解释,至于环割就是在葡萄主杆基部以上50-100厘米处进行环割树皮,深度以不伤木质部为准,可暂时阻断养分向下运输,使更多糖分集中到果穗。</p><p class="ql-block">2、化学三步曲:就是应用生物和化学产品进行灌根、喷叶、喷果的工作步骤,在拆袋后见上色后一周用“妮娜红”灌根型一瓶,配合其他如磷酸二氢钾和华夏红颜一起灌根,隔5-10天再灌一次; 同时用“妮娜红”喷叶型,配合杀菌剂杀虫剂对叶片进行混喷,浓度从低到高,由300-200倍进行喷施;在上色后15天左右(视品种早晚情况而定,用“妮娜红”喷果型,300倍-200倍单独多次单独对果面进行喷施。</p> <p class="ql-block">五、要点总结 </p><p class="ql-block">1、增光:修剪透光为主,反光膜/LED补光为辅,忌长期遮阴;</p><p class="ql-block">2、控温:夜温≤25℃是红线,傍晚微喷灌+通风是首选。 </p><p class="ql-block">3、减量:按“摘芽→摘穗→疏粒”三步精准控产,强树可配合环剥。 </p><p class="ql-block">4、改肥:对原用于阳光玫瑰葡萄的硝基型肥料改用硫基型,改变特种肥的用法,选择专门用于红色系列的特种肥料,如华夏红宝石、华夏红颜等氨基酸为主;</p><p class="ql-block">5、监测:定期用糖度计检测果实,一般情况,当可溶性固形物达16%以上时,着色会显著加快。 </p><p class="ql-block">通过以上管理,即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高温天气,也能让葡萄“红得透、甜得足”,同时围绕上面的管理要点,各种植户灵活掌握时间节点,灵活互配用肥方案和调节剂方案,寻找到每一个香红系列的上色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