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中学多维初中部初2023级14班 周璟让 歌乐山的晨雾裹着松针的苦涩将青灰色石阶晕染成水墨长卷,铁门 上"香山别壁"回字已锈蚀如泪痕,巴洛克式拱顶却仍傲慢地刺向天空。 指尖抚过铸铁雕花的瞬间,寒意顺着掌纹渗入血脉——1943年的秋风似乎仍在此地盘旋,将白驹将军的避暑别苑化作囚禁叶挺的牢笼。门环撞击声惊起一群灰雀,扑棱棱的振翅声里,我看见历史抖落了满身尘埃。<br> 穿过拱廊,霉味儿混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缠住呼吸。暗室中央的"老虎凳"像头蜷伏的兽,铁钉在射灯下泛着冷光。墙面层层叠叠的抓痕宛若泼墨山水,深褐色印记里凝固着无声的嘶吼。展柜中《挺进报》的银字在玻璃下倔强凸起:"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讲解员的声音突然哽咽,恍惚间,皮鞭抽破空气的声音与铅字落地 声交织成惊雷,震碎了满室死寂。 石阶上的苔藓在鞋底发出细微呻 吟,寒意顺着裤管攀爬成荆棘。三平米的囚室像倒扣的棺材,石缝里渗出的水珠滴入陶碗,奏着永不停歇的丧钟。蜷在潮湿稻草上的影子,是否曾在黑暗中数着水滴等待黎明? 攀上陡阶时,一束天光劈开阴霾,四米高墙切割的苍穹下,铁丝网将阳光筛成碎银。古槐树干上嵌着弹头,在年轮里长成琥珀色的眼睛。1949年11月27日的寒风仍在回响,三百多具躯体在此绽放成红梅。指尖触碰树皮,忽闻蝉鸣----原来死亡洗灌的土地上,生命仍在倔强地抽芽。 暮色漫过花岗岩碑刻,将《黑牢诗篇》镀成青铜。指尖抚过"为了春天不来监狱"的刻痕,粗粞的触感如触摸峥嵘岁月。晚风卷起松涛,蒲公英夹着气流升腾,带白色火焰般的浅球,飘向山下璀璨如星海的洪崖洞。 长江索道划过夜空时,万家灯火正将山城熔成金红色的琉璃。解放碑的钟声与七十二年前的枪响在时空中共振,飘逸于轻轨穿楼的霓虹里。《红岩》书页被风吹得哗哗作响。那些凝固在香山别墅砖缝里的呐喊,此刻化作洪流,冲刷着每个驻足者的灵魂。暗夜里的追光者从未离去,他们化作了满城灯火,化作了人间星河。 点评:这篇游记以白公馆为载体,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悟力与文学表现力。作者巧妙运用多感官描写,将历史场景生动再现;通过时空交错手法,让往昔与当下形成震撼对话。意象运用尤为精妙,"铁丝网筛碎的阳光"等象征既呈现历史沉重,又彰显生命坚韧。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与"满城灯火"的升华结尾,使文章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全文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是一篇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