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退休了,重走来时路。</p><p class="ql-block"> 于是,利用这次退休回达州的机会,我重新踏上了四十多年前初入职场的道路。当年,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考干参工,后考读的西南政法大学。初入职场</span>被分配到邻水县丰禾区税务所工作,负责复兴乡、长滩乡和大石乡等地的税款征收,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三个年头。那时征收农业税是主要任务,印象深刻的有屠宰税、烟叶税、农产品税和营业税等税种。如今,中国征收了千年的农业税,早已免征多年,丰禾镇的税务所也合并到了县城,曾经居住的地方已拆迁建起新楼,但记忆中的景象依然清晰。</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丰禾镇人民政府门口,看到墙上醒目的标识以及红色横幅装饰,让人感受到政府机构的庄重与喜庆氛围。昔日的老同事老朋友甘泉波陪同我一起重温旧地,我们在镇政府前合影留念,感觉又回到了那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丰禾,我曾分别两次再回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我己结婚生子,带着爱人和儿子一起,让家人陪同着,来看看自己最初参工奋斗的地方。丰禾的老石板桥那时还在,刚巧在旁边的码头遇见打渔船,正在出售河中捕捉到的二斤多重的野生青波鱼。我知道天然生长的青波鱼的珍贵,立马购买下来,午饭时带到老街饭店加工,记得加工费仅仅只支付了5元,老街饭店老板按当地传统手艺做出的鱼,却有趣有味的特么好吃,爱人和儿子说再也没有吃到这么鲜美可口的活鱼,这美味和美好让爱人和儿子记忆了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在邻水出差,老同事老朋友张斌陪同我抽半天空闲,来到丰禾走走看看。那时丰禾有一个丰禾地方税务所,一个丰禾国家税务分局,我不知道哪个单位算是自己当初工作的单位,所以,分别在两家税务单位门前留影纪念。张斌说,当初的同事大多在国家税务局工作,你原工作的单位应该是丰禾国家税务分局。这次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张斌己不幸意外去世,愿他一路走好,忆起故人希望活着的人们生活的更加精彩。</p> <p class="ql-block"> 沿着清澈的丰禾河边漫步,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这条小河承载了我对自然的美好记忆,不仅在这河水中学会了游泳,也是当年忙碌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依旧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 我那时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现在拆迁改建为东河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它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中心,更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这里的红色横幅与周围灰色墙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社区建设的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长滩乡不通公路,从丰禾步行一个半小时,乘摆渡船,才能来到长滩街上。走进长滩社区总支部委员会的办公地点,玻璃门上的文字标识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老渡口仍在,但没有了摆渡船,赶场日依旧是2、4、8,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曾经最为偏远的大石乡,现已改为凉山村委会。记得当年从丰禾出发徒步爬山三个半小时才能到达乡上。冬天的大雪美景至今难忘,</span>那山雪的美景数十年扎根脑海,挥之不去,一直想写下这《梦中的雪》,怀念那段艰辛且美好时光。这次重走来时路,开车导航找不到大石乡,只能通过询问当地人才得知其名称变更情况。尽管如此,赶场的传统依然保留至今,每到3、6、9的日子,村民们仍会聚集于此交流互动。这次恰逢赶场日来到凉山村,依稀回到了四十年前来收税的场景,唯一不同的是从那时的未来开车前来。</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我这辈子迄今为止,一天走的最远的路,就是在这里,长滩和大石乡间,翻越多座深山,走乡串户收税和服务,一天步行走了一百二十余里地,自己这一记录保持了四十年,到现在依然没有打破。</p> <p class="ql-block"> 丰禾镇古朴的石板桥没有保存下来,有些许遗憾。驻足远望,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河岸边大小不一的石块点缀其间,宁静而美好。我坐在石板桥旧址的一块大石头上休息,感受着自然的气息,仿佛回到了那个独自翻山越岭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一起参加工作的老同事,知道我重返邻水,相约欢聚一堂,在一处传统中式建筑前,我们一行人留下了合影。红灯笼高高挂起,绿植装点四周,节日般的氛围让人倍感温馨。六位朋友站在一起微笑拍照,轻松愉快的画面定格了这一刻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次退休重走来时路,不仅让我重温了过去的点滴,更深刻体会到祖国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编写此文寻找配乐时,翻找到既是好友也是同事的李舒分享来她演唱的《蜀道向天开》,我又是在蜀道集团退休的,这四十年的交通变化,从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配上此音乐就有特别的意义和韵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6日</p><p class="ql-block"> 记于成都锦润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