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三八线

愚乐

<p class="ql-block">一条三八线,半岛分两家。</p><p class="ql-block">这条“三八线”,把同为一个民族的人民分成了不同的两个国家,让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山河破碎,骨肉分离,长达70多年。至今,这条三八线如鲠在喉,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始终疼痛在朝韩人民心中,成为了两国人民永远解不开的情节。</p><p class="ql-block">“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把敌人赶回三八线”。记得从小时候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永远教育和鼓舞着我,《英雄儿女》、《上甘岭》等电影上的画面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硝烟已经散尽,</span>回顾当年的历史,亲临曾经炮火连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战场,从不同的角度来目睹</span>战争的残酷,感受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今年4月15日,有机会去韩国旅游,更有参观三八线的安排,这也是多年的期盼,实现这一向往已久的心愿,让我十分激动。</p><p class="ql-block">从威海石岛坐客轮到韩国约需12小时,客船晚上开航,第二天早上可以达到。</p> <p class="ql-block">一夜的海上漂泊,天气变化无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狂风大浪。</span>有时晴空万里,月光皎洁,霞光四射,波光粼粼,<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天一色;</span>有时风雨交加,暗潮涌动,波浪滔天。看看大海的宽广,听听大海的声音,感受大海的博大深邃、海纳百川,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很多,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客轮停靠在了韩国的仁川港。</p> <p class="ql-block">仁川港,熟悉、陌生又恐惧,看到仁川港就像缓缓翻开一本厚重的故事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仁川港的防波堤上,咸湿的海风里,吹过的都是历史的潮汐。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港登陆,</span>发生了一场惨烈的仁川战役,彻底改变了朝鲜战争的整个进程,也决定了韩国和朝鲜这两个国家未来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月尾岛是仁川登陆战的前哨地,当年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美国陆战第一师、韩国陆战第一团和261艘军舰,首先在这里登陆。</p> <p class="ql-block">韩国导游身着韩服,以高规格的礼仪欢迎和接待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韩国人民的好客和热情服务。</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解韩国的地理、历史,讲解<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土人情与礼仪,对</span>著名的旅游景点都进行了介绍。还对我国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韩国的区别作了解读。</p><p class="ql-block">具了解,该导游是一位优秀的专业导游,并在我国上海工作两年,对我国的语言和文化都非常熟悉,从她的讲话中,就能感觉到文化知识的丰富。</p><p class="ql-block">期间,我们参观了景福宫、清溪川、青瓦台等许多旅游景区,游览了韩国高丽人参、海苔、化妆品等土特产商场。</p> <p class="ql-block">龙山国防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首尔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的行程,大巴车从首尔出发,由南向北,沿着“自由路”,前往著名的三八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上,</span>导游在介绍三八线时,讲了一些让人非常感动的故事,但避开了朝韩两国存在的矛盾和关系,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具了解,到现在韩国仍称朝鲜为北韩,朝鲜称韩国为南朝鲜。我的理解同为一家人,在他们心里从来没有分开过,也期盼早日统一,早日团圆。</p><p class="ql-block">车辆离三八线越来越近,乘客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导游一再交代游览三八线的种种规矩和要求。比如要庄重严肃,不要打闹,嬉戏,不要得意地挥手,更不要做一些奇怪的动作。比如拍照时,不要伸出手“ok”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胜利者</span>的姿势,要伸出手作祈祷的动作,祈祷世界和平,祝愿南北早日团圆。</p> <p class="ql-block">临津阁</p> <p class="ql-block">车辆很快来到了京畿道的临津阁。这里留下了朝鲜战争中很多的遗物和痕迹。临津阁由北韩纪念馆、统一公园和各种纪念碑组成。每一处遗迹,让过去的战争场面浮现眼前;每一个故事,让我真正体会到悲欢离合,民族痛苦的深切感受,令人断肠……。</p> <p class="ql-block">临津阁的广场中央,有一列战争年代的火车头。炮弹穿透厚重的铁皮,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可以想象当时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它像一头受伤的雄狮在呻吟,告示后人战争的残酷性,远离战争,走向和平。</p> <p class="ql-block">而被炮火炸毁的断桥,原状原貌,静静的卧在临津河面,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悲惨的岁月。</p><p class="ql-block">导游讲述了一列火车被炸却英勇退回韩国的故事,即“不屈号列车”。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几天,一列载有韩国士兵、政府官员和难民的火车试图从朝鲜境内南撤至韩国,当列车接近临津江铁路桥(三八线附近)时,朝鲜军队已紧追不舍,韩军为阻止敌军南下,决定炸毁桥梁,列车在桥梁被炸的瞬间冒险冲过,部分车厢成功脱险退回韩国,其余车厢则坠入江中或落入敌手,故事充分体现了“绝境中的抗争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火车头的左侧,有一座木板桥,一端连着朝鲜,一端连着韩国,长83米,这是1953年朝韩战争停战协议签署后为双方交换战俘铺设的。当时约13000多名战俘高呼“自由万岁”,从这座桥回到了韩国,由此得名“自由之桥”。</p> <p class="ql-block">“自由之桥”的旁边,就是大理石建成的望拜坛。这是许多亲人尚在朝鲜,骨肉分离的人们在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时,面朝故乡,祈福祭拜的地方。盼望有朝一日,亲人早点团圆相聚。</p> <p class="ql-block">临津阁悬挂着一口厚重的大钟,名为“和平之钟”,是从战场上收集的废旧钢盔和枪炮子弹铸造而成,其用意我想应该是远离战争,祈求和平吧。</p> <p class="ql-block">往右挪步,一座浮雕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允许南北家属会面的珍贵历史时光。一对离散夫妻,两人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不舍松开。不难想象,在漫长的阻隔中,那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给多少人造成了穿心透骨的痛。</p> <p class="ql-block">被阻隔在三八线两侧的离散家庭几十年渺无音讯,望眼欲穿。为了团聚,韩朝双方很多离散家属从少年等到青年,从青年等到中年,从中年等到老年。黑发变白发,直到故去,仍未能与亲人相见,留下终生遗憾。</p> <p class="ql-block">我想,骨肉分离之痛与对和平深深的企盼是何等让人煎熬,总要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与慰藉吧。毕竟,望乡二字,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p> <p class="ql-block">一条三八线,就是一段残酷悲壮的历史,它写满了战争、分裂和痛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p><p class="ql-block">祈祷三八线早日褪去神秘的面纱,永远闪耀着和平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