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三国,悟世事》五

绵羊

<p class="ql-block">三姓家奴 男中败类</p><p class="ql-block">---读三国 悟世事之五</p><p class="ql-block">杨惠卿</p><p class="ql-block">读罢《三国演义》的前二十回,我就在想,如果有人就像《随唐演义》把那个年代里的优秀名将排个“隋唐十八条好汉”的话,《三国演义》里的第一条好汉那是非吕布吕奉先莫属。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三国演义》里有名有姓的武将一共是436名,其中前十条好汉分别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许禇、黄忠、庞德、颜良。而吕布吕奉先也是稳稳地头把交椅。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将,不仅没有做出一番应有的事业,却在前二十回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且还落了个“三姓家奴”的恶名,不能不说是他自己的悲哀。 </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里的第三回吕布就出现了,原是荆州刺史丁原的义子。董卓部下李肃和吕布是同乡,得知吕布的性格,就献计用黄金和明珠玉带及一匹“赤兔”马说反了吕布,还买下了丁原的人头,为感激董卓又给董卓做了干儿子,成为实实在在的“三姓家奴。” 吕布最风光的时候是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他作为董卓的大将为董卓站台守擂,那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神气?“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呑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何等的威武,何等的雄壮!虎牢关前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吕布先与张飞连斗五十回合,关羽上前两个打一个,又战三十回,吕布居然不败。吕布在兖州一人独战魏国六员顶级猛将,还能全身而退,可见吕布之厉害。辕门射戟更展现他超一流的箭术。所以,吕布的“三国第一猛将”形象是响当当的。 </p><p class="ql-block">尽管他所投靠的董卓也是窃国大盗,但如果能从一而终,也不枉是好汉一条。但当他看到了貂蝉后却见色起意,为了把这个美女揽入怀抱,竟然把干爹董卓也杀了。虽说当时各路诸侯风起,尽管他也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坚不摧,攻无不克,其间也确实打了不少的大胜仗,甚至差一点让曹操都死于他的画戟之下。如果不是典韦以死相救,恐怕三国的历史就要重新写了。但由于他的那种见利忘义,有勇无谋的性格,谁都不敢接纳他。先是逃上关去投袁术,袁术怪他反复不定拒而不纳;接着去投袁绍,袁绍接纳后,吕布自以为得意,傲慢手下,袁绍就要杀他,他只好去投张杨,在张杨部遇到了一位忠实的朋友陈宫。到后来也只好在陈宫的帮助下,游窜于各个城池间,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居所。最后,还是被曹操杀死在白门楼下, </p><p class="ql-block">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子汉,活在世上就需要有一股子志气,有那么一股子劲,这样才能立于世间,即使是成就不了大的事业,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无败涂地的人。按说,吕布的先天条件是不错的,如果不是他自己的那种反复无常,傲气使然的性格,是绝对不会遭受那样的下场的。 趋利无常,为人大忌。 吕布的故事,其实也为我们揭示了职场与为人处世的诸多道理。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职场就是各个势力的阵营,而吕布频繁跳槽且每次跳槽都伴随着背叛,这在职场中是极其不可取的行为。如今的职场,忠诚与稳定性依旧是许多雇主看重的品质。频繁地背叛旧主、追逐利益,会让自己在行业内的口碑受损,如同吕布被贴上“三姓家奴”的标签,使得其他势力对其心存疑虑,不敢重用。哪怕能力再出众,也难以获得长久且稳定的发展机会。 </p><p class="ql-block">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吕布的傲慢自大也使他失去了许多潜在的助力。在袁绍麾下时,他不把袁绍的部众放在眼里,肆意傲慢,这无疑是在自毁人脉。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尊重他人、谦逊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吕布不明白这个道理,最终在困境中孤立无援,只能四处逃窜。 </p><p class="ql-block">此外,吕布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谋略。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与美色,被一时的欲望冲昏头脑,而忽略了更宏大的局势。在乱世之中,若想成就一番霸业,不仅要有武力,更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这就好比在当今社会,光有一身技能却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对行业趋势的洞察,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p><p class="ql-block">回顾吕布的一生,他就像一颗流星,虽然在三国的天空中曾闪耀出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但最终还是迅速陨落。他的故事警示着后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要坚守道德底线,培养忠诚、谦逊、有谋略等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走得更远、更稳,避免重蹈吕布的覆辙,不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结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