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1日,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我们在壶口瀑布风景区望河楼酒店享用完早餐后,在导游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王家大院博物馆的旅途。此行目的地距壶口约250公里,藏于群山环抱之间,风景秀美,却也路途遥远。抵达之时,正值正午,酷暑难耐,热浪扑面而来,或许是因山坳地形所致,更添几分闷热。就近在入口右侧一家饭店用过午餐后,我们便整装待发,兴致勃勃地迈向这座闻名遐迩的晋商大宅。在高大的王家大院碑坊前,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合影留念,定格下这珍贵的瞬间,也拉开了此次探访幽深宅院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博物馆,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是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由灵石望族静升王氏倾力建造的住宅建筑群。如今所见,多为清初遗存,占地达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逾32000平方米。整座大院坐北朝南,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拥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堪称北方民居建筑之典范,亦是晋商文化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建造始于明万历年间,彼时王氏家族初具财富,宅院随之扩展。至清康熙年间,王家已跻身显赫官商之列,遂开始大规模营建,先后落成拥翠巷、锁瑞巷、宜安院等建筑。雍正年间,王家在静升村北山坡筑堡建宅,崇宁堡、怀永图院相继问世。乾隆时期为建造高峰,拱极堡、和义堡、恒贞堡等相继落成。嘉庆年间,视履堡动工,并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竣工。然而自咸丰年起,王家逐渐衰落,至光绪年间已显败象,甚至开始变卖家产以维生计,如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嘉言便将视履堡约1.2万平方米的宅院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王家大院被分配给百余户村民居住。自1995年起,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大院修复工程正式启动。</p> <p class="ql-block">1997年,王家大院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迅速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与民居艺术的杰出代表,王家大院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更荣获“美丽中国文旅影响力品牌”称号,成为山西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亦是我们此次战友相聚三晋大地的重要一站。</p> 乔家与王家大院博物馆的主要区别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与乔家大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建筑规模、功能定位和文化内核三个维度:王家大院以官宅身份承载明清建筑艺术,规模达4.5万平方米并融合防御性布局;乔家大院作为晋商民居代表,以1.15万平方米的双‘囍’字布局展现商帮文化。两者虽同为晋商大院,却各具特色,而王家大院更显恢弘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博物馆,为官商家族,出过101位五品至二品官员,建筑等级符合官宅规制。乔家大院博物馆,以商业立足,仅因捐银获虚职二品官衔,建筑属民居等级。这种身份与地位的差异,也反映在建筑的形制与格局之中,王家大院更显恢宏气派,彰显出家族昔日的荣耀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走进王家大院,仿佛踏入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每一砖一瓦,每一雕一刻,都在默默诉说着晋商的辉煌与沧桑。这座民间大院以其宏伟的规模、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游览者。漫步在错落有致的院落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明清时期的繁华盛景。高墙厚瓦,固若金汤,不仅守护着家族的荣耀,更彰显了主人的威严与智慧。跑马道、拴马桩等设计,无一不体现出王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客人的周到考虑。其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些精美的雕刻作品。无论是门窗上的雕龙画凤,还是楼梯扶手的精美纹路,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年的风云变幻和家族的悲欢离合。此外,王家大院还珍藏着许多稀世之宝,如《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和清廷圣旨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王家的荣耀与地位,更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比乔家大院更值得一看,也让我们战友一行人在三晋大地上,感受到更深的历史回响与文化震撼。</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游览过程中随手拍摄的照片,愿与你共享这难忘而欢乐的时光。游览完王家大院博物馆,本次战友们相聚三晋大地圆满成功,期待2026年再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