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0年,上海市成功举办世博会,当时,曾经兴致勃勃地参观过一个南太平洋岛国联合馆,有瑙鲁、斐济、汤加、基里巴斯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晃眼功夫,十五年过去了,如今,我已退休5年有余,终于找准机会,跨海、登岛,去往那一片星罗棋布、海洋中的孤独净土,展开一次心心念念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庞洛邮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行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4月底,我们一行人经过准备,从上海浦东机场飞往新西兰奥克兰机场,再转机飞至斐济楠迪机场。从机窗俯瞰南太平洋,海天一色,湛蓝、洁净、纯粹,没有一丝杂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日下午,经过短暂休整,在斐济的劳托卡码头,我们登船,随后启程,共14天13夜,乘坐法国庞洛系邮轮:保罗·高更号。我们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路向东,途经南太平洋一连串的群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邮轮出港后具体行程是:第一站,我们先到达斐济的贝卡岛,走进文化村,观看当地人的火上行走表演。第二站,靠岸维提岛,我们游览了斐济首都苏瓦。第三站,我们到达瓦努阿岛的萨武萨武,探索原始丛林,领略纳泰瓦湾的美丽。第四站,离开斐济,一行人来到汤加瓦瓦乌群岛,远观卡帕岛燕子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经过几天时间的海上航行,邮轮及全体游客,成功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只见四周辽阔浩瀚,除了大海还是大海。接下来,原本要航行到达库克群岛,以及所属的艾图塔基岛,可惜海况不佳,无法上岸,邮轮只能穿行通过,也让我们的游程,留下一点遗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站,停靠法属波利尼西亚波拉波拉岛,参与水下项目,体验不一样的海岛风情。第六站,继续在波拉波拉岛游玩,上山下海,我们的旅程达到高潮。第七站,在塔哈岛附近的保罗·高更号私家小岛,来了一次不一样的赶海、游泳、烧烤、玩皮划艇。第八站,我们到达莫雷阿岛,登上这座大溪地姐妹岛的观景站,一览山海风光。第九站,在终点站大溪地岛码头离船,告别邮轮,完成整个航程,并且,还尽情游览了帕皮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此,在南太平洋的海岛航行完美收官,下船以后,我们的小团队又用一周时间,顺道游玩了新西兰南、北岛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游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码头远远望去,保罗·高更号是一艘不算太大的船舶,外观设计呈现包豪斯风格,独特的流线型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游客一旦进入船舱,扑面而来的,全都属于那种低调的奢华,舒适宜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艘邮轮拥有165间舱房与套房,每个房间均可观赏私享海景。船上的装饰,用珍贵木材、古董雕刻、提基元素等为主,以向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文化致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可以搭载332个客位的邮轮,乘客们只要一上船,就被唤起了南太平洋及其岛屿的优雅气息,并能充分感受到法式时尚风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航程的乘客中,除了欧美人士,还有亚裔,中国人也不少。而船上的司乘,以及各方面工作人员,就要有150多人,几乎是一对二的向游客进行着贴心服务,处处体现出周到和温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上生活,我们就像回到另一个家,各项活动安排丰富又简约。不仅享受海景客房,而且,大剧场、三间主餐厅、钢琴吧、酒廊、美容中心、精品免税店、泳池甲板,以及接待中心区域,等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全天候开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么享受着邮轮的吃喝,不亦乐乎,或是使用船上的设备,游泳、健身,听音乐、观看演出,打掼蛋、跳舞,等等;要么在海中巡弋,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放空一切,在甲板、在房间的阳台,或站或坐,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观海、发呆;要么组成一些小团,不断地上船、下船,去一个个探岛,深入了解南太平洋区域,别样的景观、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吃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邮轮上提供精致的法国料理,与波利尼西亚风味的特色菜肴,食材新鲜,厨师烹饪水平一流,餐厅呈现优雅的用餐氛围。因此,一日三餐,得到游客普遍认可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说早餐、还有中饭,以自助形式为主,食物丰富多彩,各种沙拉,各种主食,各种点心,各种甜品,各种汤类,各种水果,各种饮料,法餐厅、露天餐厅都有供应。在邮轮的室内外特定区域,游客们均可面朝大海,轻松进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天晚宴,作为船上正餐,可以成套的点菜,餐前小食、头道汤、主菜、配菜、餐后甜点等,比如:前餐的鹅肝酱、虾仁沙拉、烟熏三文鱼、比恩维尔牡蛎,汤品的罗勒番茄浓汤、法式鸡肉清汤、南瓜浓汤、黑豆汤,甜品的纯正太平洋风味蛋糕、高更最爱(榛子焦糖)、奶酪拼盘、水果雪葩、棕色查理,等等,品种繁多,味道好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主打食物,每天的特色菜,英式炸鱼、美式牛排、法式海鲜、泰式炒锅之类的,光牛肉就有西冷牛排、牛里脊肉块、威灵顿牛柳、烤肋眼牛排等,配上香槟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啤酒,顿顿不一样,餐餐翻花头,满足了游客们味蕾的多样化需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乘船旅行虽是十分随意,偶尔也有着装要求,船上用餐,最正规、最隆重的,要数船长欢迎鸡尾酒会。每个参加者,都必须注重外表,男士西装领带,女士穿晚礼服,既庄重,又典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长晚宴的仪式感十足,大剧场里,又是握手介绍,又是碰杯聊天,又是相互合影,还有多姿多彩的时装展示,包括对美味佳肴的大快朵颐,是别样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上的每一顿正餐,均提供餐单,不过,为全英文版。我们这把年纪的人,该读书时却在“学工、学农”,无法好好学习知识,因此,没有几个人认得英文。好在船方考虑周全,同步进行了中文翻译,我们同行的朋友中,又有和外语打了几十年交道,语言能力很强,加之手机翻译软件的同步使用,才算解了大家的一时之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线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激动人心的是船行第7天,保罗·高更号稳稳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是一条横跨地球表面,人们假想出来的线条,大致沿着太平洋 180 度子午线,两者大部重合,相当奇妙。大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其著名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中,就已明白告诉世人,有这样一根看不见、摸不着的线条存在,从而激发了不少人,怀着好奇心前去探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我们乘船跨越这根线时,需要更改日期。如果邮轮向西航行,就在原有日期上,增加一天;相反,如果是向东航行,则需要减去一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说航行时间有点长,时而邮轮又摇晃的厉害,游客们连走路都不太稳,却依然在雀跃欢呼。划分地球表面的经度、纬度、赤道、南北回归线等,源于人们的意识、观念,乍看之下,属于虚拟的东西。但是,这些线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影响历史发展进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在国际社会中,原本并不十分强大的西班牙、葡萄牙,从地球的边缘,迅速跳跃到世界的中心,开辟了大航海时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牙”,土地面积不大,却在罗马教廷主持下,人为地划出“教皇子午线”,早早开始,就以雄视天下的气场,迅速瓜分了世界。尤其大力开辟非洲,南、北美洲的殖民地,是这个地球上,第一波“日不落帝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给地球划线,不仅有教皇子午线,还有华莱士线,这是一条重要的生物地理分界线,由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经过观察研究,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提出。该线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将亚洲和澳洲不同动物的显著差别,区分了开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国,以青藏高原为制高点,大陆在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态势,中间也有一根看不见的“胡焕庸线”,又叫作“瑷珲~腾冲线”。线的两边,环境、气候、物产等差距很大,东南富庶,西北贫瘠,两侧广大的土地,从自然到人文、山川河流、人口密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相当悬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线条,源于几何学的发现,自有人类以来,伴随着科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成为基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南太平洋邮轮旅行,有时风平浪静,有时风急浪大,无意间还接触到“无形胜有形”的重要线条,也算是人生体验特别的一部分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斐、汤巡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来到南太平洋,发现这里是如此的美丽,岛屿众多,海水清澈,景色怡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是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代南太平洋,乃是岛民的天下,据说,土著人的先祖,好像来自于东非及东南亚一带,拥有建造独木舟的独特技术,虽说没有罗盘针、六分仪等现近代仪器,却依靠星象、洋流、海岛位置,以及候鸟飞行路线,很早就征服了无垠海洋中那么多群岛,成为“高贵的野蛮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由于这片海洋太过遥远,和大陆之间缺乏文明的交流,岛民们主要以狩猎、打鱼、采集为生,社会进化止步于陶瓷时代,直到一百多年前,甚至仍然存在人吃人的遗风,更何况难以实现青铜、铁器的发明和使用,也没有科学、技术之进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由于西方殖民者前赴后继,来到了南太平洋,土著人要么因战争、疾病等原因消失,要么就是和白人、黑人融合,同时,印度人也随着殖民者一起,大量涌入,因此,纯种的土著人,肤色漆黑、头发卷曲、体格巨大,已经少多了,流传下来的当地文化,更是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斐济群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斐济共和国位于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主要有维提岛和瓦努阿岛等,是世界上能够最早看见日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卡岛地处偏远,岛上居民自豪地延续了祖先的传统:火上行走。邮轮到港,我们下船登岛,观看了这样的仪式。只见一群体格硕大的男子,肤色黝黑,半裸上身,穿着金黄色的草裙,逐个赤脚走过烧红、滚烫的石头。然而,脚底却依旧完好无损,不知这样奇怪的魔力来自何处。据说,表演的,观看的,大家都仿佛受到了上天的眷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维提岛,斐济最大岛屿,主要地标为托马尼维山。岛的南部覆盖着繁茂的热带植被,北部则是广阔的甘蔗种植园。首都苏瓦就建在维提岛上,楠迪也在岛上,是斐济第三大城,各类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无论在郁郁葱葱的森林,还是碧绿清澈的泻湖,探索岛上的自然和人文宝藏,会给游人带来一次难忘体验。我们就去了斐济村探奇,和美拉尼西亚人近距离、面对面,体会到当地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瓦努阿岛,斐济第二大岛。这里,热带雨林的芳香和浓烈色彩,让人陶醉;这里,隐藏着壮丽而清澈的瀑布,使人愉悦;这里,大海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能见度,如果你是浮潜爱好者,一定会为海底世界的美而赞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亦有一些不和谐音,需引起重视。从邮轮上下来,我们的摆渡艇刚到萨武萨武码头,当地人即上前揽客,包一辆小车3小时,需要100美元,最多可以乘坐4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入岛屿腹地,大家正在为风光无限叫好、惊叹,然而,当我们想要观看一挂飞泻而下的瀑布,穿越一小村庄时,却遭到了阻拦。当地看守的黑大汉,非要收取我们每人35美金过路费,且坚决不降价,经过反复协商无果,我们只能掉头,去了另一美丽的景点:纳泰瓦湾。所以,旅游业是斐济的重要产业,应该小心呵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汤加王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陆地面积为747平方公里的汤加,是南太平洋上唯一没有被西方殖民过的岛国,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土著王室传统。作为一个王国,以及擅长航海的民族,近年来,汤加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大,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日常习惯,都在全面转向西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在体型上,汤加人高大威猛,由于西方大量高糖、高脂肪食物,所谓垃圾食品的不断涌入,汤加人变得肥胖起来,已经严重影响到民族的身心健康,因此,举国上下,正在积极应对这一问题,以克服“胖子”带来的不良负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上,汤加盛产鸟粪,曾经造成一时的经济繁荣,可惜,这一丰富的有机肥料,现已开采殆尽,后遗症之一是严重破坏了岛上的环境。如今的汤加,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行艰难的经济转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丽的瓦瓦乌群岛,属于汤加的宝地,大约40个风景如画的珊瑚岛,散布于碧绿的海水之中,并以主岛塔劳山为最高处。我们乘小船来到其中之一的卡帕岛,观看悬崖边缘巨大的燕子洞,海水拍岸,上百只雨燕上下飞翔,场景壮丽又奇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燕子洞不远处,有一个小岛,椰子树高高耸起,海滩的细沙一直延伸到水底,水面呈现斑斓的色彩,像翡翠,似玛瑙,美不胜收。我们中的不少人,忍不住下海游泳,过了一把玩水的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计划航程中的库克群岛,介于法属波利尼西亚与斐济之间,以詹姆斯·库克船长的名字命名,是新西兰的自由结合区。但是,由于天气、海浪等的原因,邮轮难以安全靠岸,我们只能和库克群岛擦肩而过,期待下一次再游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船上,在海边,在丛林,我们旅行的日子,呈现出一款悠悠的岁月静好风,不是在发呆,就是走在发呆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6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法属岛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代史上,随着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法国人来到了南太平洋,同英、美、荷、德、西、葡等国家,争夺这一大片海洋及其周边岛屿。至今,法国仍在本土外的一些地方,维持着小块殖民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波利尼西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属波利尼西亚,位于太平洋的东南部,由社会群岛等共计118个岛屿组成,其中,76个有人居住。而社会群岛系法属波利尼西亚最大群岛,其中的塔希提主岛(又译“大溪地”)山势险峻,奥罗黑纳峰最高海拔为2241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溪地旅游业发达,到过的游客一致评价,属于海岛度假的“天花板”。波拉波拉岛,位于法属波利尼西亚西部,是背风群岛天堂般的环礁,那白色沙滩和浅绿泻湖,使人流连忘返。5月10日上午,我们鼓起勇气,穿上救生衣和相关设备,参加了浮潜活动,在大自然的透明环境下,游泳、观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艇上几个当地渔夫先行下水,做了一下奇怪的动作,轻声呼唤几声,似乎有什么魔法一般,马上就有大量的鱼儿,迅速地聚拢过来,煞是好看。于是,在那清澈透明的海水中,我们遇见了五颜六色的热带鱼,有黄貂鱼、鲷鱼、鳐鱼,甚至小鲨鱼,在身边欢快的嬉戏游动,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热带植被覆盖的波拉波拉全岛,有着无与伦比的环礁和泻湖,色彩惊艳,期间,星星点点分布着一些小村庄,宁静安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下船、登岛,不断询问热情的当地人,向着丛林深处及高山走去,极目远眺,奥特马努峰的雄伟轮廓,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天,我们乘小艇到达码头,和一场暴雨不期而遇,正在举办什么仪式的当地人,邀请我们一起参加,顺便躲雨。在一名像是法国裔牧师的主持下,只见那个母亲把儿子带到了水里,仿佛预示着人生的曲折之路,并接受人们祝福。然后,大家鱼贯而入,进到一个宗教会场,一会儿灌顶,一会儿讲话,一会儿唱歌,程序还是相当正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言语不通,我们一头雾水,只能通过手机翻译软件,向当地人中的一个代表,简单了解一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抬头看一眼室外,见到雨逐渐地变小了,我们就向主人反复道谢,从室内退了出来。回船的路上想到,由于误打误撞,我们亲眼目睹了当地人的聚会,也算是旅途的又一收获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哈岛是著名的香料岛,近代史上,殖民者曾大规模种植香料,以供应欧美市场。附近有个保罗·高更号的私家岛屿:莫图玛哈纳,风景优美,遍植高大椰子树,并被浅蓝色的泻湖围绕着。我们早早赶去,双脚踩在柔软的细沙上,转岛一圈,和原始环礁来了一下零距离接触。海洋中的小岛,环形排列,如同一颗颗天然宝石,呈现出绿松石般的优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蓝天白云下,小岛升起了袅袅炊烟,保罗·高更号邮轮的大厨、帮工,把上百人吃喝的食材、餐具、木炭及全套设备,费力地搬运至岛上,开启了烧烤模式,烤肉、烤鱼、烤鸡,烤蔬果,一切皆可入烤。游客们面朝大海,一边游泳、浮潜、玩皮划艇,一边聊天、打盹、晒太阳,还能左手握一串烤物,左手拿一杯香槟,享受不一样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大溪地旅游,不仅可以随意玩水,还能尽情观山。距离主岛不远的莫雷阿岛,除了广泛种植菠萝等热带水果,岛上还有茉莉花阵阵飘香,因此,又被称为茉莉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莫雷阿岛一峰夹两湾,从空中俯瞰,外观如同一个“心”字。我们驱车小岛,前往石庙等处参观,还上山到达观景台,登顶远望,罗图伊山风光壮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大溪地主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有着和宗主国法兰西完全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地理大发现时期的1768年4月,法国舰队在布干维尔率领下,来及了此地。1842年,法国宣布大溪地为自己的“保护地”,至19世纪末,这里进一步同附近的一些群岛,整合组成“法属波利尼西亚”,是法国的海外领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期以来,大溪地流传着法国大画家保罗·高更的故事,亦保留了一些他的生活痕迹,以让游人进行瞻仰、纪念。可见,这是法国浪漫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远在天边的海上岛屿,也是一部分人一生之中,可以避世的悠闲港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传,文森特·梵高和同是印象派大师的保罗·高更,有着深厚友谊,那年,高更来法国南部找他,在阿尔小镇的一幢黄房子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切磋绘画,一起聊天游玩,这能够充分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很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有时候,人际关系的变化,实在太快。梵高和高更,他们既是好朋友,又是竞争对手,在南法,由于近距离接触(距离就是美,太远了,看不清,太近了,就没有神秘感),关于艺术以及绘画,关乎生活和理念,还有性格问题,双方发生了重大分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1891年之后,日益厌倦了文明社会的高更,选择远走万里之外,茫茫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一心遁迹于马克萨斯群岛,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画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世界的边缘,高更静下心来,勤奋工作,画了大量当地的土著人,创作出油画《沙滩上的大溪地女人》、《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等,从而发展出后印象派的奇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波利尼西亚和高更,相互造就,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在邮轮上参加船长欢迎鸡尾酒会,重要议程之一即是介绍保罗·高更在大溪地的伟大艺术成就,这令法国人十分骄傲,自信满满,因为大画家高更不仅为艺术而艺术,更是“为生活而艺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溪地,成为了高更的艺术归宿,如今,在郊外的海滩边,就坐落着高更博物馆,是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的朝圣之地,这一切,都源于高更和他的绘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氛围轻松的大溪地,已有城市气息,还加入了波利尼西亚人悠闲的生活方式,文化意味浓厚。除了古人的祭祀圣地等人文遗迹,更有丰富自然资源,大溪地的岛屿,早年都由火山喷发形成,充满了黑色沙岩,经过多少时光流逝,现今转化为肥沃土壤,适合发展种植业,产出香料、咖啡、甘蔗、水果、花卉,等等,是当地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黑沙滩散步、拍照、游玩,充分领略大溪地的美。除了从浅及深、层层叠叠、不断推进的蓝,又有各种各样、直至眩目的绿,就像是当地人的歌舞表演,体现一种别样的节奏和张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属波利尼西亚,阳光灿烂,海天一色,“上帝的最后一滴眼泪”,美的简直令人窒息,“三色旗”在这里高高飘扬,是足以让法兰西感到自豪的“最后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再游南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西兰南岛,风光旖旎,2018年秋天,我曾走马观花的游历过。当年,南阿尔卑斯山的秀丽景色,给我留下良好记忆,使人游了还想再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重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次的新西兰行程,是游山玩水,全力投入大自然的温暖怀抱。第一天,从帕皮提飞奥克兰,再飞基督城,虽有点小累,入住宾馆休息一会儿,又精神抖擞,到市中心逛街。基督城自大地震以来,进行了一轮又一轮重建,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我们乘坐小船游览雅芳河,泛舟水上,让人有一种穿越到英国剑桥的感觉,只见两岸树木依依,身着英国传统服饰的船夫,轻轻撑着竹蒿,提供热情服务。基督城植物园,梦娜维尔花园,也位于雅芳河畔,我们顺道游过,晚秋时节,各种植物争奇斗艳,色彩斑斓,因着落叶缤纷,满地金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马不停蹄,我们一行驱车前往蒂卡波湖,导游被我们小团体的精神状态所感染,说是从邮轮上下来,立马转机到新西兰的游客,一般都有点萎靡不振,想不到,你们不但没有什么睡意,还到处观景,到处拍照,到处走动,看不出疲倦的状态,很是敬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长期的冰川作用,沙石被冲刷后流入并悬浮其中,使蒂卡波湖的湖面,呈现出浓郁的碧绿色,并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阳光的强弱不同而变化,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区周边这一片,还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星空保护区,天气晴朗的夜晚,可以观看满天繁星,甚至是银河系在闪烁、眨眼。因此,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把保护区作为他们的心爱之地,经常云集于此,不断探究着茫茫宇宙、广阔星空中的一个又一个秘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岸边有著名的好牧羊人教堂,用以纪念新西兰的开拓者、先行者。小教堂是岩石砌成,面积不大,上一次我去旅游的时候,游客可以随意地进出参观,这次再游,景区面积扩大不少,还建成一座便于通行的桥梁,小教堂却被一大圈栏杆围了起来,无法进入室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天,我们游览坐落于坎特伯雷区崇山峻岭之间的普卡基湖,这是麦肯奇盆地北部、自北向南流向的最大堰塞湖,因常年受高山雪水的滋润,有着与众不同的颜色,像极了蒂芙尼蓝,从而被称为“蓝色牛奶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途中,我们停车风景如画的湖边,购买了新西兰出产的优质“三文鱼”,就着酱油、芥末,立即开吃。夹一小块桔红色的鲜鱼肉放进嘴巴,入口即化,口腔中尽是鲜甜的感觉,一块又一块,筷子似乎停不下来了,只有满满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西兰最高山库克峰,有着面积广大的冰川,终年积雪,景色多变,我们又见面了,不仅远观,而且还兴致勃勃地进行徒步,想要深入库克山腹地,可惜时间有限,前进了个把小时,我们就无奈折返回来,算是体验了一下山地行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天,我们游览瓦纳卡湖,也是一个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离湖岸边不远处,水中有一棵孤寂的柳树,已经默默站立在那里上百年,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为背景,十分顽强。现如今,这棵孤独的树依然挺拔,并成为新西兰最出名的大树。它告诉人们,即使是生长在遥远之处,形单影只,几乎被遗忘了,我仍然是我,我的价值、我的美丽,总有那么一天,我会绽放,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我们驱车前往皇后镇,沿着瓦卡蒂普湖转了大半圈,到达湖湾处的镇中心,从容漫步于莫尔大道,这条从湖岸向着山区延伸的街道两旁,依旧是商店与餐厅林立,人们在此行走,能够悠哉悠哉体验新西兰的慢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在慢慢地西沉,大地由红转灰,由亮到暗,住宅、街道、商场的灯光渐次亮起,湖畔的夜生活开始了。餐厅、酒吧、码头人头攒动,情侣们在岸边私语、相拥,还有人坐在滩涂之上,目光向着远方,仿佛思考着什么,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放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天,我们一路驱车,来到瓦卡蒂普湖北岸的格林诺奇镇,《指环王》取景地之一,一个“魔戒小镇”。这条通往格林诺奇的道路,被称为新西兰最美沿湖公路,一侧是山,一侧临湖,处处可见风光旖旎。我们在不同的观景台停车拍照,留下各自的倩影,更有阵阵惊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林诺奇小镇更是一个美得能够让人如痴如醉的地方,雄伟的山,缤纷的水,五彩的树,尤其有七棵小矮树,就如同七个葫芦娃一样,生长、站立在水中,树枝随风起舞,仿佛欢迎着远方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乘坐观光缆车,我们上升到大湖区海拔 800 米的制高点,从鲍勃山上俯瞰皇后镇市区,包括瓦卡蒂普湖和卓越山等山峦起伏的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皇后镇二天时间里,我们除了玩玩玩,就是吃吃吃,网红大汉堡、冰淇淋、生蚝,等等,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在当地海鲜店,我们买了一箱南极鳌虾,化冰之后,用手剥壳生吃,一只又一只,刺身的味道十分鲜甜。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充满口腔,比生蚝、青口、龙虾之类的,还要好吃,心心念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天,昨晚的鳌虾实在太吸引人,今早9点,我们一行去海鲜店等开门,又买了一箱放车上,准备晚饭时继续大快朵颐,过把瘾,不留下遗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皇后镇出发,经过水果小镇克伦威尔,前往但尼丁,路上近4小时,地貌以丘陵为主,一段一段都不同,谷地的雾气,山里的岩石,小河的寂静,连绵的果园,起伏跌宕的节奏,当然,还少不了成群的牛羊,在悠悠地吃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但尼丁,我们参观了新西兰境内唯一的城堡拉纳克,这里原本由银行家威廉·拉纳克于1870年建造,时间流逝,后来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直到1967年,巴克家族的一对年轻人在此蜜月旅行,无意间发现了破败的城堡,于是买下,用了一辈子来进行修缮、守护。站在城堡最高处,能够远观半岛及港湾的秀丽景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在鲍德温街,体会了新西兰坡度最大的道路,一般动力的车,包括大中型车辆,基本上不去,我们气喘吁吁的往上爬,深深地感受到了山上居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七天,从但尼丁移动至奥克兰,一下飞机,我们立即就去进行城市观光,游览了皇后大街,奥克兰海港大桥,并登上伊甸山,欣赏奥克兰的城市全景。从伊甸山的山顶眺望,只见远处高楼林立,起伏的丘陵向外伸展,广阔的海边,阳光明媚,帆船点点,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此,新西兰之行美满完成,我们疲倦又满足地飞回上海。在飞机上,我突然就生出了一些感慨:奔赴的地方再远,南太平洋和新西兰的风光再美,外出旅行的时间再长,我们一行人,终究必须要转一个弯,重新回到自己温馨的家,这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归宿所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思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这是我又一次在新西兰旅行,当小车行驶于仿佛中欧的阿尔卑斯山脉之间,雪山、湖泊、草甸、牛羊、小屋,满眼是青绿好风光,面对清澈透明的天地,难免会思绪万千、浮想联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球,宇宙中的一颗孤独星球,其上面,偶然进化出了伟大的人类,会思考,能创造,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许多人往往感觉孤独、落寞、茫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的一辈子,离不开外出,往往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去到别人住腻的地方。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渴望远方,或者“打卡”,更在于一路向前,不断克服人性的脆弱,既仰望自然,又体验不同的人文、不一样的生存环境。因此,不少人在实践着这样一个理念,人生在世,就是要:寻找、看见和发现。在旅途上,在目的地,在大自然中,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期待着未来,想象着改变一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太平洋岛国及其新西兰,是文明世界很晚才涉足到的地球边缘,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的冲击,土著人,包括毛利人的生活,以渔猎为手段,一如既往的古朴、单调,并不可能有如今的现代化模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进对于落后的殖民、掠夺,虽说带来文明的冲突,社会转型甚至可以说相当残酷,但是,却实实在在推动了当地的历史,乃至跨越式发展。黑暗的尽头,光明已经降临,否则,茫茫天地,仍然一片沉寂,人们的期盼何在,未来又走向何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现实之中,西方对南太平洋的殖民,迅速改变了一切,从地貌到理念。然而,在地球动辄上亿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匆匆过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大片南太平洋区域,人烟稀少,风光秀丽,既适合于一个人独自远足,隐形于世间;也可以摆脱人生羁绊,三五知己相约出游。并且,完全能够深入探索,面向未知空间,孤勇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正是人间芳菲天,百花争相怒放。历史上,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追求“桃花源”散淡生活的境界,至今仍是不少人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说文化差异巨大,“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似乎无法比较。然而,在地球遥远的一端,南太平洋上的“海洋渔歌”,是完全可以和中华文化的“田园牧歌”遥相呼应,宛如另一个“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谢卫平</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