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流浪书童

<p class="ql-block">  矿洞里的瓦斯灯明明灭灭,孙少平蜷缩在煤渣堆上读书。这个场景如刀刻般刺痛了我——原来在生存的重压下,灵魂仍能倔强地仰望星空。</p> <p class="ql-block">  路遥用百万字构筑的黄土高原,是片被命运犁出沟壑的土地。孙少安在砖窑升起的青烟里计算生计,田晓霞在洪水里托起生命的重量,金波在草原上追逐消逝的歌声。这些卑微的生命,在时代的褶皱里挣扎,却始终保持着对尊严的执拗。他们让我想起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即便根须扎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要拼尽全力向天空舒展。</p> <p class="ql-block">  最震撼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人们在苦难中保持的人性温度。孙少平把最后半个馒头分给更饥饿的工友,润叶在无爱的婚姻里依然照料瘫痪的丈夫。这些细碎的温情,像黑夜里的萤火,照亮了生存的荒原。</p> <p class="ql-block">  合上书卷时,窗外的城市正霓虹闪烁。我突然懂得,平凡不是命运的判决书,而是生命的原色。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我们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孙少平"?当物质的尘埃落定,唯有精神的海拔永不陷落。</p> <p class="ql-block">  正如你的名字一样平凡,我在一堆废纸中发现了您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