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2日,春和景明的时光,我们开始了贵州之旅,第一站来到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境内的"中国天眼"。</p><p class="ql-block"> "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500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静静地躺卧在贵州的连绵群山之间,守望着浩瀚星河,将人类的"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摆渡车盘山而上,来到景区,首先参观了国际天文体验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步入天文体验馆大厅,马上就被一座《屈原问天》的塑像震撼到了。</p><p class="ql-block"> 塑像中,屈原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有神,身穿宽大的战国长袍,他站在地球上,右手平伸,左手高举,手指向着天空,天花板上画着彩色的天体苍穹,与屈原塑像相互映衬。</p><p class="ql-block"> 屈原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秉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以天人之智,创作了不朽诗篇《天问》。在这首诗中,他从天地没有出现时起,通过问的方式,问到天体的构造、地面的格局,问到神话传说、有史时代,一气呵成,连续问了170多个问题。屈原在《天问》中展示的思想,代表着我们的祖先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探天的愿望与追求,而且,《天问》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与我们现代天文学研究有许多惊人的相似。</p> <p class="ql-block"> 天文馆还展示了我国古代在天文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展现出来日晷、地动仪等模型。</p> <p class="ql-block"> 展览还展示出世界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宇宙行星的组成图,还有时光隧道、黑洞等模型,介绍了有关天体运动、宇宙变化等天文知识。</p> <p class="ql-block"> 天文馆详细介绍了"中国天眼"。1994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带领的科研团队,从8000多幅地形图,1万多个洼坑中精挑细选,最终在贵州平塘县找到一片完美洼地,建造起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6年落成启用。</p> <p class="ql-block"> 能够一睹"中国天眼"的真容,令我们每一个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的游人激动不已。我们途经弯弯曲曲的山路,再攀登上几百级台阶,抵达瞭望台。只见一口银白色的"大锅"在满目青山中直入眼帘,它所用的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太壮观了,我们不禁深深的感叹,这真的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展现。</p><p class="ql-block"> (按要求,天眼景区不允许携带任何电子设备进入,我所有拍到的,都是天文馆里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天文馆里,还看了一场环形电影,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立体感受了天体星球运动。如今,平塘县克度镇,已是远近闻名的"天文小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天文爱好者纷至沓来,旅游、参观、研学。</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从天眼景区出来,驱车走了大概25公里处,在槽渡河上空,横跨着一条世界最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平塘特大桥。因为这里经常云雾缭绕,壮观的大桥仿佛悬浮在云端,因此被称为"天空之桥"。</p> <p class="ql-block"> 平塘特大桥建成于2019年,全长2135米,其中大桥的最高桥塔332米,相当于110层楼那么高,是世界第一高的钢筋混凝土桥塔。</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空之桥观景平台上,我们一览无遗地欣赏到壮丽的桥景和周围的自然风光,感受了贵州大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贵州多山地,俗称"地无三尺平",通过这些年的造桥,贵州再也不是步履艰难的地方,而是"天堑变通途",我们沿途所见,许多地方,不是过桥,就是过隧道,一路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 在下午的斜阳中,三座蓝色钻石形桥塔巍然高耸,与桥面、拉索等相互结合起来,再加上绿水青山的衬托,画面太美了,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白云回望谷,青霭入看无"。群山环抱的天空之桥,匠心独运,跨越天堑变通途,这是贵州交旅融合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贵州,一片神奇的土地;天空之桥,一座连接世界的奇迹之桥。在这里,我们开启了新的旅途,"桥"见贵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