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五一”游,首选是黄河岸畔的化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时间富裕,则考虑再去“两县一市”:循化县、尖扎县、同仁市。这三个地方,自然风光不同,民俗文化也各有特点。比如,循化的孟达天池,是国家级风景区,名满天下,这里的穆斯林饮食文化也颇负盛名;同仁的唐卡在整个藏区在全世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这里是出唐卡制作艺人的沃土;尖扎的民间文化——传统射箭,名扬千里,不仅在黄南,在全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的大型比赛,吸引着全省乃至周边省份的射箭爱好者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首选是化隆?因为循化去过两次,同仁路过过一两次,化隆、尖扎两县的县城我从未到达过,东西南北浑不知,长啥模样不知道,所以就很想去体验体验。实际也是补课。也想着到达后,在那里住一宿,在街上多转转,尽可能多了解化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子说,群科的手抓很出名呢!妻子附和说,群科的面片和手抓齐名,风味迥异,不同于西宁的,也值得去品味一番呢!我知道,妻子早年间去过群科一次,是和同事们去的。经他俩说相声般的一逗唱,我不由得咽了一口吐沫,好像群科的草膘羊肉和尕面片的香味飘到了跟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我们驱车来到了扎巴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群加林区沟里开了2个小时的车,忽上忽下,忽平忽陡,忽直线忽急转弯,可能太耗精力了,儿子这会有点疲累。他把车停靠在路边一个汽车修理铺门前,熄火,拿出手机查看地图和下一步行动路线,顺便借机稍微休息一下。我和妻子用新奇的眼光,张望打量着车外面的扎巴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镇子挺大的,街上也干净,拉着架子车、骑着电动车来城里卖菜的村民,占据了一溜街,显得人声嘈杂。突然手机响了几下,我拿起一看,是交警发来的信息:某某某车,赶紧驶离,否则按违法处置!原来这里不能久停,吓得我们赶紧逃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远处,就是扎巴高速入口匝道。“再有半个小时就到群科了。”儿子把车开向高速入口,顺便也把他的计划告知我们。“对,先去吃饭,吃了饭再研究浪的地方。”妻知道儿子的意图,她干脆顺着儿子的话头,把话说得更直接更明白。不然,我会费思量地乱猜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肚子咕咕叫,我也感觉到了。时间是中午12点多,正好是饭点。“爸爸妈妈,你们俩肚子饿了没?想吃啥饭?”儿子手扶着方向盘,头稍转了一下,征询我和妻子的意见。早上出来时,在路边店吃了胡辣汤、白米稀饭,我和妻子点的是素菜饼,儿子点的是肉饼。这会儿真有点顶不住了。“饿了,我们去群科吃手抓!”我不假思索地回话道。妻子点头赞同我的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群科虽然是一个镇,但分新区和旧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以前从没听说过的。一般县城改造扩展才有,规律是:老县城保留,再建一个新县城,避免了大拆大建和资源浪费。县以下的集镇,规模本不大,一般不会搞新区老区。到了群科,让我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群科旧区像个老县城,道路狭窄,楼栋老旧,都是些多层建筑,街道上的老柳树,又粗又大,老旧得像个熟悉的老村庄;而新区却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城,——似深圳速度建起来的新城。道路宽敞,绿化好看,路灯时髦,街道两旁都是时尚的高层建筑。我以为这就是化隆县城,可是又一想觉得不对:怎么会呢?这里是群科,而化隆县城却在一个叫巴燕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高速匝道下来,看到一大片黄葱葱的油菜花。“油菜花,快看路边的油菜花!”儿子激动地喊叫起来。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右手边一大块油菜花长得确实非常茂盛,葱茏的油菜像一道亮光,花直晃人的眼。“化隆的油菜花,美极了!”妻的眼里也是小激动,并发出与心同融的无限感慨。这是青海境内第一次看见的油菜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群科老区,我们选择了一个名叫“手抓王”的清真饭馆吃午饭。称了2斤羊肉手抓,再要了3个小碗面片。这里的价格是:羊排每斤120元,其他部位每斤99元。价格有点小贵哦。看到院子里有一个胖子在硕大的铁锅里在下羊肉,羊肉是半只半只下,出于好奇,我出去和他闲扯。他介绍说,这个锅每次能煮三只整羊,像“五一”这样的节假日,一天能卖掉20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驱车直奔尖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尖扎也在黄河边上,县城濒临黄河。由于海拔低,加上湿润的气候,这里的草,这里的树木,生长得蓬蓬勃勃,郁郁葱葱。我在县城里转悠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不少三四人合抱的大柳树,保护的很好,生长的也不错,给城市带来无限生机和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尖扎和化隆的交界处,修建了黄河干流上的第三级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这里的黄河水看上去,似乎静止不动,流速非常缓慢,像汪在那里的一个大大的人工湖,只是水面上看不到蒲扇大的荷叶和荷花。水的颜色是好看的碧绿和蓝天色,绝不是壶口瀑布的混浊和泥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是第一次来尖扎县城,我们选择去黄河水滨的公园和喷水广场游览。天很好,天很蓝,热得头上直冒汗。我特意看了一下手机,显示尖扎气温是摄氏27º。比西宁高多了。本地人短袖单裤。妻催促我把内衣减一减,她们下车后,我在车里把线衣线裤脱掉,才感觉身上舒坦了不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尖扎县的公园很美,完全和西宁的公园相媲美。称得上高大上。加上又借助了黄河岸畔的水资源和陡峭的地势,修建了曲曲折折的、长长的滨河栈道,以及观景台、乘船码头、亭台楼阁和层层跌水。绿植也做的很好,种了不少花花草草,为公园增色不少。来游园的人不少,好像“五一”倾巢出动似的,以至于造成停车难,人挤人。我们转了两圈,才找到一个停车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从一块铭牌上了解到,这个公园是由天津对口援建的,包括设计、规划和投资。对口援建政策好,真正帮助了西部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尖扎县旅游,除了黄河之滨的公园、黄河吊桥等景点外,还有一个好去处——位于黄河北岸,距离县城仅10.2公里的“小江南”德吉村。驱车前往只需15分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介绍,德吉村是一个易地搬迁村,2017年搬迁完成后,德吉村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扶贫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培育以乡村旅游为龙头,文化、光伏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扶贫特色产业。如今的德吉村,休闲广场、码头、露天沙滩、花海、农家乐、小吃广场等旅游产业项目一应俱全。2020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第二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德吉村名列其中,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德吉村旅游的人真多。恰好是“五一”假期,一波又一波,走的走,来的来,赶趟儿似的。进入村子,最大难处是停车难。路上车多不说,连巷巷道道都停满了车。我们把车开进停车场,哪个停车场都是“车满为患”。最后找到路边一空位才停了车。我总结了一下,停车要眼疾手快,要“见缝插针”,否则你连车上都下不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吉村是少数民族村落。一走进村子,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大门、住房,都用木材做成,纯木制房门。院子里有一杆风马旗。这些藏式民居都对外开放,大多建成或改装为集吃住玩为一体的民宿。村子规模不小,民房样式基本一致,谁家的大门口,都堆放着码放整整齐齐的柴火。这是会过日子的象征。总的来说,感觉家家户户过上了小康生活的样子,生活美满而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河岸畔的沙滩很美,聚集了很多游客。白沙子很柔软,走在沙滩上就像明星走在红地毯上似的。脚踩下去,似要馅到沙子里去。到处是小娃娃们,他们在大人的陪伴和守护下,挖的挖,铲的铲,玩挖沙、挖沟、提水引灌等游戏,忙得不亦乐乎。天真开心的笑容写满脸上。这里有沙滩床,玩累了可以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休憩一会儿。这里还有一长溜木制长廊,坐在长廊的阴凉里,你可以欣赏清清的黄河,可以听听黄河水拍岸的声音,那感觉就像母亲拍着婴儿睡觉的呢喃声传入耳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