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和宽窄巷子齐名的当属锦里了,只不过推荐的攻略里都是建议晚上去,也是因为这般,我和老公午睡后才滴滴打车前往。</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拐角处,司机师傅停下车说:你们就在这儿下吧,往前走不远就到了,我只能停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有了对宽窄巷子的初步认知,我们不再四处寻找标识,而是顺着司机师傅的手势,一直往前走,感觉又像走进了宽窄巷子,一条长长的看不见头的深巷,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店铺,耳边依旧充斥着各种吆喝声叫卖声,许是建筑比较齐整,不是太高,尽管依旧人头攒动,但显得不是那般拥挤。</p><p class="ql-block"> 我们边走边浏览各种店铺小吃,忽然发现,不少人在拍照,猛一抬头才看到了这条街标识性牌子。横批“锦里”二字道是一眼就认出了,左右对联则有不少字不认识,找度娘才算完整读出:“锦上添花辉映庙祠思树立,里中为市传承文化务恢弘”,也在度娘处了解到锦里古街位于成都中心区的武侯祠大街,是武侯祠博物馆景区的一部分。它历史久远,是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为外衣,融合了三国文化和成都民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和“西蜀第一街”。</p> <p class="ql-block"> 和老公商量一番,决定从一侧走到头再转回来,可一直到夜幕降临,各种灯光依次亮起,我们也没有遇到走不通的巷尾,总是在感觉快到头了,或左或右又延伸出一条深巷,好似棋盘上绝处逢生的那个棋子,总能将行将被围杀的棋局扭转乾坤,起死回生。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就想起小时候看过的黑白电影《地道战》,那曲曲弯弯,暗藏玄机,看似相互独立实则连成一片的地道……</p> <p class="ql-block"> 锦里古街的夜晚确实美丽,灯光绚丽多彩,主打一个耀眼,其中,尤以红色灯笼喜庆,入目皆是红,映衬的两边的商铺都度了一层红,朦朦胧胧的,少了一些阳光下焦灼,多了一些夜晚的柔和,以至于始终充斥于耳旁那令人疲累的吆喝叫卖声也遥远了——视觉的冲击真能降低听觉的力度。周遭见缝插针的树木也隐在灯光里泛着不同于白天的绿,树叶上仿佛洒上星光闪闪烁烁的。</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公坐在一条水泥砌成的长条凳上,身后就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小河穿堂而过,发出哗啦啦的水声,小河不远处修了一个小小的拱桥,将地势造成的高低商铺很好衔接起来,站在拱桥上平视是景俯视是画,美在一处。</p> <p class="ql-block"> 锦里的夜晚是年轻人的,来来往往吸引眼球的都是一张张年轻的脸,或十指交握,或胳膊套着胳膊;或你一口我一口共吃一支雪糕;或头对头同吸一罐饮料,尽情享受着在华灯初上千年古街营造的浪漫与温情。也有像我们这样的老夫老妻,乃至比我们更大一些的老者,要么坐下来目无焦距地四处张望;要么在商铺前走走停停,却始终只是看,甚少有买的……</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左前方有一片空地,搭的一个舞台,远远的有音乐传来,似乎有人在表演,空地的四周摆满了桌椅,坐满了人,有喝茶的、吃小吃的、聊天的,闹哄哄的。</p><p class="ql-block"> 许是老了,对繁华嘈杂没有了好奇,反而有一种疲累。未等深夜降临,我们就先撤了。</p><p class="ql-block"> 走出锦里,那一片璀璨喧哗渐渐被丢在身后,本一直在室外却像走出了逼仄憋闷的小房子,整个人一下放松了,有微风吹过,似才走进夜的怀里想起床的柔软舒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