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六日游感怀</p><p class="ql-block">山西六日游匆匆,真个奔波太苦工。</p><p class="ql-block">晓踏晨曦离旅店,暮披星月入城中。</p><p class="ql-block">车厢久坐身乏倦,司导长劳意未松。</p><p class="ql-block">若觅悠然闲适趣,逍遥自在自游行。</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行程:</p><p class="ql-block">1.南昌飞太原</p><p class="ql-block">2.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3.品味牛肉集团</p><p class="ql-block">4.入平遥古城</p> <p class="ql-block">飞行途中</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部的乔家堡村,是一处记录晋商乔氏百年兴衰的北方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整体布局俯瞰呈“囍”字形,院落采用封闭式城堡结构,三面临街,四周筑有10余米高的青砖墙,设有瞭望口与女儿墙,兼具防御性与威严感。</p><p class="ql-block">一、从工艺上看叫"精湛",以砖木结构为主,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140余个烟囱造型各异,屋檐走道连通便于巡更。</p><p class="ql-block">二、主要堂院</p><p class="ql-block"> 1、中堂:乔致庸的堂名,是参观乔家大院景区的核心部分,由6个大院,9个小院,313间房屋组成,呈双喜字型布局。</p><p class="ql-block"> 2、 德兴堂:位于在中堂西面,布局为隶书“寿”字,是乔致祥的宅院,展示晋中一带的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3、保元堂:位于在中堂西北面,体现官衔品级特色,展示乔家的时令生活、人生礼仪和昔日生活风貌。</p><p class="ql-block"> 4、宁守堂:位于在中堂北面,是乔氏家族始祖乔贵发的故居,展示晋商文化专题内容。</p> <p class="ql-block">进入乔家大院两侧的人物介绍</p> <p class="ql-block">书房客厅</p> <p class="ql-block">马车</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私塾房</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平遥城内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风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行程:1.王家大院;2.黄河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一、 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开放的红门堡、视履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二、布局精巧: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整体布局巧妙,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p><p class="ql-block">三、工艺精湛:砖、木、石三雕艺术精湛,题材丰富,多以福禄寿喜、耕读传家、吉祥如意等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家风理念。</p><p class="ql-block">四、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 视履堡:俗称高家崖,位于静升村北坡东侧,建于清嘉庆元年至十六年,由东、西主院等35个院落组成,有房屋342间,总占地面积19570平方米,传说其像一只舒展双翅的凤凰。</p> <p class="ql-block">全团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p><p class="ql-block">位于晋陕大峡谷,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我在山西这边拍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行程:1.天涯山;2.<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武明长城;3.</span>雁门关</p><p class="ql-block">7: -10: 10天涯山12: 15 →广武明长城13: 18。14: 10 → 14: 22雁门关16: 42 → 21: 20到酒店。因高速修路,走国道碰到堵车,到酒店太晚厨师下班,等饭吃。</p> <p class="ql-block">天涯山位于山西省原平市,是集自然景观、文化遗迹于一体的4A级风景区,</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一、石鼓石:位于公园正门西北侧30米处,岩性为中酸性浅粉红色变质巨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是典型的风蚀花岗岩地貌,形成形似鼓槌的穿洞,鼓头在上,槌柄在下,四面临空。</p><p class="ql-block">二、 莲花山:在园正门西北侧65米,岩性为浅粉红色变质巨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体沿垂直节理风化剥落,形成四周陡峭、下粗上细的塔峰状花岗岩地貌,后被切割成莲花状,山下湖中有汉白玉观音菩萨塑像。</p><p class="ql-block">三、象形石:岩体中发育了众多象形石,如马蹄石、鹰石、鸟石、象石、乌龟石等,大大小小多达百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四、石鼓神祠:莲花山下的明清古寺,坐北朝南,石雕牌坊四柱三檐,雕工细腻,正额题有“精忠纯孝”四字,殿内塑介子推和其母像,墙壁绘介子推生平事迹图。</p><p class="ql-block">五、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1、 忠孝文化:景区忠孝区以介子推的“精忠纯孝”精神为主题,有介子推背母的紫金铜像,高13.88米,重6吨,此外,忠孝台的阶梯中间浮刻着“百孝图”,两侧有《二十四孝图》的雕像等。</p><p class="ql-block"> 2、多元宗教文化:石鼓神祠融合了佛教、儒家、道教和民间信仰等多元文化,左殿是佛教观音殿,右偏殿是龙王殿,还有道教色彩的马王庙、财神庙等。</p> <p class="ql-block">现代公园</p> <p class="ql-block">广武明长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是明代内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月亮门:又名穿心楼,为明代万历三十三年所修,原是残存箭窗内的一个券洞,因坍塌后残存的拱券形似圆月得名,是广武明长城的标志性景观和最美的建筑奇观。</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名字来由</p><p class="ql-block">1.地形地貌说:雁门关所在地原名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故得名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2. 飞雁过关说: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因此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从而得名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3.军队驻防说:唐初,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严寺广场、</span>云冈石窟、悬空寺 </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广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古城内西南隅,是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城市广场。</p><p class="ql-block">1.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群面积约2.5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2.由天官阁楼、仿古商业建筑、中心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四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3.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有天宫楼阁、仿古商业建筑、中心广场、</p><p class="ql-block">文化休闲功能等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北岳恒山主峰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修建。初名“玄空寺”,“玄”取自道教教理,“空”源于佛教教义,后因寺院像悬挂在半崖之上,且“悬”与“玄”同音,改名为“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 采用木质框架式结构,半插横梁为基地,借助岩石暗托,运用力学原理保持稳定,远看仿佛半悬在悬崖上。寺庙矗立在悬崖壁半腰,嵌入岩层凹陷中,沿山峰南北走向逐渐升高,完美呈现道家修炼的化境。寺庙除做横梁的木材外,多选用经桐油泡过、刷过漆的坚硬铁杉木,通过建筑油饰和彩画增加美感。</p><p class="ql-block">• 布局结构 主要由佛堂院、南楼、北楼、悬空栈桥和寺前平台组成,呈“一院两楼”布局。寺庙主体在左,接着是三层南楼,最右边是北楼,中间通过长桥栈道连接,长桥处有石窟,两端是三檐歇山顶的三层式楼阁,各个殿阁间通过栈道相通。</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 包括供奉弥勒佛坐像的暗廊、狭窄长方形的寺院等组成的立体寺院;供奉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的纯阳宫;四壁皆为壁画的四佛殿;连接南北二楼的石窟阁;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的长栈桥;以及位于最上层,供奉着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造像的三教殿。</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 寺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雕像共居一殿,体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是区别于其他寺院的独特之处,反映出恒山“和”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还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誉为“天下奇观”,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处,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以下是关于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开凿背景:印度佛教诞生后,形成犍陀罗佛教艺术,佛教东传势力增强。北魏太武帝灭北凉后,沙门佛事东移平城,后平西域,引发中西文化交流高潮。公元398年北魏建立,太武帝曾废佛灭法,文成帝即位后,令昙曜主持复法大业,云冈石窟由此开凿。</p><p class="ql-block">• 开凿历程: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昙曜五窟”,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历时约150年。</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规模宏大: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规模约1公里,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18000余平方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共有59000余尊。</p><p class="ql-block">• 风格多样:早期的石刻以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为主;中期石刻则以华丽的装饰和北魏的富丽堂皇为特点;晚期窟室规模较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引领了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瘦骨清像”审美风潮。</p><p class="ql-block">• 融合多元文化:云冈石窟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p><p class="ql-block">主要洞窟景点,有的再修,走马观花看了3- 20窟</p><p class="ql-block">第三窟: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也被称为“灵岩寺洞”。洞窟外原有木构大阁,现仅存上方一排12个梁孔。洞窟上层台面两端各有一座三级方塔,两塔之间凿有两扇明窗,明窗之间是一庑殿形窟室,主像是交脚弥勒。</p><p class="ql-block">第五、六窟:第五窟被称为“大佛洞”,窟内中央坐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的第一大佛。第六窟被称为“释迦佛洞”,窟内雕有大量的佛像、菩萨像以及佛传故事浮雕,内容丰富,雕刻精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是云冈石窟的早期代表作品,由昙曜主持开凿。洞窟形式采用仿印度草庐式的马蹄形平面和穹窿顶,主像是三世佛等,佛像面相方圆,深目高鼻,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7点砂河镇→ 8: 10过安检→ 8: 25 五台山→8:40排队10:50进入五爷庙→ 2分钟出→,等人11: 50 →殊像寺→ 12:10 →用餐13: 18 →太原古县城19: 00→ 12:45宾馆</p><p class="ql-block">五爷庙右侧山上1400个台阶可到黛螺顶。</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五爷庙非常火爆,初一十五、周六周日人太多。我们正好周日去的,不进去瞧瞧心不甘,结果排了2小时20分的队进入大门,进入后院里还有一两百人,如要见五爷,至少还得一小时。因为要赶行程,我们团队从进门慢慢移至到出口总用时2分钟,很多人只能遥拜……</p> <p class="ql-block">珠像寺不用排队,一边进一边出,秩序井然。</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县城</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距市中心20千米,东北与晋阳湖相望,西南与晋祠相隔数里,西靠吕梁山余脉。</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在晋阳古城遗址上修建的,传承了2500多年晋阳古城文脉,基本保存了明、清太原县城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约0.81平方千米,四面城墙构成长方形,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全面合拢,全长3732米。城内十字街纵横交错,以四条主街为线将县城划分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城区。</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文庙、太原县衙、魁星楼、城隍庙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