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爱迪生,从四十多年前上初中起就闻其大名。</span> 昨天之前,只知道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前几年因为一位女生爬到车顶上,以引发社会的关注来维权,而印象深刻,但还真的不懂交流电的发明者——特斯拉,直到昨天晚上,大孙女给我看她的一篇作文,才知道特斯拉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才知道他们之间因为交流电和直流电而产生恩怨。</p><p class="ql-block"> 念了几十年的物理,自认为所有的学科中,成绩最好的应该是物理了。但两位伟大的发明家背后居然有这种故事。于是今天上午从网上搜索他们缘何而争。看罢归来,静静地疑望灯光,静静地聆听留声机,心中五味杂陈,在爱迪生那光辉形象的背后,居然能干出那样的勾当——如果没有特斯拉发的交流发电机,如果认定交流电是危险的,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的一种状况?也深切感受到那时候的学习,仅是为了考试而已,背后的故事似乎也没有老师拓展,因而知识面真的很有限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赢得”与“迎的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吴悠(初三年级)</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人生之路上,许多人会说:“我战胜了一个困难,我赢得了……”又或“我没做好,我失去了……,我失败了。”其实这样的目光并不够长远,只关注到了一件事后是否“赢得”的结果,而不观察“迎的路上”的收获、不对此加以仔细品味、感知,是不可取的。 </p><p class="ql-block"> 诚然,“赢”的结果是重要的。特斯拉与爱迪生之间交流电与直流电之争,特斯拉“赢”了;中国十四年顽强抗日,中国“胜”了。但平心而论,当我们一谈起这些事时,最先想到的,果真是结果吗?或许,我们会先想到爱迪生用交流电电击野生动物,只为证明特斯拉的“交流电”是危险的,而特斯拉却亲身坐在十万电伏之中,只为科学真理申辩之壮;会先想到中国全民族团结抗日,战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忽如归”之伟……</p><p class="ql-block"> “赢”得结果,很“美”,而“迎的路上”的勇敢与拼搏却更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若我们没有“赢”的结果,徒有“迎”的路,是否毫无义了?答案应是否定的。焦裕禄奔赴兰考做书记,他辛苦操劳,在发洪水救灾时犯肝病,在会议上也曾犯肝病而晕倒,他走在兰考的路上,走在悲苦的、贫瘠的、干裂的兰考的土地上,将自己的血、汗与泪注入这块破碎的土地,却在42岁时闭上了眼睛,他还没有彻底地将兰考送上复兴、光明的路。他走以前,还在想着看一看麦穗。42岁时结束的生命、对人民的深深挂牵,焦书记不会认为自己是“赢”的,我们赞颂他“人民的好干部”,也只因为他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爱党爱民的热情、因关心百姓关注兰考而忽略了自我的大爱,他是因其“迎的路上”而精彩的,他的生命是因此壮美的。 </p><p class="ql-block"> 项羽刘邦“楚汉之争”,顶羽最终于乌江自刎,项羽是明确的“输”了,人们“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生的路上,“迎的路上”的斗争与精彩才是我们所关注的,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荆轲刺秦王亦是如此,“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壮怀激烈令多少人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不难得知,即便无“赢得”,“迎的路上”也是价值深刻的。 </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学生,我们会也许“赢得”,但必然会经历的,是“迎”。中考在即,“迎”的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会鼓舞我们稳步向前,或许,“迎”之后是“赢”,但“迎”的勇敢,会在生命上烙下深深的印。人生亦如此。</p><p class="ql-block"> 人生,本是奔赴死亡的一场征途,我们更应有“赢”之梦,怀揣“迎”之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p>